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24篇 |
免费 | 66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篇 |
儿科学 | 28篇 |
妇产科学 | 24篇 |
基础医学 | 52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163篇 |
内科学 | 168篇 |
皮肤病学 | 17篇 |
神经病学 | 31篇 |
特种医学 | 5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篇 |
外科学 | 212篇 |
综合类 | 445篇 |
预防医学 | 147篇 |
眼科学 | 21篇 |
药学 | 16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39篇 |
肿瘤学 | 4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42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43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4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84篇 |
2012年 | 79篇 |
2011年 | 82篇 |
2010年 | 85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69篇 |
2007年 | 72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58篇 |
2004年 | 69篇 |
2003年 | 81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30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1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8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31.
总结我院142例胰十二脂肠切除术的资料,对胰肠吻合方式与胰瘘发生的关系进行了单因素探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采用腹壁浅动脉(superficial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SIEA)蒂游离腹壁皮瓣乳房再造术方法 、特点及适应证.方法 术前采用多层螺旋CT(multipledetector-row computed tomography,MDCT)三维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检查SIEA的直径、走行及分布,于脐与阴阜上缘之间设计皮瓣,采用单蒂或双蒂SIEA,与胸廓内动,静脉吻合,腹部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4例乳房再造病例皮瓣全部存活,皮瓣和腹部供区无脂肪液化、坏死、切口裂开、腹壁薄弱及腹壁疝等并发症的出现,再造乳房外形效果满意.结论 SIEA蒂游离腹壁皮瓣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横行腹支肌肌(TRAM)皮瓣乳房再造术提供同样的腹部皮肤和组织量,但却减轻了对腹部功能和形态的损害,在做好充分的术前血管评估、严格把握适应证和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的前提下,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乳房再造方法. 相似文献
33.
肝细胞肝癌(HCC)是一种富血管性肿瘤,其生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供的程度。现已证实许多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HCC的形成、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及预后关系密切。这些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Tie-血管生成素、生长抑素、血管他丁、内皮他丁、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生成因子、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Ephrin等, 相似文献
34.
[摘要]
目的 探讨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对慢性牙周炎疗效及血清程序性细胞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表达的影响。
方法 192例牙周炎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96例,观察组采用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米诺环素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组2组菌斑、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PD-1和PD-L1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因子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IL-10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降低和升高幅度较大,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因子IFN-γ、TNF-α、IL-8和hs-CRP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米诺环素联合康复新液可有效降低慢性牙周炎患者血清CD4+、CD8+T淋巴细胞上PD-1和PD-L1表达,缓解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检测cyclin E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结合多种临床因素探讨其与肿瘤神经浸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5例胆管癌、25例癌旁正常胆管组织、11例胆总管良性病变组织中cyclin E的表达,并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yclin E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胆总管组织(P<0.01)和胆总管良性病变组织(P>0.05);cyclin E表达与肿瘤神经侵犯密切相关(P<0.01),而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周围组织浸润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cyclin E阴性组的生存率明显长于阳性组(P<0.01)。结论:cyclin E在胆管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神经侵犯密切相关,cyclin E可作为判断胆管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足叶乙苷(VP-16)及三苯氧胺(TAM)方案治疗晚期肝癌的效果。方法:对失去手术及介入治疗机会的40例晚期肝癌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VP-1650mg,每日1次及TAM20mg,每日2次,两药均应用14天,休息14天,为1周期。对照组:采用对症、支持、保肝等姑息性治疗。结果:两组有效率(CR+PR)分别为26.1%和0%(P<0.05)。观察组有效者中位生存10.8个月,进展者中位生存3.5个月。对照组中位生存3.0个月。观察组有效者生存质量及KS评分均明显提高,主要毒副反应是脱发、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为轻度。结论:长期口服VP-16及TAM治疗晚期肝癌具有一定疗效,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无明显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3例鱼胆中毒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护理,重点是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并给予透析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护肝肾功能对症治疗,促进毒物排出,减少对各器官功能的损害。做好心理护理及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38.
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据国内报道高压氧治疗HIE新生儿疗效满意,但缺乏远期随访结果。本文对中-重度HIE患儿采用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习惯性自发性流产女性和正常女性的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不同,为提高生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习惯性自发性流产的女性20人为观察组及正常的育龄女性20人为对照组,对其外周血淋巴细胞按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检测方法、微核检测方法及染色体断裂检测方法进行培养检测,分别记数SCE发生率、微核出现率及染色体断裂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发生率和微核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断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SCE发生率和微核出现率可以作为经常暴露在易致DNA损伤的环境下发生习惯性自发性流产女性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黔产川楝子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反相硅胶(RP-18型)柱层析;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型)柱层析,结合重结晶方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 H-NMR,13 C-NMR,ESI-MS和ES-MS等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黔产川楝子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1-O-tigloyl-1-O-debenzoylohchinal(1),印楝醛(ohchinal,2),1-cinnamoyhrichilinin (3),3,7-diacetyl-14,15-deoxyhavanensin(4),7-O-acetyl-14,15-deoxyhavanensin(5),6α-O-acetyl-7-deacetylnimocinol (6),6α-hydroxyazadirone (7),24-Nor-5(ょ)-13α,17α-chola-14,20,22-triene-3β,7α-diol-21,23-epoxy-4,4,8-trimethyl-3-acetate(8),hedyotol-A(9),2,6-bis (3-methoxy-4-hydr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8-one(10),exo-endo-2,6-bis (4'-hydroxy-3 '-methoxy-phenyl)-3,7-dioxabicyclo[3,3,0]octane (11)和betulafolienediolone (12).结论:化合物2~12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