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303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2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 PTCA)已广泛应用于评价药物抗缺血、保护心肌的作用。曲美他嗪( TMZ)是治疗冠心病的新一种代谢性药物 ,有良好的抗心肌缺血作用 〔1〕。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活血化淤 ,理气止痛的功效 ,临床用于心绞痛的治疗。但PTCA前口服 TMZ和复方丹参滴丸 ,在冠状动脉(冠脉 )血流阻断时对心肌细胞急性缺血的作用未见报道。我们在 PTCA时连续记录冠脉内心电图( ICECG)变化 ,以评价球囊扩张时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及 TMZ和复方丹参滴丸的作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1 999年 8月~ 2 0 0 0年 1 2月在 PTCA中记录ICECG…  相似文献   
42.
患者,女,36岁。因双下肢及颜面浮肿10天,恶心呕吐、无尿3天于1990年9月12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发现,颜面及双下肢水肿。实验室检查:Hb 45g/L,BUN58.7mmol/L,Cr1768μmol/L,CO_2 cp 10.50mmol/L,血清K~+5.8mmol/L。诊断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钾血症。入院后一直少尿,9月19日患者突然出现全身抽搐,神志不清,心电示波为室颤,经胸壁以200 J电能电击除颤转为窦性心律。考虑室颤或室速可能再发,又经鼻插入F7 4极食管电极导管,远端两只  相似文献   
43.
导管射频消融术中放置心室参考电极治疗IVT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例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术中对5例右室流出道特发性室速(RVOT-VT)室速或同源室早发生时,患者参考电极某位点上记录到较提前的v波,将大头导管置于参考电极较提前v波附近标测;3例左室特发性室速(IVLT)患者参考电极某位点上记录到左后分支的蒲氏纤维电位(p),将大头电极置于参考电极p电位附近标测。均先采用激动标测,再行起搏标测,标测到靶点后行射频消融。结果8例均1次消融成功,随访6~34个月无复发。证明术中放置心室参考电极作指导,可缩短靶点标测时间并提高准确性,从而提高导管射频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临床诊断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15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危险因素,比较高危组与低危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CAG阳性率为83.9%,其中心肌梗死组阳性率为100%,心绞痛组阳性率为77.3%,累及血管最多为左前降支,次之右冠脉、左回旋支。男性占78.1%,≥60岁占70.3%,高血压占54.8%,高脂血症占47.7%,有吸烟史占25.8%,糖尿病占23.9%。高危组3支病变及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程度明显多于低危组,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单支病变明显多于高危组(P<0.01)。结论提示CAG在CHD诊断中有很高的特异性。性别、高龄、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糖尿病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冠心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危险因素越多,患冠心病的危险越大,冠状动脉狭窄越严重。  相似文献   
45.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下碎石术严重并发症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简称碎石术)为微创手术,但若发生严重并发症则处理棘手,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我们对所遇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静脉溶栓(TT)、一般内科治疗等不同治疗方式对高龄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457例首次STEMI患者随机分为PCI组、TT组和一般内科治疗组,随访12~36个月,观察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差异。结果PCI组心脏性病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低于TT组和一般内科治疗组(均P〈0.01),LVEF高于TT组和一般内科治疗组(均P〈0.01);≥75岁组患者心脏性病死率高于〈75岁纽(31.3%vs10.3%,P〈0.05),但与一般内科治疗纽同年龄组比较仍明显降低(31.3%vs41.7%,P〈0.01)。结论直接PCI能降低STEMI患者的心脏性病死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预后.≥75岁的高龄患者也能从中获益。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相关因素与脉压(PP)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03~2007年住院治疗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309例(男185例,女124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按脉压(PP)≤60mmHg、60PP≤100mmHg、PP100mmHg分为三个组,分析各组的脉压与性别、高血压病程、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糖、血脂、左室重量指数(LVM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各组BMI、血糖、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无明显差异(P0.05);脉压与SBP(r=0.48)、年龄(r=0.25)、高血压病程(r=0.23)、LVMI(r=0.65)、颈动脉斑块(r=0.69)、EF(r=0.31)呈正相关(P均0.01),而与DBP(r=-0.90)、FS(r=-0.35)、高密度脂蛋白(HDL)(r=-0.22)呈负相关(P均0.01)。结论资料显示脉压与年龄、高血压病程、SBP、DBP、EF、FS、高密度脂蛋白、LVMI、颈动脉斑块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8.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纤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对心房纤颤并快速心室率(简称快速型房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4例新发快速型房颤患者,10 min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观察10 min,未转为窦性心律者再次于10 min内推注150 mg,仍未转复者则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24 h,转为窦性心律者则随时终止滴注。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同时比较老年组(18例)和非老年组(16例)有何不同。结果:34例患者在24 h内均转为窦性心律。两组患者用药后30 min,1 h,6 h,24 h心室率分别为(96.00±8.39)次/min与(98.00±8.35)次/min,(88.13±9.98)次/min与(86.47±8.68)次/min,(84.88±10.19)次/min与(82.88±8.25)次/min,(74.88±9.80)次/min与(78.88±7.80)次/min,较用药前的(138.58±9.15)次/min与(130.36±8.26)次/min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间用药前、后无显著差异。无严重心律失常发生,未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房颤安全有效,老年人用药剂量不减。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国产药物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病变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15例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为3组:单枚支架植入组(n=75)、两支架植入组(n=72)和多枚(≥3枚)支架植入组(n=68),术后长期随访,观察术后12个月随访终点时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及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应用超声血管反应性充血法评价阿魏酸钠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后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65例成功行PTCA的病人在常规治疗〔他汀类、阿司匹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硝酸酯类药物、钙拮抗剂〕的基础上随机分为阿魏酸钠组 (32例 )、对照组 (33例 )。两组分别在 PTCA后 3d及 1 8d应用超声血管反应性充血法检测肱动脉基础内经 (D0 )、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及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 ,并分别计算出内径变化 (△ D% )。结果 阿魏酸钠组与对照组的基础内径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 (P>0 .0 5) ,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也无明显差异 ,而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的变化阿魏酸钠组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 (分别为 9.1 2 %± 0 .2 3%、4.48%± 0 .1 2 % ,P=0 .0 4 5;7.88%± 0 .82 %、4.46%± 0 .1 7% ,P=0 .0 4 7) ,同时 ,PTCA后 1 8d阿魏酸钠组与对照组比较亦有明显差异 (9.1 2 %± 0 .2 3%、7.88%± 0 .82 % ,P=0 .0 4 7)。结论  PTCA后使用他汀类、ACEI、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可改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阿魏酸钠可以进一步改善 PTCA后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