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8篇 |
免费 | 0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90篇 |
内科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48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3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9篇 |
2003年 | 3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超声造影对肝脏瘤样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对肝脏瘤样病变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其他影像学方法 确诊的19例患者21个肝脏瘤样病灶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结果 21个肝脏瘤样病灶中,超声造影确诊了16个,其中局灶性脂肪变性(FFC)7个,炎性假瘤(IPT)5个,局灶性结节增生(FNH)4个;另外4个局灶性结节增生超声造影提示肝脏良性占位病变;将1例炎性假瘤误诊为原发性肝癌(PLC).结论 病灶超声造影后延迟相的回声与周围肝实质相比较来判断其良恶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2.
患儿男,18个月.于1年前以"呼吸困难,气促,咳嗽"发病,后出现心力衰竭表现,外院按心内膜弹力增生症治疗,治疗8个月后症状稍有好转来我院复查.听诊:于胸骨左侧第2~3肋间可及双期连续性杂音,不传导,无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分裂.心电图示:心肌缺血.胸部X线片示:心脏增大,肺血管影增多.超声检查示:左心增大,左心室前后径41.0 mm,左心房前后径25.0 mm;室壁运动普遍减弱,以下壁为著,心功能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47%;二尖瓣轻度脱垂并中重度关闭不全,左侧乳头肌回声增强钙化;室间隔内可探及丰富的冠状动脉侧支血流信号,以舒张期为主(图1).右冠状动脉正常开口于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内径增宽达5.2 mm(图2),左冠状动脉窦未见正常左冠状动脉起源.肺动脉内径增宽为18.0 mm,于肺动脉主干近瓣环内侧可见直径约4.0 mm的管状回声,与肺动脉相通,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红色血流(图3),为收缩晚期至舒张早期血流频谱(图4).超声提示:左冠状动脉异位起源于肺动脉.后经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和手术证实.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甲状腺实性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对83例患者共113个甲状腺实性结节测量杨氏模量值,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绘制ROC曲线图,获得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杨氏模量临界值.结果 ①良性组杨氏模量值为(23.57±9.35)kPa,恶性组为(43.73±19.82)kPa,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31,P=0.00).②通过ROC曲线确定良、恶性结节杨氏模量值的临界点为27.49 kPa,其敏感性为93.2%,特异性为81.2%,准确性为85.8%,ROC曲线下面积为0.91.结论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作出定量诊断,为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4.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①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肱动脉血管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②对超声方法评价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准确性进行探讨。方法:研究对象包括40例DC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进行了肱动脉充气加压前后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变化的检测情况,用以评价肱动脉的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反应;同时测定DC患者血浆中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特异性因子—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将其与肱动脉加压前后血管直径变化的百分比进行相关分析,以判定超声方法的准确性。结果:①DC患者肱动脉加压前后的血管直径和血流速度变化百分比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②DC患者肱动脉加压前后血管直径变化百分比与血浆中vWF浓度呈明显的负相关(r=-0.67,p<0.001)。结论:DC患者存在有血管内皮功能的下降;多普勒超声评价血管内皮功能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心肌纵轴速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心室纵向心肌运动速度的变化。
方法 应用QTVI测量40例CHF患者和40例正常人于标准心尖四腔、两腔及心尖左室长轴切面获得的左心室6个室壁(后间隔、侧壁,前壁、下壁,前间隔、后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长轴方向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Vs)。计算各室壁心肌相邻节段间的速度差(△V1=基底段速度-中间段速度、ΔV2=中间段速度-心尖段速度)。
结果(1)正常组左室各室壁间心肌运动速度存在差异,其中侧壁速度最高,后壁次之,前间隔速度最低,而6个室壁间△V1、△V2无明显差异;(2)CHF患者左心室各室壁Vs及△V1、△V2明显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各室壁间△V1、△V2无差异,CHF组左室后间隔△V1、△V2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754(P〈0.01)和r=0.687(P〈0.01)。
结论 CHF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各个室壁各节段心肌收缩期心肌运动速度及速度差明显降低,速度差与LVEF值具有明显相关性;各室壁间心肌运动速度差无差异,因此在利用速度差评价心功能时,仅测量一个室壁的指标即可。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成像技术(QTVI)评价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MS)患者左室心肌纵轴运动特征,分析心肌病理变化与心肌运动指标的关系。
方法 选择30例风心病中重度MS患者,采用QTVI测量左心室前壁、下壁、侧壁、室间隔各节段的收缩期S波(Vs)和舒张早期E波(Ve),及收缩期各取样点向心尖方向位移(Ds)。
结果 MS组和正常组均显示不同水平心肌节段的Vs、Ve、Ds测值从心底到心尖逐渐减低,MS组左室壁各阶段Vs、Ve、Ds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相应各个阶段(P〈0.01);MS组二尖瓣环各位点上述指标均值与心肌间质纤维化面积明显相关。
结论 风湿性MS患者左心室纵轴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害,心功能的下降与心肌纤维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7.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发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患者并发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TR)的影响因素。方法测量62例MS合并TR患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其中43例患者并发房颤(AF)。QTVI状态下测量右心室游离壁近瓣环处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Vs)。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D/BSA(OR=1.705,P=0.01)、PASP(OR=1.062,P=0.034)、AF(OR=5.084,P=0.05)是中度以上T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ROC曲线特征显示TD/BSA〉18.5mm/m^2预测中度以上TR的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80%。结论TD/BSA、PASP、AF是MS患者并发中度以上TR的独立危险因素;TD/BSA〉18.5mm/m^2可以作为预测中度以上TR发生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技术评价正常小儿心肌同步性运动的规律。方法获取标准心尖四腔观及两腔观,应用QTVI技术描记100例正常小儿左心室各节段及右心室侧壁基底段心肌的组织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各节段心肌运动曲线上自QRS波起始至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和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时限Ts和Te。结果(1)正常小儿左心室4个壁同一壁内3个节段Ts测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后间隔及前壁与侧壁及下壁之间Ts测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余左室各壁间Ts测值差别无显著性(P>0.05);(2)右室侧壁基底段Ts测值较左室4个壁基底段Ts测值均值延迟(41.0±15.7)ms(P<0.01);(3)左心室壁各节段之间Te测值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正常小儿同一室壁内不同节段心肌的舒缩运动是同步的,但个别室壁之间在生理情况下同步性收缩存在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小儿的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9.
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因子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循环内分泌因子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 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 CHF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2 2例和对照组 2 0例。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前 1天、治疗后1个月和 3个月时 ,静息状态下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浓度 ,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 ,摄心脏正位片测定心胸比率和心脏面积 ,并按心功能 (NYHA)分级评定心功能。 结果 :1所有患者上述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 ,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呈负相关 (P均 <0 .0 0 1) ;2治疗后 3个月 ,美托洛尔组 L 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美托洛尔组心胸比率和心脏面积明显缩小 (P均 <0 .0 5 ) ;3显效患者年龄偏小、心率偏快、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水平较高。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 CHF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异常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CHF有效 ,认为主要机制是 β受体阻滞剂改善了这种内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110.
肾移植术后对急性排斥反应做出正确诊断是临床上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对47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探讨其对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