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一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并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15例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植骨并腰椎“Z”形前路钛钢板内固定治疗;随访12~36(平均23)个月。结果15例脊柱结核均治愈,无局部结核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为5.1个月。术后后凸矫正角度平均29°,1~3年随访后平均丢失2.1°。结论在结核病灶清除后一期植骨并局部植入钛质内固定器械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三种材料,材料一:β-磷酸三钙支架(β—TCP);材料二:明胶/1氐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支架(gel/lc—HA.β-TCP);材料三: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gel/he-HA-β-TCP)。三种材料的细胞毒性及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材料共培养增殖的情况。方法取兔股骨骨髓腔细胞,进行贴壁培养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将诱导后的BMSCs与三种支架材料在培养板内共培养1、3、5、7、9d。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及ALP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检测材料的BMSCs细胞毒性及BMSCs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无显著差异。细胞毒性在0-1级。与细胞共培养,β-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检测,β-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l/lc—HA-β-TCP在第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支架和明胶/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支架与BMSCs生物相容性好,适合作为支架材料负载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经慢病毒转染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cells,BMSCs)移植注入兔椎间盘后的荧光时效性.方法:体外培养并纯化BMSCs,并用含有GFP标记的重组慢病毒载体(Lentivirus-GFP)转染后移植入兔椎间盘,在移植后2、4、6、8、10、12周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BMSCs荧光强度及细胞增殖情况,考察慢病毒转染GFP体内荧光维持时间.结果:经慢病毒转染GFP后的BMSCs,荧光显微镜下48 h开始显现绿色荧光,72 h荧光亮度达到最高.植入体内后8周内均能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绿色荧光,8周后荧光强度开始逐渐减弱,第2、4、6、8、10、12周6个时间点GFP-BMSCs的阳性率分别是(21.75±1.32)%、(33.07±3.53)%、(33.20±3.60)%、(29.90±4.23)%、(19.64±2.93)%和(10.91±3.43)%.结论:BMSCs在椎间盘微环境中能够稳定增殖,用慢病毒转染GFP的方法能在至少8周内可靠示踪其在椎间盘内的存活状态,8周后荧光强度开始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内固定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11年4月-2012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的46例尺桡骨干双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者,术后X线片显示骨折处均达到解剖复位.术后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达到Ⅰ期愈合,无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其中腕关节及尺桡关节活动范围优18例,良2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达95.65%.结论:动力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方法治疗尺桡骨干双骨折疗效确切,有助于骨折复位及其功能恢复,且操作易于掌握,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35.
目的 观察应用可吸收医用膜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粘连的效果。方法 1午14例患者行椎板切除减压后,于硬膜外放置可吸收医用膜,并定期随访观察。结果 全部患者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不良反应,防粘连效果优良。结论 可吸收医用膜是一种良好的预防硬膜外粘连的材料。  相似文献   
3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 ,其应用是目前国际上组织工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近年来 ,许多实验室从分子、生化、物理等水平对其成骨分化调控进行了深入研究 ,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终末期肾病患者桡动脉-头静脉形成术端侧吻合术与端端吻合术2种手术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评估不同术式的差异优劣.方法 选择成功行2种手术方式治疗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各60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血管腔内血栓形成、瘘口处狭窄、动静脉瘤样扩张3种较高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将2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受体的表达情况和外源性TGFβ1对MSCsTGFβ1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对MSCs增殖的影响,对硝基苯磷酸盐(PNP)法检测不同浓度TGFβ1以及同一浓度不同作用时间对MSCs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观察MSCs中TGFβ1受体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TGFβ1作用早期TβRⅠ、TβRⅡ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外源性TGFβ1对MSCs增殖的抑制、ALP活性的促进具有剂量依赖性,在5μg/L时达到平台期;在5μg/LTGFβ1刺激下,随着刺激时间延长,ALP表达量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SCs同时表达TβRⅠ、TβRⅡ,在TGFβ1刺激早期TβRⅡ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变化(P>0.05),TβRⅠ随TGFβ1刺激时间延长,蛋白表达量逐渐增加(P<0.05),TβRⅠ/TβRⅡ比例增加,与ALP的表达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在TGFβ1刺激早期,MSCs通过TβRⅠ、TβRⅡ表达量和TβRⅠ/TβRⅡ相对比例的阶段性、适应性的改变来调节自身对TGFβ1的反应性,启动成骨分化。在此过程中,TβRⅠ作为一限制性因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前臂远端双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前臂远端双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臂远端骨折患儿14例,均为尺桡骨完全骨折;开放性骨折6例.闭合性骨折8例。采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或结合有限内固定进行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43个月,平均12.7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6~8周,平均6.9周;尺桡骨轴向无短缩;骨间距恢复;无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或交叉骨性愈合等。对患儿肘、腕关节和前臂的活动度以及患肢肌肉力量测量并进行功能评定:优11例(78.6%),良3例(21.4%)。未发生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感染、螺钉松脱、骨折再移位、再骨折等并发症。结论对儿童前臂远端双骨折畸形矫正能力应进行综合判断;对开放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不能耐受闭合复位、不能接受闭合复位、闭合复位失败以及再发移位的患儿,采用外固定支架进行短期固定后辅以石膏外固定,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损伤小、疗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