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54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本文就我科2000年1月-2010年7月经支气管镜检查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病例资料共1892例作回顾性分析,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镜下特征及其临床特点,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或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32.
随着超声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加广泛,因其具有无创、简便、经济及可重复等优点,已成为重要的影像学检查与治疗手段.同时对超声医学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进行必要的岗前培训和引导;提高超声诊断与治疗的临床工作能力;加强实习过程中理论和操作考核,及时总结,不断提高带教水平等几个方面总结超...  相似文献   
33.
目的:比较2 μm激光整块切除与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4月分别采用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50例)和经尿道电切(48例)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随访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激光组与电切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留置尿管、膀胱冲洗及住院时间均少于电切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一年复发率及术区复发率低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术后病理含肌层率高于电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2微米激光整块切除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术后肿瘤分期精确、减少肿瘤残留,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对屈光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21例27眼,记录术后1 d、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屈光度,使用IOL Master生物测量仪测量眼轴长度、晶状体厚度及角膜曲率,使用Tomey SS1000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测量有效晶状体位置,观察术后人工晶状体在囊袋内的位移,并分析其对术后屈光度的影响。结果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屈光度分别为(-1.59±1.64)D、(-1.80±1.66)D、(-1.47±1.39)D,术后各时间点屈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95,P=0.746)。运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术后屈光度变化与人工晶状体位移呈正相关(r=0.355,P=0.008),且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0.514,P=0.006),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术后1个月绝对屈光度误差与术前角膜曲率及晶状体厚度均无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移是术后屈光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眼轴越长术后绝对屈光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阿托伐他汀钙固体分散体颗粒溶出度的测定方法。方法运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溶出度,检测波长242 nm,十二烷基硫酸钠为空白对照。结果阿托伐他汀钙的线性范围为4~20 mg/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4%,溶出度大于90%。结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用于阿托伐他汀钙片剂或颗粒溶出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均进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检查。比较超声造影、常规超声检查方法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对两种方法检查的原发性肝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超声造影检查符合率97.5%、灵敏度92.5%、特异度95%,动脉期高增强70.0%、门脉期低增强80.0%、延迟期低增强97.5%,明显高于常规超声(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在原发性肝癌中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科行HSCT的910例患者的临床特征、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结果:910例患者中,111例在移植后100 d内确诊血流感染,98例的血流感染发生在粒细胞缺乏(粒缺)期。多因素分析显示,预处理方案含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粒缺持续时间长、单个核细胞(MNC)输注量低是HSCT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分离出的121株病原菌中,革兰氏阴性(G-)菌76株(62.8%),革兰氏阳性(G+)菌40株(33.1%),真菌5株(4.1%)。病原菌前3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14.3%、7.7%和66.7%。G+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分别为97.5%、100%和100%。血流感染患者HSCT后100 d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血流感染患者(P<0.001)。结论:预处理方案含ATG、粒缺持续时间长、MNC输注量低是HSCT后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移植后血流感染病原菌以...  相似文献   
38.
肺癌高转移和低转移细胞株中差异基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人肺癌低转移细胞株SPC-A-1为对照,分析人肺癌高转移细胞株SPC-A-1sci的分子转移机制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寻找肺癌转移的关键基因.方法:应用芯片技术检测人肺癌低转移细胞株SPC-A-1和高转移细胞株SPC-A-1sci的差异基因.采用显著性通路分析和构建信号转导网络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寻找肿瘤转移相关的潜在关键基因和信号通路.结果:与SPC-A-1细胞比较,SPC-A-1sci细胞共有上调表达的差异基因2 892个,下调表达的差异基因3 248个;上调差异基因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共有48条,下调差异基因参与的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共65条.网络中的关键基因主要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AKT1、AKT3、PIK3CD( phosphoinositide-3-kinase,catalytic,delta polypeptide)、PIK 3R1 [phosphoinositide-3-kinase 3,regulatory subunit 1 (alpha)]、PIK 3R3、KRA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等.结论:人肺癌高转移细胞株SPC-A-1sci的基因芯片检测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肺癌转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9.
剖宫产术后子官切口妊娠绒毛植入是十分罕见而危险的妊娠类型,它是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指孕囊、绒毛或胎盘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处,随着妊娠的进展,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严重者可穿透子宫造成子宫破裂.由于缺乏对此病的深入了解,早期诊断率较低,常因误诊为宫内早期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或刮宫术,而有可能发生意外的大出血[1],本研究回顾了我院近年来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21例剖宫产后子宫切口早期妊娠绒毛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经腹(TA-CDS)联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结果,探讨TA-CDS联合TV-CDS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