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0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40篇 |
预防医学 | 4篇 |
药学 | 17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长效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治疗儿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甲亢患儿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醋酸去炎舒松-A甲状腺局部注射,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甲状腺功能变化。结果:在治疗过程中,16例患儿症状体征改善,甲状腺缩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并趋于稳定,无反复现象,治疗结束后2年,随访到11例患儿其中10例甲亢症状持续缓解,甲状腺继续缩小,甲状腺功能保持正常。结论:长效糖皮质激素甲状腺局部注射,能有效控制儿童甲亢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功能,且疗效持久,能作为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肥胖儿童代谢紊乱的特点。方法纳入2006年7月-200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确诊的单纯性肥胖儿童145例,同期80例体检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测量所有儿童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体重指数(BMI),并检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BMI和腰围再将肥胖儿童分为腹型肥胖组及非腹型肥胖组,比较各组间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的差异。结果145例肥胖儿童中,腹型肥胖组127例(87.6%),非腹型肥胖组18例(12.4%)。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血压均高于非腹型肥胖组和对照组(P<0.05);非腹型肥胖组FPG、TC、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G高于正常儿童(P<0.05)。腹型肥胖组检出胰岛素抵抗77例,空腹血糖受损14例,糖耐量受损7例,高TG血症24例,高TC血症13例,高LDL血症10例,血压升高者15例。非腹型肥胖组中仅检出胰岛素抵抗2例。结论儿童肥胖以腹型肥胖为主,腹型肥胖儿童比非腹型肥胖儿童更易出现代...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从T淋巴细胞分化的多环节观察儿童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Graves病(GD)和桥本甲状腺炎(HT)Th1/Th2类细胞的极化偏移方向,探讨其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ELISA和RT-PCR法同步检测GD(46例)和HT(64例)患儿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以及游离CD30(sCD30)水平,另设24例健康体检儿为对照组.结果 GD、HT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较正常组明显降低,T-bet、T-bet/GATA-3比值明显升高.GD、HT患儿PBMC产生IFN-γ水平和IFN-γ/IL-4比值较正常组明显增加,而IL-4水平明显减少.GD、HT患儿sCD30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GD及HT患儿的前体T细胞具有向Th1分化发育的趋向. 相似文献
44.
维生素D中毒致肾钙质沉着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儿 ,男 ,4月 ,因反复低热 1月余入院。 1月余前反复低热 ,伴精神、食欲差 ,恶心、呕吐 ,症状加重 1周 ,烦躁、无力 ,不能抬头及认人 ,无惊厥、昏迷等表现 ,当地医院抗感染、对症治疗无效。查体 :体温 :38℃ ,血压 :11.31/ 7.98kPa ( 85 / 6 0mmHg) ,心率 :135次 /min ,呼吸 :40次 /min。神清 ,反应差 ,不能竖颈 ,前囟 0 .5cm×0 .5cm ,稍饱满 ,枕骨骨缝重叠 ,四肢肌张力降低 ,腱反射减弱。拟诊“发热待查 ,脑发育不全 ?”。追问病史 ,患儿于生后半月因多汗疑佝偻病曾用维生素D3 6 0万Uim每月 1次 ,连用 3次 ,l周前…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0~16岁儿童青少年阴茎发育情况,绘制各年龄段阴茎发育情况的百分位数曲线。方法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整群抽样选取重庆地区3024名0~16岁正常男性新生儿和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阴茎长度和直径的测量。运用描述性统计学分析重庆地区儿童青少年阴茎的数据特点,采用广义可加模型(GAMLSS)拟合模型绘制P_3、P_(10)、P_(25)、P_(50)、P_(75)、P_(90)、P_(97)的百分位数曲线图,获得其百分位数参考值。结果阴茎长度和阴茎直径在1岁以前增长快速,1~11岁期间增长缓慢,11岁后又进入快速增长期。阴茎长度和直径呈正相关(r=0.961,P0.01)。获得了各年龄段阴茎长度和阴茎直径的各百分位数参考值,拟合了百分位数曲线。结论重庆地区男性儿童青少年的阴茎长度和阴茎直径的生长发育过程一致,0~1岁和11~16岁这两个时期为阴茎长度和阴茎直径的快速增长期;并建立了重庆地区0~16岁儿童青少年阴茎长度和阴茎直径的百分位曲线图,为进一步研究儿童青少年性发育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6.
李荣;宋萃;熊丰;侯玲;程昕然;朱岷;陈龙;陈立黎;朱高慧;马勤香;王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5,40(11):1407-1411
目的:评价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状况,探讨学龄期(712岁)及青春期(≥12岁)1型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量表:DiabetesQualityofLifeforYouths[1]评价2012至2014年度糖尿病夏令营儿童生存质量,现场采集糖化血红蛋白、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指标。所有统计分析均使用SAS8.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1型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总分较低(66.55±13.30)。学龄期患儿生存质量高于青春期患儿(P影响度=0.019,P担忧度=0.030,P满意度=0.002,P自我评价=0.000,P总分=0.001)。糖尿病女童满意度领域生存质量低于同年龄段男童(P学龄期=0.030,P青春期=0.004)。青春期女童自我总体健康评价低于男童(P=0.000)。结论:青春期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低于学龄期患儿,特别是青春期女童在生活满意度领域及自我健康总体评价方面评分较低。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中剂量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humangrowthhormone,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shortstature,IS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6例ISS患儿,均接受rhGH治疗,治疗剂量为0.35~0.42mg/(kg·周),每晚睡前皮下注射,治疗1~3年,评价治疗前后患儿身高、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计数(Heightstandarddeviationscore,HtSDS)、骨龄(Boneage,BA)、预测成年身高(Predictedadultheight,PAH)变化及副作用等。结果:(1)在中剂量rhGH治疗1、2、3年期间,96例患儿生长速率由治疗前4.46(4.07~4.68)cm/年分别提高到11.00(9.25~12.5)cm/年、8.10(7.00~9.50)cm/年和7.40(5.63~8.00)cm/年;身高SDS由治疗前-2.48(-2.83~-2.25)cm/年增至-1.58(-1.93~-1.17)、-1.00(-1.69~-0.58)cm/年及-0.52(-1.86~-0.13)cm/年;PAH由治疗前149.20(145.10~155.30)cm分别增加为155.90(150.30~162.70)cm、159.00(154.00~162.70)cm和160.05(153.18~166.80)cm(P<0.05)。(2)TannerⅠ、Ⅱ、Ⅲ期患儿治疗的促生长效果高于Ⅳ期。(3)BA增加值分别为1.10(0.80~1.30)岁、1.10(0.83~1.20)岁及1.10(0.98~1.30)岁(P>0.05)。治疗期间除少数有血糖暂时性升高,注射部位轻度反应外,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中剂量rhGH可促进生长,增加PAH,在治疗期间未影响生长潜能,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48.
49.
目的 研究特发性矮小(idiopathic short stature,ISS)中矮小同源盒基因(short stature homeobox-containing gene,SHOX)缺失和突变与X线骨骼特征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微卫星分析及外显子测序对354例矮小症患者进行SHOX基因分析,对检测出的SHOX基因异...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