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儿科学   7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人群中的良性前列腺肿大。前列腺位于膀胱下方,尿路在其中穿过,故肿大的前列腺可能侵犯尿路。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排尿困难。作者综述了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治疗BPH的理论根据和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研究Dickkopf-1 (DKK-1)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KK-1在42例NB,19例神经节细胞瘤及15例正常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DKK-1在分化程度依次增高的3株NB细胞株IMR-32、SK-N-SH和SH-SY5Y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发现DKK-1在正常肾上腺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1.912±0.047),在神经节细胞瘤组织中呈弱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1.214±0.095),在NB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为0.371±0.293).神经节细胞瘤和NB中DKK-1的表达量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ll P<0.001).在3种组织中,不同组间DKK-1表达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375,P<0.001).qRT-PCR研究发现DKK-1在IMR-3、SK-N-SH和SH-SY5Y中平均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5.323±8.651)%、(58.852±10.223)%和(75.385±9.381)%,均呈低表达水平,不同组间DKK-1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628,P<0.001).Western blotting研究发现在IMR-32、SK-N-SH和SH-SY5Y中DKK-1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依次增高,分别为0.093±0.016、0.397±0.051和0.411±0.062,不同组间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6.783,P<0.001).结论 DKK-1在NB组织及细胞株中均呈低表达水平,且DKK-1在NB中的表达可能与该肿瘤的分化密切相关,提示其或许可以作为一个特殊的分子标记物用于NB的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经病理确诊的NB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儿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测量病灶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采用秩和检验比较治疗前组及治疗后组SUVmax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病灶SUVmax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18F-FDG PET/CT及国际神经母细胞瘤分期系统(INSS)进行分期:8例治疗前患儿中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4例;12例治疗后患儿中Ⅱ期1例、Ⅲ期2例、Ⅳ期9例。治疗前组、治疗后组NB患儿瘤体SUVmax分别为4.73±1.43、1.64±0.67(W=78.500,P<0.001)。20例患儿NSE为(70.92±85.61)ng/ml,SUVmax为2.88±1.85,二者呈正相关(r=0.699,P<0.05)。结论 18F-FDG PET/CT可辅助对NB患儿进行临床分期、监测化疗前后瘤体性质、并判断合适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的预后因素及静脉癌栓的意义。方法应用Cox回归、χ2检验对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近端胃癌D2根治术327例患者6项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静脉癌栓、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均为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静脉癌栓是一种有价值的预后不良信号,阳性者均应进行系统高效化疗。  相似文献   
75.
张大  王家祥  范应中  张谦  王佳辰 《山东医药》2008,48(19):104-106
用逆转录病毒转移体系建立表达人B7-1(hB7-1)的肝癌瘤苗,瘤苗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s)或T细胞共同孵育,观察该瘤苗激活T淋巴细胞的能力.发现所建立的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有效刺激PBLs或T细胞增殖并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认为hB7-1转基因肝癌瘤苗可能是肝癌基因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6.
作者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3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肾积水患儿,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4年11月至2005年11月,共收治30例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肾积水患儿,男24例,女6例.年龄38 d~13岁,其中38 d~岁9例,1~9岁17例,>9岁4例.左肾积水21例,右肾积水3例,双肾积水6例.中度肾积水14例,重度肾积水16例.29例肾积水量30~500 ml,另1例肾积水量达2 000 ml.临床症状:腹部包块13例,间断发热、恶心、腰腹疼痛者8例,泌尿系感染2例,胎儿期孕检发现4例,血压高3例.术前均经B超和静脉尿路造影(IVU)证实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其中5例行螺旋CT检查.  相似文献   
77.
背景:神经原性尿失禁手术治疗方法多样,疗效不一,探讨手术治疗神经原性尿失禁的效果,以求证其有效性.目的:评价去粘膜回肠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治疗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尿失禁疗效,为改良手术提出建议.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病例分析.单位:一所大学医院的小儿外科.对象: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自1998-04/2004-01手术治疗的68例神经原性尿失禁患者进行随访,所有患者术前均确诊为神经原性尿失禁,随访资料完整者共38例.方法:对38例反射亢进型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访4~69个月,平均17.2个月.患者年龄4~17岁,38例患者行去粘膜回肠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34例盆底肌松弛者同时行双侧髂腰肌盆底加强术.主要观察指标:观察手术前后症状、膀胱顺应性、最大膀胱容量和相对安全膀胱容量.结果:30例(79%)尿失禁症状改善(控尿时间>1 h);尿动力学检查示:所有行回肠去浆肌层膀胱扩大术患者术后均为腹压排尿,尿流动力学检查均未发现在排尿期有主动的逼尿肌收缩;术后顺应性增加(27.43&;#177;24.78)mL/kPa(P<0.01),最大膀胱容量较术前增加(122.18&;#177;79.99)mL(P<0.01),相对安全膀胱容量较术前增加(98.63&;#177;86.78)mL(P<0.01).未发现有上尿路功能受损加重情况.结论:去粘膜回肠浆肌层补片膀胱扩大术可保护上尿路功能,是有效治疗神经原性膀胱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78.
The long-and short-term outcomes in 21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after right hemicolectomy and multivisceral resection surgery were investigated. Short-term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long-term survival rat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These individuals underwent right hemicolectomy in combination with multivisceral resections including pancreatic head, duodenum, kidney, liver, gallbladder, and abdominal wall at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in the Henan Tumo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3 and August 2014. The patients had an average age of 58.9 years(range: 39–78). Three patients had metastatic invasion only to the duodenum; meanwhile 18 patients had invasion to the duodenum and other adjacent organs. The median survival time was 41 months(95% CI: 6.972–75.028) with one death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No patients lost follow-up. One-,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75%, 56%, and 43%, respective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indications for surgery should be tightly controlled. Favorable clinical outcomes of right hemicolectomy and multivisceral resection surgery were demonstrated for patients with right colon cancer at the T4 stage.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ASO)的有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球囊行血管腔内修复术及持续血管腔内给药治疗DASO135例。结果135例全部实施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成功,48例术后保留导管持续给药治疗1周~2周。在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同时狭窄的93条肢体病变中均开通者59例,其他34条肢体胫前动脉或胫后动脉只开通1支血管,其中2条肢体胫前动脉和1条肢体胫后动脉未能通过导丝(行成夹层)。所有病例均未放置支架。术后48例患肢动脉内留置硬膜外导管持续治疗。13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在足趾坏死6例中,2例足趾末端脱落愈合,4例截肢后一期愈合。无围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PTA之后,踝肱指数(ABI)及经皮氧分压(TcPO2)获得明显的改善(P〈0.001)。随访6~36个月,累积首次通畅率分别为81%、70%、59%、51%,累积二次通畅率分别为90%、83%、78%、71%,其中有36例再狭窄或闭塞,再行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治疗,疗效满意。结论PTA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法肯定,且可重复应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踝上截肢率。对于罹患足溃疡及周边动脉阻塞性疾病(PAOD)的糖尿病病人,PTA应作为血管再通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先天性肾积水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46例三聚氰胺致婴幼儿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与56例先天性肾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其肾积水程度、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与结论:治疗前先天性肾积水的肾盂前后径明显大于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的前后径(t=11.68,P<0.05).三聚氰胺致泌尿系结石合并肾积水程度较轻,梗阻较易解除,以保守治疗为主;先天性肾积水大多积水程度较重,宜采取手术治疗.2组患儿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