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29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5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为掌握重庆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发病情况,并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高危指标进行观察。方法对重庆市城区23293名3~18岁儿童青少年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结果(1)总体检出超重12.44%,肥胖为3.72%,其中男孩分别为14.38%、4.99%,女孩为10.37%、2.35%。(2)肥胖组及超重组男女儿童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90百分位及95百分位者均多于正常体重组,χ2值分别为404.535、618.486,115.912、131.641,P值均<0.005。(3)腰-臀围比值肥胖男孩中有10.89%腰-臀围比值>1.0,肥胖女孩中有75.00%腰-臀围比值>0.85。结论重庆市城区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为12.44%,肥胖检出率为3.72%。肥胖儿童中的血压升高者明显的多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体重儿童。女孩中心性肥胖高于男孩。 相似文献
22.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骨龄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治疗原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 (GHD) ,对促进身高增长的效果已被公认。在增长身高的同时是否也有骨龄成熟的加速 ,是GH治疗过程中引为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对确诊为原发性GHD伴促性腺激素缺乏的男性患者 ,用rhGH进行治疗 ,观察分析用药前后 ,身高生长速率与骨龄的变化 ,藉以了解GH在促进生长的同时对骨龄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 :选择 1997~ 1998年在本院儿科生长发育中心门诊确诊为原发性GHD的男性患者 18例 ,年龄 (15 .3± 3.0 )岁 (12 .1~ 2 0 .5岁 ) ,均合并促性腺激素缺乏及性腺功能… 相似文献
23.
心率变异分析对儿童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监测β-肾上腺素能受体功能亢进症(β-亢进症)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儿心脏自主神经活性及其24h心率变异的昼夜节律,探讨自主神经活性改变在β-亢进症中的作用,并提出有关的诊断价值.方法
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分别检测β-亢进症和甲亢的心率变异分析(HRV),包括时域和频域指标,并分析其昼夜规律.结果
(1)24h总HRV频域各频段比较,提示高频标准单位(HFUN)和低频与高频比值(LF/HF)甲亢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甲亢组和β-亢进组差异无显著性.(2)清醒期HRV频域各频段比较,提示低频标准单位(LFUN),HFUN,LF/HF甲亢组和β-亢进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二者与对照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睡眠期HRV频域各频段比较提示高频带(HF),LFU.,HFUN和LF/HF等β-亢进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与甲亢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4)24h
HRV时域变化提示β-亢进组和对照组24 h HRV时域变化均有明显昼夜节律,以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和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个数所占的百分比(pNN50)指标最敏感.而甲亢组24h
HRV时域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β-亢进组(P<0.01),昼夜波动幅度明显减少,昼夜节律消失.结论β-亢进症由于对儿茶酚胺物质反应不同,表现为副交感神经减弱,而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占优势,但仍表现明显昼夜规律,程度低于对照组,对其进行HRV分析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993—2005年住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脑水肿患儿的临床特征及病因进行分析,并与未并发者进行对照比较。
结果在71例酮症酸中毒患儿中,有6例临床表现符合脑水肿的诊断标准,临床确定为并发脑水肿,并发率为84%。6例均为重型酮症酸中毒。与未发生脑水肿同等程度的重型酮症酸中毒患儿相比较,并发脑水肿患儿酸中毒更为严重,在治疗期间血钠上升缓慢及持续低钠血症,尿素氮水平升高。6例患儿中有5例应用碳酸氢盐治疗,用量大于未并发者。
结论糖尿病儿童并发重型酮症酸中毒易发生脑水肿。严重酸中毒、血钠上升缓慢或持续低钠血症、血尿素氮升高及碳酸氢盐的使用有可能增加脑水肿发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5.
重庆市城市农村儿童肥胖发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肥胖发病率及肥胖相关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按照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86所城乡中小学校共77411名学龄儿童,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再从中抽取2所城市学校和3所农村学校共4400名儿童行肥胖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按照BMI法判定肥胖,将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设为肥胖组和对照组,对儿童肥胖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比较肥胖危险因素城乡差异。结果:(1)重庆地区学龄儿童总体肥胖率8.23%,城市9.70%,农村5.32%,城市高于农村(P<0.0001)。(2)肥胖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共13个因素与城市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肉食、油炸食品、饮料、零食摄入频率,母亲吸烟及肥胖家族史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蔬菜摄入频率及补充维生素是保护因素;共8个因素与农村儿童肥胖相关,其中出生体质量、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频率,父母BMI是危险因素,母乳喂养是保护因素。(3)城市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奶制品摄入频率高于农村,母亲吸烟比例高于农村,家族肥胖史比例高于农村,母乳喂养率低于农村(P<0.05)。结论:重庆地区儿童肥胖率城市高于农村,引起差异的主要因素为母亲吸烟、母孕期营养、6月龄前喂养方式、儿童青少年生活方式及肥胖家族史。控制儿童肥胖城市重点应倡导母孕期戒烟,加强母乳喂养,控制儿童肉食、油炸食品、含糖饮料、零食摄入;农村儿童肥胖率虽低于城市,但增速大于城市,应改善儿童饮食方式,控制油炸食品、奶制品、零食摄入,预防儿童肥胖。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城市和农村儿童肥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血压的关系。方法:对重庆地区37785名7-17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测量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血压。结果:(1)城市儿童中,超重13.16%,肥胖3.73%,农村儿童中,超重5.26%,肥胖0.90%。(2)男性儿童的超重肥胖患病率13.16%,女性8.39%。(3)超重肥胖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高于P90和P95者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结论:重庆地区城市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高于农村儿童,男性儿童超重及肥胖患病率高于女性,超重肥胖组儿童的血压升高者明显多于正常体重组,对超重肥胖儿童应加强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8.
重组人生长激素长疗程治疗特发性矮小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rhGH)对特发性矮小症(idiopathic shortstature,ISS)儿童长疗程治疗的疗效。方法 60例ISS患儿(男性21例,女性39例),每晚皮下注射rhGH 0.15~0.18IU/(kg.d),疗程1~3年。评价治疗前后身高、生长速度、身高标准差计数(SDS)、骨龄、预测成年身高变化及副作用。结果①rhGH治疗1~3年期间,60例患儿生长速率由治疗前的每年(4.51±0.46)cm分别提高到(10.97±2.53)、(8.11±1.54)cm和(7.13±2.07)cm;身高SDS由治疗前(-2.60±0.57)增至(-1.62±0.64)、(-1.29±0.89)及(-0.12±0.45);预测成人身高由治疗前(151.62±8.46)cm分别增加为(157.33±8.50)、(160.72±10.31)cm和(165.81±7.46)cm(P<0.05)。②不同青春期开始治疗的疗效比较,TannerⅠ、Ⅱ、Ⅲ期患儿生长速率相接近,明显高于Ⅳ期。③骨龄增长低于身高年龄增长(P<0.05),而与年龄增长相一致(P>0.05)。结论长疗程rhGH治疗对ISS有明显的促生长效应,增加了预测成年身高;青春期前、青春早中期开始治疗的疗效优于青春晚期;长疗程的rhGH治疗未引起骨龄和青春期提前。 相似文献
29.
目的了解肥胖儿童不同体脂分布状态下血清内脂素、vaspin及脂联素水平的差异,探讨其与儿童腹型肥胖及代谢的关系。方法测量78例腹型肥胖儿童、18例非腹型肥胖儿童及75例正常儿童的人体学指标及血脂、血糖、胰岛素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三组儿童血清内脂素、vaspin、脂联素浓度。结果腹型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正常组血清内脂素分别为(68.91±21.85)ng/ml、(51.18±20.06)ng/ml、(34.83±14.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55,P0.01);血清vaspin分别为(1 869±56)pg/ml、(1 543±42)pg/ml、(1 581±45)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脂联素分别为(7.54±2.12)μg/ml、(9.12±2.53)μg/ml、(10.21±3.34)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24,P0.05)。内脂素水平与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FPG)、服糖2 h后血糖(2hPG)、2 h胰岛素(2hINS)呈正相关;vaspin与FPG、2hPG、2hINS呈正相关;脂联素浓度与BMI、WC、FPG、2hPG、空腹胰岛素(FINS)呈负相关,而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正相关。三种细胞因子均与FPG相关。结论内脂素、脂联素水平在儿童肥胖症中已发生改变,与腹型肥胖及糖代谢相关;vaspin参与糖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