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的血清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A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C组)20例,设正常健康对照组(D组)30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的(hs—CRP)浓度。结果急性心肌梗死(C组)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稳定型心绞痛(C组)及健康对照组(D组)(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又高于稳定型心绞痛(A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A组)与健康对照组(D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s-CRP水平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显著相关。血清hs—CRP是一项预测和评价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指标,同时在临床中也可作为治疗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目的 以SPECT/CT肺灌注显像评价肺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BPA)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疗效。方法 对18例CTEPH患者分别于BPA前及其后1~3个月内行SPECT/CT肺灌注显像,以经导管肺动脉造影为标准,评价BPA前、后SPECT/CT探测肺段灌注缺损及灌注改善情况。结果 SPECT/CT肺灌注显像在BPA前探测肺段灌注缺损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PPV)及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90.42%(302/334)、99.05%(418/422)、95.24%(720/756)、98.69%(302/306)及92.89%(418/450);BPA后探测灌注改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PPV和NPV分别为77.78%(56/72)、80.00%(24/30)、78.43%(80/102)、90.32%(56/62)及60.00%(24/40)。结论 SPECT/CT肺灌注显像用于评价BPA治疗CTEPH后肺段灌注及改善具有较好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3.
44.
45.
46.
目的 :为了解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综合感染情况 ,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用以提高疗效。方法 :采用试剂盒与培养的方法 ,对 80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和12 0例女性泌尿生殖道疾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的检测。结论 :泌尿生殖道疾病患者中感染淋病奈氏菌的同时伴有衣原体、支原体的混合感染率颇高 ,这样会加重病情造成久治不愈从而延长了病情。因此 ,对这类患者要进行三项检测 ,采取有效措施 ,针对治疗 ,控制感染和传播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分析采用单侧与双侧采血后血培养阳性率比较及病原菌检出率,协助临床及时给予针对性药物治疗.方法 2009年2月-2010年2月单侧采血,2010年3月-2011年3月双侧采血,采用BACTEC9050全自动系统进行血培养,阳性血培养转种后进行常规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统计单、双侧采血的阳性率及耐药菌的检出率.结果 单侧收集血培养650份,其中36份分离到病原菌,阳性率为5.5%;双侧采血收集656份,其中85份分离到病原菌,双侧比单侧阳性率高7.5%;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单侧25.0%,双侧为45.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MRCNS)检出率单侧41.6%,双侧为73.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检出率单侧19.0%,双侧为56.6%.结论 双侧比单侧采血阳性率高,MRSA、MRCNS及产ESBLs细菌检出率上升较快.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以温阳强心颗粒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GeneCards数据库挖掘温阳强心颗粒的有效成分和与慢性心力衰竭有关的靶标,并利用String数据库对其进行蛋白交互作用的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其进行GO和KEGG的通路分析。结果:通过挖掘得到温阳强心颗粒有效成分246个,作用靶标231个,治疗CHF相关预测靶标蛋白共106种。GO富集分析表明,温阳强心颗粒在生物学过程富集556条,细胞成分富集54条,分子途径富集91条。KEGG通路的分析表明,127条途径与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了温阳强心颗粒多成分、多靶点、整体调节的特征,并对温阳强心颗粒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其有效成分及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由于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环境中分布广泛,加之具有多种传染途径,因此,容易受到感染。我们对该菌在综合性医院内的感染分布及药物敏感性的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