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3篇
  202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尿激酶溶栓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30例难治性不稳定心绞痛(UA)病人给予大剂量尿激酶(UK)治疗,结果显效率为70%,总有效率90%.随访32个月,显效组病人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生率、猝死率明显降低.提示本疗法治疗UA不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且可减少AMI和猝死的发生,是一种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对比研究(摘要)牟瑞起杜明李克清魏雅萍王荣彬李愉荣王淑敏张建民刘平为探讨国产尿激酶(urokinase,UK)、去纤酶(de-frinum)与进口链激酶(streptokinase)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效果,我们于1...  相似文献   
24.
对40例高血压病脑出血及20例I期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显示,脑出血组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夜间血压下降率〈10%者垃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血压昼夜波动节律基本消失,提示夜间平均血压过高及血压昼夜节律基本消失对高血压病脑出血具有早期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25.
黄树温  牟瑞起 《临床荟萃》1996,11(17):795-796
比索洛尔(Bisoprolol)是一新型高度选择性β_1受体阻滞剂,无内源性拟交感活性,口服生物利用度高(>80%),半衰期长达10~12小时,故每日1次即可。国外推荐剂量为5~20mg,对此我们观察了不同剂量治疗高血压病的疗效,以探讨国人的适合剂量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心内科门诊和住院的轻、中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9例,均符合1979年全国高血压防治会议诊断标准,合并下列疾病矛以排除: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心、肝、肾功能异常;③窦性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房室传导阻滞;④停用降压药物1周,血压降至正常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治疗组:A组(2.5mg)38例、B组(5mg)37例,C组(10mg)37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7例。各治疗组间及与安慰剂组间在年龄、性别、体重、身高、高血压、年限、基础坐位血压及心率间  相似文献   
26.
近年研究结果表明心室晚电位能预测心脏病患者的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对预防心脏性猝死有重要价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我们用体表信号平均心电图对1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测定,38例患者阳性,阳性率27.14%。4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阳性率5%。30例正常健康人阳性率3.33%。表明只有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阳性率显著增加(P<0.01)。这部分患者应视为高危人群,给予医学的干预,延长患者寿命。  相似文献   
27.
<正> 选择慢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病人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19~69(平均45.5)岁,房颤持续时间6月~12年,平均4.5年。风湿性心脏病22例、冠心病4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特发性房颤1例。所有病例除外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房颤心室率低于70次/分、QT间期大于0.43s.风湿活动、左房血栓及血钾低于4 mmol/L。用药前停用洋地黄2天,禁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转复期间及停药后1天每日记录12导联心电图,查血钾。每次用药前观察血压和心电变化。首日先服0.1g试验量无异常反应,第1,2日分别用1.0g,3,4日用1.5g,5,6  相似文献   
28.
异常Q波一直被认为是穿壁性心肌坏死产生的永久性损伤,但实际上亦可出现于一过性心肌缺血和无缺血状态。如对其认识不足,易被误诊为心肌梗塞。我们遇到6例非梗塞性短暂异常Q波病人,病因分别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胰腺炎、不稳定心绞痛、嗜铬细胞瘤和格林—  相似文献   
29.
多巴酚丁胺为人工合成的拟交感胺类药物,具有强大的正性肌力作用。我们于1985年5月到1988年12月对48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人作短期、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48例病人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20~75(平均55.8)岁。  相似文献   
30.
测定了3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30例正常对照组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并用光量子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后观察其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改变。结果:高血压病组红细胞膜Ca^2+-ATP酶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而经光量子治疗血压下降后,Ca^2+-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提示Ca^2+-ATP酶活性降低可能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之一,而光量子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可能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