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N)与哮喘患儿Th1/Th2的相关性及对肺功能影响.方法 33例婴幼儿哮喘随机分为A组20例(加用BCG-PSN),B组13例(对照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 PPD试验、血清IL-4和IFN-γ水平、血浆总IgE水平及肺功能并进行疗效判断.用药期间随访,每月1~2次. 结果治疗后(1)A组PPD阴性转阳性8例,B组PPD无阴性转阳性;(2)A组IL-4、总IgE水平明显下降,IFN-γ及IFN-γ/ IL-4比值明显升高;(3)两组肺功能均明显改善;(4)临床疗效比较,A组有效率 95 %,B组为76.92%.全部病例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BCG-PSN具有调节Th1/Th2平衡,Th1细胞优势增强;减轻气道炎症,明显改善肺通气功能;降低IL-4、IgE水平,增加IFN-γ水平;提高免疫力,增强抗感染,对哮喘患者是良好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妊娠期母鼠及其子代接触尘螨点刺液(Der p)对发育后期个体Th1/Th2平衡及哮喘发生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根据母体妊娠期及新生早期是否接触Der p随机分为对照组、母Der p-仔Der p-组(母鼠和其子代均未接触Der p)、母Der p+仔Der p+组(母鼠和其子代均接触Der p)和母Der p+仔Der p-组(母鼠接触Der p,其子代未接触Der p),分别皮下注射Der p或生理盐水,30 d龄时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以卵白蛋白(OVA)为变应原致敏并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发生。取血浆检测OVA特异性IgE抗体、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水平,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记录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留取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母Der p+仔Der p+组在哮喘建模后PBMC培养上清中IFN γ水平显著低于母Der p-仔Der p-组,IL-4水平显著升高,IL-4/IFN-γ比值升高,OVA特异性IgE、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母Der p-仔Der p-组;母Der p+仔Der p-组与母Der p-仔Der p-组IL-4和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VA特异性IgE水平虽有增高,但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母Der p+仔Der p+组Th2优势显著高于母Der p+仔Der p-组。 结论 胎鼠对于Der p跨胎盘的致敏作用可通过母体妊娠期间的免疫来完成,这一过程会根本上导致Th2优势免疫的发生,增加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73.
屋尘螨诱导肠道菌群失调小鼠变应性气道反应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上采用屋尘螨变应原诱导气道变应性,建立一种新的变应性气道反应模型.方法:60只BALB/c小鼠分6组,2组用于肠道菌群检测;其余4组用于气道变应性检测.结果:抗生素组小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伴体重减少,粪便含水量增加.肠道菌群失调后进行屋尘螨变应原激发的小鼠BALF中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增加,IL-4水平增高,肺部GATA-3转录因子mRNA表达增加.结论:用屋尘螨变应原在肠道菌群失调小鼠模型上气道激发,诱导小鼠产生Th2细胞优势的变应性气道反应.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Th17水平和功能状态,初步探讨Th17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以正常儿童(对照组,n=20)为对照,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哮喘组,n=26)外周血Th17以及Th1,Th2细胞百分率,ELISA方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上清IL-17,IFN-γ以及血浆IL-17,IL-23,IgE水平.结果:(1) 哮喘组和对照组外周血CD4+T中CD4+IL-17+T比例[(1.25±0.66)% vs (1.27±0.66)%(P>0.05)];CD4+IL-4+T比例[(2.40±2.55)% vs(2.52±1.26)%(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哮喘组CD4+IFN-γ+T比例低于对照组[15.79±7.48 vs 24.10±12.70(P<0.05)].(2) PHA活化的PBMC体外培养72 h上清中,哮喘组IL-17水平为17.53(0~245.57)ng/L,低于对照组101.74(25.12~500.60)ng/L(P<0.01);IFN-γ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507±2788 ng/L vs 3027±2737 ng/L];两组血浆中IL-17均<2 ng/L,IL-23均<15 ng/L.(3) 哮喘组血浆总IgE 499.26(2.3~945.1)IU/mL,高于对照组54.57(1.7~318.26)IU/mL(P<0.001);IgE阳性(>150 IU/mL)和阴性(<150 IU/mL)哮喘患儿体外PBMC培养上清中IL-17,IFN-γ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外周血Th1细胞以及PHA活化的IL-17表达水平降低,Th1水平和Th17功能异常的机制及其在儿童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5.
急性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病毒是主要病原体之一。为获得人类偏肺病毒(hMPV)、鼻病毒(hRV)、冠状病毒(COV)等,三类RNA病毒在重庆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中的流行病学资料,我们建立了hMPV、hRV、COV等RNAPCR检测技术,并对本地区258例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鼻咽分泌物中提取的病毒RNA同时进行检测,部分样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产物进行核酸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76.
β_2--微球蛋白(β_2一m)为HLA分子的亚单位(1类抗原β链),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并表达于细胞膜上,其它有核细胞均能不同程度地产生β_2一m.近来的研究已发现Sjogren’s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体液(血清、唾液及关节液等)β_2一m浓度提高,表明β_2一m异常可能与免疫调节功能紊乱有关。小儿单纯性肾病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模型组)和阿霉素肾病辛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阿霉素6.5 mg/kg建立肾病大鼠模型.治疗组每日给予辛伐他汀(3 mg/kg)灌胃,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灌等量生理盐水,分别灌胃11周,于注射阿霉素后第12周末结束实验.考马斯亮蓝法检测24 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学指标,光镜和电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统计肾小球硬化指数.结果: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辛伐他汀明显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24 h尿蛋白、血肌酐水平及肾小球硬化指数(P<0.01).治疗组和模型组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可以不依赖于其降血脂的效应,对阿霉素肾病大鼠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8.
川崎病TH1/TH2功能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是一种急性弥漫性血管炎,婴幼儿发病多见,至今,该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明,从病人的流行病学特征推测可能与病原体感染或毒素超抗原引起免疫学异常有关.本研究通过对K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PPD皮试的观察以及外周血血清IgE的变化、外周血CD4 T细胞CD30表达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IL-4、IFN-γ水平的测定,了解KD急性期TH1/TH2功能平衡状态及免疫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79.
目的检测哮喘小鼠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及其拮抗剂氯喹(CQ)的干预作用。方法将6~8周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哮喘组和氯喹干预组,哮喘组和氯喹干预组用鸡卵清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干预组于激发前30 min给予CQ,连续3 d,对照组用PBS代替。最后1次激发24 h内小鼠肺功能仪检测小鼠气道高反应;最后1次激发48 h内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及细胞分类计数;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炎症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肺组织CXCR4的表达;荧光定量PCR(Q-PCR)测定肺组织中CXCR4 mRNA的表达。结果哮喘组气道高反应及BALF中细胞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小鼠气道高反应及BALF中细胞总数与哮喘组相比显著降低;BALF中哮喘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数较空白组显著增加,而氯喹干预组较哮喘组显著减低;HE染色结果显示哮喘组肺部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干预组与哮喘组相比明显减轻,病理评分降低;免疫组化显示哮喘组CXCR4在气道上皮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干预组表达呈弱阳性;哮喘组CXCR4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氯喹干预组较哮喘组CXCR4 mRNA表达量降低;CXCR4表达量与BALF细胞总数呈正相关。结论 CXCR4可能参与哮喘小鼠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的发生,氯喹能改善哮喘小鼠的气道高反应和气道炎症可能与拮抗CXCR4相关,为氯喹治疗哮喘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为开发治疗哮喘新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0.
方平  蒋利萍  王莉佳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48-3050,3053
目的探讨"10-23"脱氧核酶("10-23"DZ)抑制突变型p53基因表达的效应。方法设计合成针对mp53(R273H,CGT﹥CAT)的"10-23"DZ:p53DZ7、p53DZ9、p53DZ11及硫代修饰物p53DZ11-s。在无细胞体系观察"10-23"DZ对p53RNA的切割效应。经脂质体将DZ转染进HT29结肠癌细胞株,RT-PCR检测各种DZ对HT29细胞mp53mRNA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及ImageProPlus4.5图像分析系统检测mp53蛋白,观察各种DZ及ASO对mp5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p53DZ11和p53DZ11-s在无细胞体系能有效切割mp53RNA,而对wp53RNA的作用弱。在细胞内p53DZ11-s在浓度为250nM时,能下调HT29细胞mp53mRNA水平和mp53蛋白表达。结论针对mp53的273突变点所设计的p53DZ11、p53DZ11-s在细胞外均能有效切割mp53RNA,在HT29细胞内p53DZ11-s也能抑制mp53mR-NA及mp5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