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6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对同时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的患者,近年来多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一次手术解决两种疾病,既迅速恢复视力,又有效降低眼压.我院2001~2006年行白内障三联手术52例(58眼),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5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0名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EMG检查。结果 NMOSD组中,10例(66.7%)患者的EMG检查有异常改变,主要表现为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减低,F波出现率下降和H反射的潜伏期延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SD组胫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显著降低(均P0.01),正中神经远/近段潜伏期、胫神经远端潜伏期显著升高(均P0.05),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远/近端波幅显著降低(均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SD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减慢(均P0.01),腓肠神经感觉神经潜伏期显著升高(P0.01),正中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波幅显著降低(均P0.01)。NMOSD组H反射潜伏期(26.22±10.10)与正常对照组(24.36±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OSD患者可以合并周围神经系统受损。EMG检查主要表现为运动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减低,F波出现率下降和H反射的潜伏期延长。  相似文献   
83.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DNA 探针杂交检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我们认为有效控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感染的流行,准确的检测是关键,但常规药敏方法易受酸碱度、温度、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准确,主张从耐药基因型(MecA基因)进行检测诊断[13],主要方法之一为DNA探针杂交检测MecA基因诊断MRS。一、材料和方法1菌株来源:共39株菌,其中22株为本院实验室保留菌株,16株菌为最近从重症监护病房(ICU)一次暴发流行中分离所得,另1株为质控菌(金葡菌ATCC25923)。2试剂:TEasy载体,限制性内切酶ECORI,通用引物T7PromoterPrimer,DNA探针标记试剂盒均为P…  相似文献   
84.
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59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及发生规律,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检索1994年4月至2011年10月国内文献,收集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病例59例,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例患者中,多为速发型过敏性休克,其中发生在用药30min内的占93.22%,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57例痊愈,2例死亡,死亡率为3.39%。结论穿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主要有患者体质、药物因素、临床合理用药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5.
目的了解我院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同源性分析。方法收集2006年3月~9月我院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的肺炎克雷伯菌共10株,采用Etest法测定细菌对各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茵浓度(MIC);通过等电聚焦电泳(IEF)检测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序列分析确定其基因型;接合试验和Southern杂交进行基因定位;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这些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0株肺炎克雷伯菌均产KPC-2(pI6.7)、DHA-1(pI7.8)和SHV-28(pI7.6),其中3株同时产TEM-1广谱酶(pI5.4)。blaKPC-2位于60kb左右可接合性质粒上。10株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多重耐药,但对多黏菌素,替加环素,复方SMZ敏感。PFGE证实为同一克隆株的传播。结论质粒介导的KPC-2造成肺炎克雷伯茵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下降,并在我院短暂流行;携带KPC-2基因的临床菌株同时携带多种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86.
沈萍 《江西医药》2013,(11):1067-1069
目的控制复方垂盆草降酶颗粒微生物限度,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根据复方垂盆草降酶颗粒制备工艺流程,从中药材的提取、喷雾制粒、颗粒包装、设备清洁、室内空气净化、人员操作等方面来探讨控制其微生物限度的方法。结果复方垂盆草降酶颗粒卫生学检验结果,细菌≤(160±37)cfu/g(正常范围≤1000cfu/g),霉菌≤(10±5)cfu/g(正常范围≤100cfu/g),未检出大肠埃希菌。结论通过质量控制,复方垂盆草降酶颗粒微生物限度稳定,符合药典标准。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提取液中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1]。结果提取次数是影响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而浸泡时间和提取时间对实验的影响次之。结论清热解毒口服液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浸泡2.5h后,提取3次,每次2.5h,1.5h,1.0h。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孕周≤34周早产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相关血流感染(CLAB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新生儿科收治的孕周≤34周的PICC早产儿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4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22年1—12月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46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比护理干预实施前后两组患儿CLABS、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两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患儿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 观察组患儿CLABS、血栓等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PICC留置时间、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则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缩短孕周≤34周早产儿PICC置管时间,继而有效降低CLABS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进程,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主动风险护理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医院就诊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主动风险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血气指标变化、病情严重程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pO2)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儿危重病病历评分(PCIS)、新生儿紧急生理评分(SNAP-Ⅱ)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患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主动风险护理,能够降低其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改善血氧指标,降低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0.
观察小容量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术中低血压的疗效,结果表明,静脉快滴7.4%氯化钠溶液(2~2.5ml/kg)后1分钟,血压开始稳定上升(P<0.01);5分钟后心率明显减慢(P<0.05)。结果提示,小容量7.4%氯化钠溶液对术中低血压的治疗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