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1病历摘要患儿,男,江西郊区(县)人,出生25d。患儿因“咳嗽5d,发热3d,加重半天”为主诉入本院。患儿于入院前5d出现咳嗽,为阵发性单声咳,痰少;3d前开始发热,T38℃左右,外院予“头孢拉定、退热剂”等治疗,疗效不显著;入院当日晨起咳嗽加剧,为连声咳,伴面色发绀、呼吸急促。起病以来,患儿精神较差,纳减,大、小便正常,无呕吐、腹泻、抽搐、皮疹。出生史:G2P2,孕38周,出生体重3000g,在浙江某一镇医院自然分娩,Apgar评分不详,否认窒息抢救史,无胎膜早破,羊水清,胎盘、脐带不详。生后6h开奶,混合喂养,奶量不详。父母自述体健,母自述孕期无异常;姐…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 (CPAP)仪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将 95例新生儿呼吸衰竭分为 2组 ,新型CPAP组 (nCPAP) 6 2例 ,采用新型鼻塞CPAP仪 (n CPAPFlowSystem ,EME ,英国 )治疗 ,水封瓶CPAP组 (bCPAP) 33例 ,比较分析 2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nCPAP组治疗成功率为 85 5 % (bCPAP组为 4 2 4 % ) ,治疗失败率为 14 5 % (bCPAP组为 5 7 6 % ) ,治愈率为 82 3% (bCPAP组为 6 9 7% ) ,病死率为 9 7% (bCPAP组为 18 2 % ) ,气漏发生率为 3 2 % (bCPAP组为 15 2 % ) ,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结论 新型鼻塞CPAP比简易水封瓶CPAP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明显优点。  相似文献   
53.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为了解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 BPD)的发病因素、临床特点,对 17例新生儿 BPD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 13例,女 4例,胎龄( 31.4± 3.4)周,出生体重( 1643± 327) g.结果 17例 BPD原发病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 5例,胎粪吸入性肺炎 1例,肺炎 4例,呼吸暂停 7例.出生后均长时间吸氧、机械通气,平均机械通气时间( 26.8± 9.7) d.病程第( 16.2± 5.6) d,胸片肺部出现囊状透亮区,以后肺呈囊泡样蜂窝样改变.所有病例均并发肺部感染. 9例康复出院, 1例自动出院, 7例死亡. 1例做尸检,光镜下两肺广泛纤维化,成纤维细胞增生,肺泡壁增厚,符合 BPD诊断.提示早产、长时间吸氧、机械通气、反复肺部感染是 BPD的主要发病因素,早产儿机械通气超过 2周要高度警惕发生 BPD.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脑梗死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脑梗死伴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阿加曲班治疗。比较两组脑血流灌注情况(脑血流量、脑血容量)、脑血管储备能力[血流平均速度(Vm)、搏动指数(PI)、脑血管储备功能(CVR)]、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入院日,两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高于入院日,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日,两组Vm、PI、CVR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两组Vm、CVR均高于入院日,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7 d, PI均低于入院日,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46/48)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测定新生小鼠视网膜正常发育及视网膜病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和雌激素受体(ER)表达的改变,了解它们在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7日龄(P7)C57BL/6J新生小鼠474只,雌雄各半,分为吸氧组和对照组两大组,再按性别分成4小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VEGF、FGF-2和ER的mRNA水平,用免疫组化测定它们的蛋白水平.具体分组及取材时间为:组1(n=126),吸氧组,雌性;组2(n=126),吸氧组,雄性,两组均自吸氧后每天分离视网膜至P21(P8~P21)行RT-PCR,每天摘眼石蜡包埋后行免疫组化;组3(n=111),对照组,雌性;组4(n=111),对照组,雄性,均自P7起每天分离视网膜至P17(P7~P17)行RT-PCR,自P7起每天摘眼至P21(P7~P21)行免疫组化.结果 (1)VEGF mRNA在正常小鼠自P7起上升,P9达高峰,P11起下降并始终维持低水平;在吸氧组自P8起显著下降,且在整个吸氧阶段持续降低,至出氧箱后缓慢上升,自P15起显著上升,并和对照组形成显著差异,受氧浓度的调节非常明显.FGF-2 mRNA在正常小鼠始终维持相对稳定的低水平;在吸氧组,吸氧期间无明显变化,出氧箱后3 d开始上升.ER mRNA在正常小鼠自P7起上升,P9达高峰,P11起下降并始终维持低水平;在吸氧组,吸氧期间变化与对照组相似,出氧箱后5 d开始上升,并维持较高水平直至P21.这3个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变化均晚于其基因水平变化,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性别和吸氧都不能单独影响上述细胞因子的表达(P>0.05);日龄可独立地影响它们的表达;吸氧和日龄两因素结合起来可显著影响它们的表达(P<0.000 1).结论 引起ROP发病的根本原因是早产,吸氧是其重要的外因;VEGF、FGF-2和ER参与血管的形成,在视网膜血管正常发育和ROP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VEGF直接受氧浓度调节,在众多细胞因子中可能起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56.
早产儿视网膜病多中心筛查及发病率调查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多中心调查国内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发病情况,建立ROP筛查制度。方法 建立由11家医院参加的多中心筛查协作网,对200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在合作单位出生或收治的出生体重<2000g的低出生体重儿进行ROP筛查。结果 在完成随访的621例研究对象中73例发生ROP,发病率为11.8%;出生体重在1500-1999g者2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5.9%;出生体重在1000-1499g者45例发生ROP,发生率为23.6%;出生体重〈1000g者3例发生ROP,发生率为60.0%。发生1期ROP24例,2期ROP35例,3期及以上ROP14例;激光治疗16例,冷冻术8例,玻璃体切除术1例,无失明病例。结论 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ROP发生率为11.8%,筛查能使ROP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ROP的危害,可在全国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derived factor,PEDF)对高氧诱导的新生小鼠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的抑制作用。方法选取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吸75%高氧5d后返回空气制备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的小鼠模型。通过对模型组(n=26)和模型对照组(n=26)小鼠视网膜比较,观察吸氧对视网膜血管的影响。治疗组(n=112):采用不同剂量和注药次数给ROP小鼠右眼玻璃体内注入PEDF,左眼作为自身对照,在生后17d各组取材做视网膜铺片和切片,对视网膜新生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定量研究。结果ROP小鼠在生后第12天和14天右眼注入两次PEDF后,第17天时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1μg组左右眼细胞核数分别是(39.43±3.28)个和(13.51±2.05)个(P=0.000);2μg组左右眼细胞核数分别是(48.40±6.24)个和(11.80±1.74)个(P=0.000)。血管形态和定量结果均显示眼内注射PEDF后新生血管形成明显减少。以2μg作为注射PEDF剂量,单次注药无效,二次和三次眼内注药有效果。结论玻璃体内注入PEDF能有效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生长,同时不影响正常血管的发育,可能成为防治ROP有效的血管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58.
越鞠丸为金元医家朱震亨创立的治疗郁证的代表方剂,最早出现于《丹溪心法·卷三·六郁五十二》中,全方由栀子、苍术、香附、川芎、神曲组成,开创了中医专方防治郁证之先河[1]。栀子见于神农本经,为茜草科植物山栀的果实,性苦寒,无毒。入心、肝、肺、胃经[2]。栀子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达100多种[3]。栀子从汉代延续至今,记载的炮制方法约有14种之多,但临床上常用的为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中国药典1995年  相似文献   
59.
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提示细菌感染的重要炎症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成人和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是指导抗生素治疗的参考指标。近年研究表明,PCT作为一种高敏感度及高特异度的炎症标志物,在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病情判断、预后分析、抗生素使用中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新生儿早期PCT具有生理性升高的特点,了解新生儿PCT的变化特点和影响因素对临床准确判断病情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PCT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0.
不同吸氧方式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吸氧是早产儿视网膜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目前吸入氧浓度、吸氧方式等与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关系仍有争议。该实验通过研究不同吸氧方式对新生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为早产儿临床合理用氧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择7日龄C57BL/6 J新生小鼠144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24只。实验组1:吸入氧浓度(F iO2)由30%逐渐升高至75%后突然中断吸氧;实验组2:F iO2由75%逐渐降低直至停氧;实验组3:吸75%高氧5天后骤然停氧;实验组4:吸75%高氧5天后逐渐降低F iO2直至停氧;实验组5:第1天吸75%高氧,第2天吸空气氧,交替进行,连续6 d;对照组:置于同实验条件下的空气中。实验组1,2,3,5和对照组分别于P12(生后第12天),P14,P17视网膜铺片(ADP酶染色法),实验组4于P14,P17,P22视网膜铺片,各组均在P17行视网膜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视网膜血管的增生和发育情况。结果:①视网膜铺片显示:对照组:P12见少量无灌注区,周边血管结构清晰,P14无灌注区消失,血管形态基本正常,P17血管形态全部正常。实验组1,3,5:P12视网膜中央部有大片无灌注区,血管收缩、闭塞,P14新生血管开始形成,P17大量新生血管形成。实验组4:P14视网膜中央部大片无灌注区,有少量新生血管形成,P17无灌注区缩小,血管走行基本正常,深层血管有阻塞,P22血管发育基本正常。实验组2:铺片显示视网膜血管形态与对照组相似。②视网膜切片显示:实验组1,2,3,4,5小鼠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的数目分别为49.50±1.36,5.17±0.67,47.68±4.70,5.74±2.37,29.15±2.48个,对照组为1.22±0.20个。实验组1,3,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2,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吸氧方式对视网膜血管发育产生不同的影响,吸入氧浓度波动较大、吸入高浓度氧后突然停氧可严重影响新生鼠视网膜血管的发育,产生类似早产儿视网膜病的病变。因此临床上应尽早稳定早产儿的生命体征,减少氧疗,严密监测用氧情况,采取逐渐降低氧浓度的吸氧方式,并尽量避免氧浓度波动过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