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9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毛细支气管炎后支气管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住院的11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临床资料统计,包括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发病季节、肥胖情况、病情轻重、病原学及过敏原检测、湿疹史、哮喘家族史、母孕期吸烟、喂养方式等;出院后门诊或电话随访5 a,包括呼吸道感染及喘息发作情况,并记录居住环境污染(煤/矿)、养宠物等资料;根据5 a内是否发生哮喘,采用Logistic统计学方法对各可能因素与哮喘发生之间的关系及相关程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15例5 a内有39例发生哮喘(占33.9%).哮喘组与非哮喘组单因素比较,在哮喘家族史、1岁内反复下呼吸道感染(LRTI)和患毛细支气管炎时的年龄、病情轻重、肥胖构成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0.004,0.004,0.020).毛细支气管炎患病季节、病情轻重、哮喘家族史、婴幼儿湿疹、1岁内反复LRTI等因素共同影响着哮喘的发生(OR=0.49,3.82,6.12,3.76,3.14P=0.000 7,0.026 0,0,0.030 9,0.000 5).性别、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居住环境污染、动物接触、喂养方式、母孕期吸烟及患毛细支气管炎时的年龄、感染病原、血IgE、肥胖等因素与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均无相关性.结论重型毛细支气管炎、哮喘家族史、婴幼儿湿疹、1岁内反复LRTI是毛细支气管炎后发生哮喘的危险因素,而毛细支气管炎冬季患病是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2.
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2例重度哮喘儿童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分别在初诊时及治疗后第2、4、12周评价其日、夜间哮喘症状并计分,记录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剂数和应用天数,听诊哮鸣音改善情况,比较初诊时和治疗12周后最大呼气流速(PEF)值或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值.结果:经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2、4、12周后与初诊基础值比较,患儿日、夜间哮喘症状计分和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喘乐宁)的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哮鸣音逐渐减少至消失,第12周时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或FEV1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和初诊时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沙戋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儿童重度哮喘的疗效好.并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与哮喘患儿Th1/Th2的相关性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 33例婴幼儿哮喘随机分为A组20例(加用BCG-PSN),B组13例(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 PPD试验、血清IL-4和IFN-γ水平、血浆总IgE水平及肺功能并进行疗效判断.用药期间随访,每月1~2次. 结果治疗后(1)A组PPD阴性转阳性8例,B组PPD无阴性转阳性;(2)A组IL-4、总IgE水平明显下降,IFN-γ及IFN-γ/ IL-4比值明显升高;(3)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4)临床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 95 %,B组为76.92%.全部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BCG-PSN具有调节Th1/Th2平衡,Th1细胞优势增强;减轻气道炎症,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IL-4、IgE水平,增加IFN-γ水平;提高免疫力,增强抗感染,对哮喘患者是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104.
目的研究染色质重构复合物核心催化亚基(Brg1)对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8周龄 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和Brg1-/-小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2s上特异性条件敲低Brg1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 对照组、哮喘组、Brg1敲低对照组(Brg1-/-)和Brg1敲低后构建哮喘模型组(Brg1-/-+哮喘),每组10只。哮喘组和Brg1-/-+哮喘组用 鸡卵清蛋白(OVA)制备过敏性哮喘模型,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收取标本,用ELISA检测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 黏蛋白MUC5AC和IL-13的表达。糖原染色检测小鼠气道杯状细胞的增生和黏液分泌,q-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气道 黏蛋白MUC5AC的表达和定量。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中STAT6、p-STAT6的表达。结果Brg1-/-+哮喘组较哮喘组 气道杯状细胞增生和黏液分泌均显著减少,BALF中IL-13、MUC5AC表达明显降低,肺组织MUC5AC mRNA表达显著降低, 同时肺组织STAT6和磷酸化STAT6显著下调。结论Brg1-/-敲低的小鼠建立哮喘模型时气道黏液分泌较野生型小鼠减轻,其可 能通过影响STAT6从而抑制黏蛋白MUC5AC的表达,抑制支气管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表明Brg1具有促进哮喘气道黏液高分 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妊娠期母鼠及其子代接触尘螨点刺液(Der p)对发育后期个体Th1/Th2平衡及哮喘发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根据母体妊娠期及新生早期是否接触Der p随机分为对照组、母Der p-仔Der p-组(母鼠和其子代均未接触Der p)、母Der p+仔Der p+组(母鼠和其子代均接触Der p)和母Der p+仔Der p-组(母鼠接触Der p,其子代未接触Der p),分别皮下注射Der p或生理盐水,30 d龄时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以卵白蛋白(OVA)为变应原致敏并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发生。取血浆检测OVA特异性IgE抗体、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记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留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母Der p+仔Der p+组在哮喘建模后PBMC培养上清中IFN γ水平显著低于母Der p-仔Der p-组,IL-4水平显著升高,IL-4/IFN-γ比值升高,OVA特异性IgE、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母Der p-仔Der p-组;母Der p+仔Der p-组与母Der p-仔Der p-组IL-4和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VA特异性IgE水平虽有增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Der p+仔Der p+组Th2优势显著高于母Der p+仔Der p-组。 结论 胎鼠对于Der p跨胎盘的致敏作用可通过母体妊娠期间的免疫来完成,这一过程会根本上导致Th2优势免疫的发生,增加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类型选择、剂量、疗程、时机和用药途径.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文献,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偏倚...  相似文献   
107.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也是儿科门诊特别是急诊最常见的主诉,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热时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热儿童何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何正确使用,在一些疾病或状态下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为了规范解热镇痛药在发热患儿中的合理使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专家共识(解热镇痛药无效的发热,不在本文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8.
婴幼儿反复、持续吼喘5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对婴幼儿反复吼喘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对临床持续吼喘≥4周或反复吼喘≥3次、年龄≤3岁的58例住院患儿进行病因分析。结果58例中诊断为婴幼儿哮喘26例,气管、支气管软化10例,气管、支气管狭窄9例,异物4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2例,胃食管返流4例,其他原因3例。结论婴幼儿出现反复吼喘最多见原因为婴幼儿哮喘;小婴儿必须排除先天性因素的可能性,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持续或反复吼喘最多见原因为先天性气道或肺发育异常疾病。  相似文献   
109.
毛细支气管炎细胞因子与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为了解毛支发病机理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探讨环境与遗传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对30例不同病毒感染的毛支患儿取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及血清IgE浓度。结果表明:①毛支急性期IFN-γ水平降低,IL-4、IL-10及血清IgE水平增高。②毛支IL-4、IL-10、IgE水平增高与感染病毒的种类关系不明显,与机体遗传特应质有关。提示:毛支患儿存在细胞免  相似文献   
110.
腺病毒(Adenovirus,ADV)是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引起的儿童肺炎约占3%~5% ,特别是6个月~2岁的婴幼儿,致病原因与此阶段腺病毒特异抗体缺乏有关。腺病毒肺炎有1/3发展为重症肺炎,约占重症肺炎的19.3%。重症腺病毒肺炎以呼吸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易合并多系统并发症,病死率可高达10% ,存活者有14%~60%可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精神、经济负担。现就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