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
西地那非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第二信使cGMP的代谢,发挥其治疗作用。研究表明西地那非口服对多种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具有较高疗效,且价格相对便宜,因此其治疗前景是令人鼓舞的。但对原发性心肌病及未根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效果不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3.
14.
<正>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导致医院内感染率,尤其是术后耐药菌的感染率逐年增加,其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其中的危险因素之一[1]。基于这个原因,我国近年来加强了对抗生素的管理力度,国内各级医院抗生素的应用日趋规范,尤其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得到了有效控制,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抗生素应用是否合理和规范的重要评价依据。我院以往术前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也比较普遍,但自2013年进行"三甲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研究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阿霉素(ADM)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增加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降低的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n=8):对照组、L-Arg组、ADM组、ADM+L—Arg组。采用生化方法测定相关分子的含量和酶的活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分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与ADM组比较,ADM+L.A职组心肌NO、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MB的活性明显升高(P〈0.01),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mRNA、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mRN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L—A职加重心肌损伤,机制可能是L—Arg增加ADM处理的大鼠心肌的NO含量,NO抑制Cu—ZnSOD mRNA、MnSOD mRNA、GPx mRNA表达增加,加重Cu—ZnSOD、Mn SoD和GPx活性的降低,致使活性氧增加而损伤心肌。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婴儿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其与麻疹IgG抗体浓度的关系.方法 采取对婴儿照料者进行24h膳食回顾调查和2日膳食记录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入选婴儿连续72 h进食的食物及数量.采用NCCW软件计算每人每日维生素A的平均摄入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浓度,ELISA法测定麻疹特异性IgG抗体.结果 入选婴儿仅19.7%维生素A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的80%;维生素A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7.2%;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可疑SVAD及正常对照者之间麻疹IgG抗体平均几何均数滴度倒数(GMRT)对数值有统计学差异(F=33.77,P=0.000),血清维生素A浓度与麻疹IgG抗体GMRT存在正相关(r=0.560,P=0.000).结论 血清维生素A可能与麻疹IgG抗体有效保护水平的维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患者尿-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Alb)及tamm-horsfall糖蛋白(THP)水平在肾脏损害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86例过敏性紫癜患者(其中并发症者18例,早期紫癜性肾病37例,临床紫癜性肾病20例)尿β2-MG、Alb、THP含量,同时选择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尿β2-MG、Alb、THP含量,并对过敏性紫癜患者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过敏性紫癜组尿β2-MG、Alb、TH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单检阳性率分别为45.0%、58.3%、20.2%,而3项联检阳性率可达91.9%。治疗后无并发症组和早期过敏性紫癜肾病(HPN)组与治疗前β2-MG、Alb、均有明显下降(P<0.01),THP明显上升(P<0.05),而临床过敏性紫癜性肾病组β2-MG、Alb、THP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β2-MG、Alb、THP联合检测对早期准确判断过敏性紫癜病并发肾病时病变部位、损伤程度及病情监测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预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药物复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1997-01~2006-01住院并确诊为预激综合征患儿2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预激综合征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90.9%(20例)是顺传型,仅9.1%(2例)是逆传型,顺传型单用普罗帕酮转复率仅占56.3%(9/16),去乙酰毛花苷转复率可达到100%(10/10)。结论预激综合征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若心电图为顺传型且用普罗帕酮无效时,则选用去乙酰毛花苷,若为逆传型,则可以选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 相似文献
20.
潘筱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7(6):411-413
目的探讨预防单纯型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46例单纯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82例,在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5ml/(kg·d)和小剂量肝素钠0.5mg/(kg·d),静脉滴注治疗,共2~3周.对照组64例,仅行常规治疗.两组患儿均于治疗前、用药期间及用药结束后每周检测1次尿微量蛋白β2-MG和Alb,直到发病后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尿微量蛋白β2-MG和Alb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尿微量蛋白β2-MG和~b明显低于对照组(t>2.58,P<0.01),证明实验组患儿发生肾损害的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小剂量肝素静脉滴注可有效地防止小儿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