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60篇
内科学   80篇
皮肤病学   36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59篇
预防医学   157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42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7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疑似乙肝患者1 200例,分别行FQ-PCR、TRFIA方法检测其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及HBV-DNA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1 200例受检者中,FQ-PCR、TRFIA方法检测其HBV-M、HBV-DNA的阳性率分别为81.50% (978/1 200)和60.25%(723/1 200),FQ-PCR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RFIA(x2=131.25,P<0.01).结论 FQ-PCR方法检测HBV感染和复制状态有优势,TRFIA方法检测HBV感染准确度和精度有优势,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乙肝标志物的可信度,有利于临床及早对乙肝患者进行诊治.  相似文献   
42.
目的 研究骨桥蛋白(OPN) 因第7外显子9250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狼疮肾炎(LN)的相关性.方法 109例LN患者诊断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其中男12例,女97例.正常对照组180例,其中男34例,女146例.全部研究对象均为无血缘关系的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所有上述研究对象进行OPN基因9250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OPN基因9250位点多态性在中国南方地区汉族人群中普遍存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国南方地区汉族LN患者OPN基因9250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明显降低(70% vs 51%,P<0.05),TC基因型频率明显升高(29.4% vs 45%,P<0.05),等位基因频率和携带者频率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女性LN患者与女性正常对照组比较,其OPN基因9250位点TT基因型频率明显降低(54% vs 68.5%,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OPN基因9250位点多态性与LN明显相关,提示OPN基因可能是LN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酯(异舒吉)、极化液、山茛菪碱联合应用治疗缺血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SSS)的疗效。方洁:治疗组168例给予异舒吉、极化液、山茛菪碱静点,1次/日,14天,观察其临床疗效,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变化。结果:经14天治疗,168例病人中窦房结功能完全恢复正常者有98例;窦停搏次数24小时减少80%的21例;显著窦过缓心率改善到50次/分者30例;SSS伴有Ⅲ度房室阻滞的病人4例有效,15例无效。结论:异舒吉、极化液、山茛菪碱治疗缺血性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胆道金属支架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30接受PTCD治疗(对照组),另30例接受经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随访1年。结果术后,观察组支架通畅时间为(225.4±52.6) d,显著长于对照组【(156.7±44.2) d,P0.05】,住院时间为(12.3±2.4)d,显著短于对照组【(19.9±4.1) d,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为(110.2±60.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49.8±64.5)μmol/L,P0.05】,碱性磷酸酶为(216.8±127.6)IU/L,显著低于对照组【(312.9±149.5) I-U/L,P0.05】,谷氨酰转肽酶为(196.5±100.5)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269.8±121.3) IU/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1 a生存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x~2=3.922,P=0.045)。结论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接受经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能短期降低黄疸,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5.
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并发症,传统的治疗以环磷酰胺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但部分患者反应不佳及其毒副作用限制了环磷酰胺的应用。霉酚酸酯是近年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免疫抑制剂,多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霉酚酸酯在狼疮性肾炎的诱导和(或)维持治疗阶段均能有效及安全地控制狼疮活动,减少蛋白尿,降低血清中自身抗体滴度,改善肾脏病理等,其副作用相对较少,并且没有致突变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与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PVLR)和GRACE评分的关系,并进一步比较MPVLR、GRACE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因NSTEMI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PCI的3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发生CI-AKI,将所有患者分为CI-AKI组(n=47)及non-CI-AKI(n=321)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不同水平MPVLR和GRACE评分患者CI-AKI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的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价MPVLR、GRACE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PCI术后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CI-AKI组的MPVLR和GRACE评分明显高于non-CI-AKI组(P<0.05)。MPVLR联合GRACE评分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AKI曲线下面积(AUC)为0.722(95%CI:0.644~0.7...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ion index,SII)和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GRACE)评分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急性肾损伤(CI-AKI)发生率的关系,进一步比较SII、GRACE评分以及两者联合对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583例NSTEMI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发生CI-AKI将所有患者分为CI-AKI组(n=98)和非CI-AKI组(n=485),比较两组间的基线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接受PCI的NSTEMI患者发生CI-AKI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以评估SII、GRACE评分及其综合水平对NSTEMI患者接受PCI治疗的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SII、高GRACE评分的患者PCI治疗后发生CI-AKI的概率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血小板体积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PVL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SI...  相似文献   
48.
目的:分析双腔气管插管患者应用全身麻醉诱导复合胸部硬膜外给予利多卡因后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水平变化.方法:将本院93例双腔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给予常规麻醉,观察组47例增加利多卡因,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及气管插管前后收缩压、舒张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去甲肾上腺素、血糖、肾上腺素、皮质醇...  相似文献   
49.
肺动脉栓塞的多层螺旋CT诊断与鉴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甘新莲  王珍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448-1450
目的研究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的影像表现,探讨与肺动脉栓塞表现相似疾病的鉴别,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对21例肺动脉栓塞(1例为瘤栓)患者行多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检查,图像采用10mm层厚,10mm层间距,和1.25层厚,0.625mm层间距进行重建,所获的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运用MPR、MIP、VR技术后处理。结果20例中(不包括1例肺动脉肿瘤),双侧肺动脉受累18例,单侧2例,病变累及131支肺动脉及分支。其中发生于左及右肺动脉远端18支,肺叶动脉38支、肺段动脉50支、肺段以下25支,CT显示的直接征象为肺动脉及分支血管内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增强扫描不强化。充盈缺损依形态可分为4种:中心型(25支)、偏心型(61支)、附壁型(25支)、完全闭塞型(20支)。并存间接征象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增宽,局限性肺内灌注不均匀,肺梗死,胸腔积液及右房、右室增大。结论肺动脉栓塞在CT图像上形态多样,病变范围广泛,双侧发病多于单侧,主肺动脉受累少见。多层螺旋CT肺血管成像对本病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该方法能清晰显示肺动脉栓塞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为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50.
 目的:构建重组pEGFP-HSP70质粒并观察其在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SD胎鼠肝组织中获取总RNA,扩增出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全序列cDNA,并克隆到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上, 经EcoRⅠ、BamHⅠ酶切及测序分析对重组质粒pEGFP-HSP70进行鉴定。采用Nucleofector转染技术将重组质粒pEGFP-HSP70转染至胎鼠神经干细胞中。结果:(1) 胎鼠HSP70 cDNA序列被正确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C2中, 成功构建重组大鼠pEGFP-HSP70质粒。荧光强度检测空质粒转染组(pEGFP-C2组)、pEGFP-HSP70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pEGFP-HSP70组内24 h的荧光强度与7 d(P<0.05)、14 d(P<0.05)和21 d(P<0.01)相比降低明显。(2) 转染后HSP70的表达在1 d(P<0.05)、7 d(P<0.01)和14 d(P<0.01)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结论:神经干细胞可直接作为基因靶细胞, 能有效地表达重组质粒pEGFP-HSP70,且HSP70在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与转染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