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9篇 |
免费 | 129篇 |
国内免费 | 122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21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24篇 |
口腔科学 | 33篇 |
临床医学 | 354篇 |
内科学 | 145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99篇 |
特种医学 | 90篇 |
外科学 | 156篇 |
综合类 | 635篇 |
预防医学 | 260篇 |
眼科学 | 27篇 |
药学 | 27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87篇 |
肿瘤学 | 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2篇 |
2023年 | 50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41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122篇 |
2013年 | 92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123篇 |
2008年 | 90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69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90篇 |
2003年 | 95篇 |
2002年 | 70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66篇 |
1999年 | 68篇 |
1998年 | 69篇 |
1997年 | 63篇 |
1996年 | 42篇 |
1995年 | 65篇 |
1994年 | 44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28篇 |
1991年 | 30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5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8篇 |
1985年 | 29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11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15篇 |
1980年 | 17篇 |
1979年 | 4篇 |
1966年 | 3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安苏萌在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及微粒皮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安苏萌(人重组生长激素)在烧伤切、削痂及微粒皮移植后,微粒皮生长、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 选择烧伤总面积大于50%TBSA或Ⅲ°烧伤面积大于20%TBSA的患者62 例,手术后第1 天开始,每日12 U,皮下或肌内注射,连用10~15 d,以微粒皮生长快、创面愈合好、血浆白蛋白上升明显为有效。并回顾性分析,比较65例类似病例未用安苏萌治疗,设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微粒皮生长明显快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显著加快,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创面愈合时间平均提前(14±1.6)d。结论 安苏萌是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及微粒皮移植术后,促进微粒皮生长,副作用少的有效重组人生长激素。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p53蛋白、Ki67在慢性胃炎和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分别对58例胃癌,20例胃炎,进行了p53蛋白和Ki67的检测。结果①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1.03%(18/58)、70.69%(41/58),均显著高于胃炎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2,P=0.005)。②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中Ki67的表达阳性率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组织学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③p53蛋白和Ki67共同阳性者14例,共同阴性者14例,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之间呈正相关(r=0.372,P=0.004)。结论 p53蛋白和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分析跟踪护理干预策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遵医行为及健康知识掌握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01~2019-03我院78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依照入院时间不同分组。对照组(39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跟踪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跟踪护理干预应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人,能提高遵医行为、健康知识掌握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4.
随着超高压输变电技术的发展,超高压输变电愈为普遍,有关高电压的试验研究在电力工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超高压输变电工频电场的生物学影响国内外已有这方面的研究,但有关高电压实验室中在冲击试验电压或工频试验电压下空气隙被击穿所产生的空间放电对试验操作人员的影响目前研究甚少。为此,对西南电业管理局试验研究所高电压实验室的作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5.
我区位于四川省东部武陵山区,属全国十个贫困地区之一。为了解山区农村新法接生现状,1983年4月我们对全区9个乡1982年新法接生情况进行回顾调查。对象及方法一、调查对象:从全区9县各选一有代表性的乡以1982年度孕期满28周之死产(含死胎)、活产及产妇为对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在不同国家人体、动物和环境微生态中的分布情况及其多样性。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 036份不同来源的微生态样本宏基因组测序数据进行四环素耐药基因的鉴定,研究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不同来源、不同国别、不同人体部位的分布及耐药机制。结果 2 036份样本中,四环素耐药基因检出率为44.70%(910份),其中人源样本检出率最高,达78.99%(880/1 114),其次是动物样本,检出率40.98%(25/61)。共检出28种四环素耐药基因,248份样本至少检出10种以上四环素耐药基因,在人源性样本中28种基因全部检出,动物源样本中检出6种基因。28种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中,包括10种编码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其中5种(tetQ、tet32、tetW、tetO、tetM)在50%以上的人源样本中检出,4种在动物源样本中检出率>16%。338份人源样本具有国别(中国、丹麦、西班牙、美国和日本)信息,耐药基因分析显示,tetO、tetQ和tetW 3种耐药基因在5个国家均有检出;来源于中国的样本均检出tet32、tet40、tetO、tetQ和tetW 5种耐药基因,并匹配上24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型。在人体不同部位微生态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分布中,肠道中的耐药基因型分布最丰富,共有26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匹配到肠道样本中,其中tetQ、tetW、tetO、tet32、tet40 5种耐药基因型检出率>70%。结论 在人体、动物微生态中存在着大量的、多样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受到巨大威胁,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分析2012-2017年阆中市居民伤害死亡特征和分布规律,为制定综合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报告的阆中市2012-2017年伤害死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7年阆中市居民伤害平均粗死亡率为55.25/10万(标化率为49.27/10万),占全死因8.33%,居全死因顺序第4位,男性死亡率为69.72/10万(标化率为62.63/10万),女性死亡率为40.11/10万(标化率为41.75/10万);前5位主要死因为机动车辆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意外淹死、意外中毒,占伤害总死亡80.07%。因伤害造成减寿年数最多的是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2015年,平均减寿年数最多的是意外的机械性窒息,为57.44年。结论 伤害是危害阆中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根据主要伤害死亡的类型、不同年龄组死亡特点制定综合防治措施,降低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毛茛科的多种植物是民族药的基原,本研究以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对17种毛茛科藏药材进行鉴定,为药材的安全使用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 从四个省份采集或购买17种毛茛科藏药材样本,分布于8个属。采用试剂盒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ITS2序列后,将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利用CodonCode Aligner(v.9.0.1)软件进行序列拼接,将拼接后的序列在NCBI网站进行在线比对。在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相关物种的rDNA序列(包含完整的ITS2区域)。上述序列经过CodonCode Aligner(v.9.0.1)软件剪切后,采用BLAST方法进行比对,然后再采用两种评估ITS2序列的鉴定能力。第一种是系统聚类树法(Tree-based method),用MEGA(v.5.0)软件构建NJ系统聚类树(Neighbour-Joining tree);第二种是遗传距离法(Distance-based method),用TaxonGap(v.2.4.1)软件分析物种的种内与种间变异关系。结果 29份试验样本的ITS2序列测序成功率为100%,与93条数据库中下载的ITS2序列合并后,长度为213-230 bp,比对长度为244 bp,变异位点数72.1%。BLAST结果表明,29条ITS2序列可以将全部物种鉴定到属。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ITS2序列能够成功鉴别8个物种;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ITS2序列能够成功鉴别7种毛茛科药材。两种方法总共可以鉴别9种药材,它们是露蕊乌头(Aconitum gymnandrum)、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多小叶升麻(Cimicifuga foetida var. foliolosa)、短尾铁线莲(Clematis brevicaudata)、长花铁线莲(Clematis rehderiana)、甘青铁线莲(Clematis tangutica)、腺毛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拟耧斗菜(Paraquilegia microphylla)和芸香叶唐松草(Thalictrum rutifolium),鉴定效率为52.9%。结论 ITS2序列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鉴定部分毛茛科藏药材,为原植物和药材的分子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移植肾动脉病的超微结构形态,探讨移植肾动脉病的发生机制。方法:应用LowicrylK4M(K4M)低温包埋、免疫金标记的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5例发生移植肾动脉病的肾动脉内膜形态改变,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作为对照。结果:①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异常表达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D)。5例正常供肾肾动脉内膜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则呈阴性。②病变内膜中的主要成分为“合成型”平滑肌细胞及其细胞外基质。平滑肌细胞胞浆中除含有密斑、密体样结构外,还可见到丰富的粗面内质网,并表达核增殖基因c-myc蛋白。③内膜病变中T淋巴细胞与单核吞噬细胞各占65%与35%。④CD4阳性T与CD8阳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基本相等,它们的超微结构形态十分相似,难以区分。⑤病变中未能发现CD20阳性的B淋巴细胞。结论:移植肾动脉病是内皮损伤后单核吞噬细胞、T淋巴细胞、平滑肌细胞之间通过HLA-D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一种以平滑肌细胞增殖为主的动脉内膜炎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对9例脾移植术后病人的脾显象,指出自体脾移植术后,脾显象可反映术后的脾存活情况,对脾移植术效果的评价提供一个客观有力的指标。该方法简便,为非创伤性;是比B超和CT特异性高的检查,且辐射剂量小,便于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