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高血压性脑出血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 ,针对此种危害极大疾病 ,自 1992年以来我院开展了锥颅碎吸、抽吸及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70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并随机抽样我科以往保守治疗 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疗效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1 病例选择  2组共 140例 ,均经头颅 CT确诊为脑出血 ,随机分为血肿抽吸组 70例。药物治疗组 70例。1.1.2 血肿吸引组 70例 ,男 42例 ,女 2 8例 ,年龄为 :42~78岁 ,平均年龄为 6 4.5岁。药物治疗组 70例 ,男 46例 ,女 2 4例 ,年龄为 :39~ 76岁 ,平均年龄为 6 3岁。…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组织中的mRNA表达和蛋白表达的水平,探讨EphB2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发生的关系.方法 RT-PCR方法和Western蛋白印迹方法,检测31例不同类型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后壁末端、5例后天瘘及8例正常直肠后壁末端EphB2在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组和畸形组、不同类型的畸形组之间EphB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 ①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末端肠壁EphB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0.99±0.11,P=0.00).不同类型的畸形组之间,高位组(0.43±0.07)和中位组(0.47±0.1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但二者明显低于低位组(0.64±0.06,P=0.00).后天瘘组(0.97±0.09)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3);②Western蛋白印迹结果显示,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高位组(0.21±0.05)、中位组(0.24±0.04)和低位组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后天瘘组(0.51±0.05)和正常对照组(0.52±0.03,P=0.00).不同类型的畸形之间,高位组和中位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1),但二者明显低于低位组(P<0.01).后天瘘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67).结论 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直肠末端低表达.EphB2的表达和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有关,EphB2在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的发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EphB2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的-1395A/G多态性在辽宁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CAM)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对65例CAM患儿和115名健康儿童EphB2基因-1395A/G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用SHEsis在线统计软件分析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其组间差异.结果 EphB2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的-1395A/G多态A等位基因频率及AA基因型频率在CAM组(85.4%、75.4%)与正常对照组(17.0%、4.3%)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phB2受体基因第6外显子的-1395A/G多态与CAM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比较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硬膜外封闭时2种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017-05在我院行硬膜外封闭治疗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旁正中法组(A组)和改良旁正中法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棘突间隙中点旁开1.5cm处为穿刺点,穿刺针与皮肤呈约75°穿刺,当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时,在注射器活塞上的压力使溶液无阻力地进入硬膜外腔。B组与A组的不同是穿刺针向头侧约倾斜45°进针。比较2组病人1次穿刺的成功率和术后腰痛的发生率。结果 B组中1次穿刺成功率高于A组(P0.01),而术后腰部疼痛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1)。结论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伴椎管狭窄患者硬膜外封闭,改良旁正中法明显优于旁正中法。  相似文献   
45.
上海医科院的组建是在外部研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上海医学科研机构经过长时间运行,各类矛盾需要解决的背景下提出的。本文主要探讨组建上海医学科学院的必要性和组建方案。  相似文献   
46.
 目的通过分析行产时胎儿手术的母体预后,探讨产时胎儿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预防产后出血,保证母体良好预后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成功施行产时胎儿手术的10例患者[产时胎儿手术组(IFO组),n=10]术中及术后24h内出血量,术前和术后24h的血红蛋白水平、宫缩情况、产褥感染的发生情况,产后42d随访情况并与同期因拒绝试产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10例健康孕妇(对照组)进行各项指标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子宫复旧情况均正常,均无早期及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IFO组母体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及术中+术后24h总出血量、术前和术后及产后42d复查的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FO组剖宫产术时间为(66.40±53.40)min,与对照组(34.50±4.97)min相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内产后出血量及术中+术后24h出血量均与患者的年龄和孕周无相关(P>0.05),而与剖宫产术时间呈正相关(r=0.458,P=0.02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ml)=172.68+1.342X。结论产时胎儿手术对于母体的子宫复旧无明显影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及产褥感染发生率,对母体是安全的。采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以使产时手术的孕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并不明显超过普通剖宫产术,积极提高胎儿手术技术,尽量缩短产时手术时间也是预防母体产后出血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胆囊胆总管探查(laparoscopic transcys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在小婴儿(年龄<3个月)胆总管远端梗阻微创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3月3个月以下小婴儿胆总管远端梗阻2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及...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建立简单、有效的SIP1基因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irschsprung disease,HD)中表达情况及异质性筛查技术,并获取其相应的散发性HD人群频率分布.方法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 方法 检测180例HD及正常人外周血SIP1基因的mRNA 转录水平;采用PCR-DGGE(PCR degenerating gel gradient elactrophoresis, PCR-DGGE)法检测SIP1基因外显子1-rs11544569和外显子2-rs57148397的异质性.结果 SIP1基因在62.2%(112/180)的正常人和90.5%(163/180)的HD中阳性表达.HD患儿中SIP1基因在mRNA转录水平的表达均高于正常人外周血(P<0.05). rs11544569和rs57148397两位点分别有104例和119例HD观察到异质性,其发生率为57.8%和66.1%.180例正常人中均未发现异常电泳条带.结论 检测SIP1 mRNA 含量可作为判断HD的良好参考指标.PCR-DGGE是一种简单、灵敏、高效的SIP1基因多态性及异质性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医学实践.  相似文献   
49.
目的 研究肛门直肠畸形(ARM)胎鼠胚胎后期16 d(E16)、21d(E21)小肠、结肠和直肠Cajal间质细胞(ICC)的发育情况.方法 体重250~300 g的wistar大鼠,雌雄鼠夜间合笼交配.早晨雌鼠阴道涂片,发现精子被认为是E0.孕鼠随机分成4组,E16对照组孕鼠2只、实验组孕鼠8只,E21对照组孕鼠2只、实验组孕鼠6只.胚胎第10天实验组孕鼠经胃管注入125 mg/kg的ETU,对照组孕鼠经胃管注入等量生理盐水.E16、E21孕鼠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6 ml/kg,剖宫取出所有胎鼠,辨认胎鼠是否存在畸形及畸形类型.选取对照组胎鼠、实验组无畸形胎鼠和ARM胎鼠,在大体显微镜下解剖整个肠管.选取距盲肠8cm处小肠,距盲肠2咖处结肠,距肛门0.5 cm处直肠各一段.使用c-kit抗体通过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E16和E2t对照组、实验组乙烯硫脲(ETU)诱导无畸形胎鼠、实验组ETU诱导ARM胎鼠小肠、结肠和直肠c-kit抗体表达情况.结果 E16对照组小肠、结肠、直肠肌间神经从周围可见中等量c-kit抗体染色阳性细胞,肌层部分细胞c-kit抗体染色阳性.E21对照组肌间神经丛周围c-kit抗体染色阳性细胞增多,可见阳性细胞网络形成.E16、E21实验组无畸形胎鼠小肠、结肠、直肠和实验组ARM胎鼠小肠与对照组相比,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值、积分光密度值和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ARM胎鼠结肠,直肠阳性细胞面积百分比、平均光密度值和积分光密度值明显减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RM胎鼠胚胎后期小肠ICC发育正常而结肠、直肠ICC发育异常,这可能影响生后肠管ICC网络的形成和功能的发挥,可能是ARM术后便秘的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