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7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目的 观察凉血化瘀解毒法对MRL /lpr 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瘀热将MRL /lpr 鼠分为模型组、阴性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中药组予凉血化瘀解毒复方,西药组给予强的松加环磷酰胺,观察MRL /lpr 鼠血清中抗ds-DNA 、抗核小体抗体变化及肾组织中金属基质蛋白酶-9 (MMP-9 )、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的变化.结果 抗dsDNA 在模型组含量最高,西药能降低抗dsDNA,中药作用较弱.抗核小体抗体在模型组含量最高,中、西药不能明显降低抗核小体抗体.MMP-9 、TNF-α、TGF-β、VEGF 、TM 在模型组表达较高,中药组及中西药组能下调MMP-9 、TNF-α、VEGF 表达,西药组能下调MMP-9 、VEGF 的表达,而对TNF-α表达影响较小,对TM 中药组、西药组、中西药组表达有所下调,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凉血化瘀解毒法对MRL /lpr 鼠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与现代医学基础治疗基本一致,并协调其部分作用,提示瘀热毒在SLE 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2.
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技能考核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并培训了第一批“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经过反复多次把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运用于模拟的临床技能考核,提高培训质量同时,建立了客观的考核评判标准。并将标准化病人成功地用于实际的临床技能考核,准确地反映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技能的掌握及运用能力,也进一步验证了中西医结合标准化病人培训工作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303.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慢性、炎性、系统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和关节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关节滑膜炎,终致关节的软骨、韧带、肌腱等各种组织以及多脏器损害.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急性期滑膜肿胀、渗出,粒细胞浸润;慢性期滑膜增生肥厚,形成血管豁,后者是造成关节破坏、关节畸形、障碍、使疾病进入不可逆阶段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304.
目的:观察四妙萆薢饮治疗湿热蕴结型痛风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四妙萆薢饮加减治疗符合痛风湿热蕴结型诊断的患者32例,每日1剂,早晚分服,以1个月为1疗程。结果:显效8例,好转21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0.6%;血尿酸值治疗前为(537.800±83.546)μmol/L,治疗后为(488.494±83.786)μ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妙萆薢饮可较好地改善湿热蕴结型痛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尿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05.
唾液是人体重要的外分泌液之一,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信息,为反映全身疾病敞开了大门.利用唾液作为诊断样品提供样品采集的疾病筛查一种无创性、低成本的方法,对专业性要求不高,适合普及.转录组分析,迄今已取得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方面最大的进展,以及对临床实施进度.高性价比的室温稳定分析方法,核酸预扩增技术和直接唾液转录分析近期的发展已使唾液中发现的准确的检测和定量.在这里,我们就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中基因组学的应用做一个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306.
307.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以口眼干为主要表现。中医认为,该病属“燥痹”范畴,病机多为津液失常。古人素有“肺主通调水道”“大肠主津”“肺与大肠相表里”之说,汪悦教授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应用肺肠合治法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通过麦冬地芍汤加减化裁治疗该病,取得良好疗效。麦冬地芍汤功擅“养肺布津,增液润肠”,在pSS的治疗中有着“肺肠同润,充盈水道”“三络同治,布散肺津”“脏腑同养,未病先防”的特点。基础研究表明麦冬地芍汤可能通过VIP/cAMP/PKA/AQP5信号通路发挥作用,附验案一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08.
汪履秋(1919~1999),兴化安丰人,全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内科学专家,江苏省名中医,全国首批师承工作指导教师之一。擅治风湿病,创家传尪痹贴膏,我们临床使用至今,多获效验,现介绍如下:1家传尪痹贴膏组成: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5g,乌梅6g,威灵仙15g,川牛膝15g,白芷6g,生南星3g,桂枝10g,川续断15g,川石斛15g,片姜黄10g,金雀根15g,乳香3g,没药3g。用法:上药物以超微粉成2000目细粉,制成7cm×10cm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