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51篇
药学   46篇
  4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目的 分析脑卒中照顾者相关研究的现状与热点,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脑卒中照顾者相关文献的发文年份、发文地区、机构等情况为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利用VOSviewer 1.6.15软件绘制高产国家、机构合作网络图、高频关键词共现图,利用Citespace 5.7R1软件绘制关键词突变词谱。结果 共纳入526篇文献,涉及2904名作者和62个国家。文献发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美国的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位居全球首位;脑卒中照顾者研究关注的热点人群为患者配偶,研究的热点类型为干预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研究热点集中在生活质量、照顾负担、身心状态与管理等方面。结论 脑卒中照顾者的研究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形成了多个研究热点,我国护理研究者可进一步借鉴参考,加大对脑卒中照顾者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预防浆细胞性乳腺炎(PCM)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1月至2019年8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且行慢性溃疡修复术的86例PC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对象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不予以电刺,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予以TEAS.比较两组...  相似文献   
83.
目的采用MTS法评价五种燃煤PM2.5对血管内皮细胞EA.hy926的细胞毒性。方法以织金散煤、京西散煤、银川散煤、大同散煤及东胜散煤五种煤为样煤,测定五种煤的挥发分产率,在实验室采用固定源稀释通道采集燃煤PM2.5,分别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进行染毒,采用MTS法检测五种燃煤PM2.5对EA.hy926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对五种燃煤的PM2.5排放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结果五种燃煤PM2.5均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且相同剂量条件下,五种燃煤PM2.5对EA.hy926细胞的细胞毒性大小具有银川=东胜大同织金京西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五种燃煤PM2.5排放因子具有基本一致的趋势。结论煤种虽然来自不同地域,挥发分也不相同,但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无差异性,提示改善燃煤释放PM2.5对健康效应影响,必须采取改变能源消耗结构和降低燃煤用量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 OS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的巨噬细胞极化、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OST对RAW264.7巨噬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使用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检测试剂盒(DCFH-DA)、免疫荧光染色、q-PCR、流式细胞术明确不同浓度(6.25、12.5、25 μmol/L)OST对巨噬细胞极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采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CCK-8结果显示,在25 μmol/L以下时,OST对RAW264.7无明显细胞毒性。免疫荧光染色及q-PCR结果显示,6.25、12.5、25 μmol/L的OST均能抑制M1型巨噬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iNOS、TNF-α、CCR7呈浓度依赖性降低,并且有效上调M2抑炎因子IL-10、Arg-1及CD206的表达。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OST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M1型标志物CD86的表达。结论: OST调节LPS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复方鲜竹沥液联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舒利迭)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呼吸科2012年12月—2013年6月经住院治疗或门诊就诊的稳定期COPD患者115例,随机分为A组(n=38)、B组(n=40)和C组(n=37)。A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一给予舒利迭(50μg/250μg)治疗,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鲜竹沥液治疗,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一给予舒利迭(50μg/500μg)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6及12个月3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6MWD)、改良英国呼吸困难指数(m MRC)分级、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及肺功能,并观察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6MWD和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及12个月B组和C组患者6MWD大于A组,CAT评分低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患者6MWD和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3组患者m MRC分级、第一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B组和C组患者m MRC分级低于A组,FEV1和FEV1%高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患者m MRC分级、FEV1及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鲜竹沥液联合舒利迭(50μg/250μg)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力、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长期使用复方鲜竹沥液还能减少吸入激素使用量,是稳定期COPD患者的一种理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加味桑菊饮联合奥司他韦治疗乙型流感并发儿童急性良性肌炎(benign acute childhood myositis,BAC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乙型流感并发BACM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奥司他韦治疗,研究组患儿给予加味桑菊饮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前后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zyme,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红蛋白(myoglobin,Mb)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455,P=0.020);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腿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后,两组患儿的AST、CK、CK-MB、LDH、Mb水平均显著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研究组患儿的AST、CK、CK-MB、LDH、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加味桑菊饮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可改善乙型流感并发BACM患儿的症状,降低肌酶和Mb水平,对患儿预后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分析儿童青少年不同肥胖类型对心血管代谢异常的影响,为制定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异常的预防方案提供证据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式选择2021年湖州地区1 001名6~17岁满足肥胖标准的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关检查,包括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血压、血液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腰围身高比(WHtR)。选用BMI和WHtR评价儿童青少年肥胖情况。结果 1 001名研究对象中,小学生483例,中学生518例。小学生外周型肥胖的检出率为4.14%,中心型肥胖的检出率为43.48%,复合型肥胖的检出率为52.38%;中学生外周型肥胖的检出率为5.98%,中心型肥胖的检出率为38.22%,复合型肥胖的检出率为55.79%。不同肥胖类型的儿童青少年高血糖、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异常、脂肪肝、2个及以上异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肥胖类型对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异常的发生有影响。结论 不同肥胖类型的儿童青少年代谢异常检出情况存在差异,可通过诊断儿童青少年的肥胖类型对心血管代谢异常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并针对性制定预防措施,降低儿童青少年心血管代谢异常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EGCG)与氟康唑(fluconazole, FLC)联用对耐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的协同抗感染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6株耐药CA,通过棋盘微量稀释试验,利用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 FICI)评价联合作用的抗耐药CA作用;及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两药联用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 通过FICI评价法,证实了EGCG与氟康唑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作用,且二者的协同作用可能与抑制菌丝生长有关。结论 EGCG与FLC联用具有协同抗耐药CA的作用,且协同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菌丝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根据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围手术期饮食管理的最佳证据,开展循证实践,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3月,采用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临床证据实践应用模式,根据前期获得的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进行基线审查,分析障碍因素,制订最佳临床决策在临床应用,然后进行2轮临床审查。分别比较证据应用前(98例)、证据应用后第1轮审查(73例)、证据应用后第2轮审查(59例)中49名医护人员相关知识认知水平、审查指标的执行情况、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长、术后禁食禁饮时长以及呛咳、口渴感、饥饿感、恶心或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证据应用后,医护人员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围手术期禁食禁饮时长明显缩短,口渴感、饥饿感发生率较应用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呛咳及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条指标的执行率从0~89.80%提升至81.36%~100%,除指标2和13,其余11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均有显著提升(P<0.001)。结论 全身麻醉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围手术期饮食护理的循证实践,有助于缩短...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尿肾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的价值, 以期为临床开展早期DKD筛查提供依据。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组(UACR<30 mg/g)、早期DKD组(30 mg/g≤UACR≤300 mg/g)和临床DKD组(UACR>300 mg/g), 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检测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α2巨球蛋白, 以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尿肾损伤标志物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T2DM患者发生DKD(UACR>300 mg/g)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尿肾损伤标志物诊断早期DKD(30 mg/g≤UACR≤300 mg/g)的价值。结果该研究纳入116例T2DM患者, 年龄(61.99±12.56)岁(30~91岁), 男性79例(68.1%)。单纯糖尿病组44例(37.9%), 早期DKD组27例(23.3%), 临床DKD组45例(38.8%)。临床DKD组患者血肌酐(H=34.183, P<0.001)和血尿素氮(H=34.082, P<0.001)均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和早期DKD组。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肾小球损伤标志物尿微量白蛋白、转铁蛋白、Ig、α2巨球蛋白与血肌酐、血尿素氮、UACR均呈正相关, 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均呈负相关(均P<0.05);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尿α1-MG、β2-MG、NAG、RBP、NGAL与血肌酐、血尿素氮、UACR均呈正相关, 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血清白蛋白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收缩压≥140 mmHg(OR=1.033, 95%CI 1.008~1.060, P=0.010)、高尿微量白蛋白(OR=1.018, 95%CI 1.007~1.030, P=0.001)、高尿RBP(OR=1.309, 95%CI 1.086~1.577, P=0.005)、高尿NGAL(OR=1.004, 95%CI 1.000~1.008, P=0.037)、低血清白蛋白(OR=0.833, 95%CI 0.749~0.926, P=0.001)及低尿Ig(OR=0.994, 95%CI 0.990~0.999, P=0.018)均为DK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单独检测尿微量白蛋白诊断早期DKD的曲线下面积(AUC=0.976, 95%CI 0.955~0.997, P<0.001)最大, 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6%、90.1%。联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Ig+转铁蛋白+α2巨球蛋白+α1-MG+β2-MG+NAG+RBP+NGAL诊断早期DKD的AUC为0.986(95%CI 0.971~1.000, P<0.001), 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3.3%、98.5%, 优于各项单独检测指标。进一步优化检测组合后, 以尿微量白蛋白+β2-MG+NGAL联合检测诊断效能最佳(AUC=0.978, 95%CI 0.958~0.999, P<0.001), 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5.6%、93.0%。结论相比各指标的单独检测, 尿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更高的早期DKD诊断价值。尿微量白蛋白+β2-MG+NGAL联合检测诊断早期DKD的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