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21.
目的 探究Elafibranor(ELA)对人前列腺癌DU145细胞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步揭示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含有不同剂量ELA的培养基处理DU145细胞,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凋亡实验评估受试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能力,进一步通过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反应检测受试细胞内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 与空白组(0μmol/L)相比:低剂量组(5μmol/L)和高剂量组(15μmol/L)的48 h相对细胞增殖率由100%分别降低至(86.9±7.8)%和(58.5±9.4)%;24 h划痕愈合率由(74.7±3.2)%分别降低至(61.8±2.9)%和(53.2±3.3)%;24 h相对迁移细胞数由100%分别减少至(32.4±11.2)%和(15.4±3.2)%;48 h细胞凋亡率由(9.3±1.4)%分别上升至(11.3±0.3)%和(15.2±4.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ELA处理48 h后,高剂量组中脂肪酸摄取(SCPX、PLTP)和脂肪酸氧化分解(PDK1、ACOX2)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下调,脂肪酸储存(P...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 通过测定早期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和粘附分子 P-选择素的表达 ,探讨其与自然流产发病的关系。 方法  (1)采用化学比色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对 2 8例早期自然流产患者 (流产组 )和 3 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妇女 (对照组 )外周血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 P-选择素含量进行检测。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流产组和对照组蜕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 P-选择素的表达。 结果 流产组中血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为 (5.66± 2 .14 ) μmol/ L,对照组为 (1.2 3± 1.56) μm ol/ L,流产组血浆 P-选择素的含量为(157.80± 10 .0 0μg/ L ) ,对照组为 (112 .54± 5.3 8μg/ L ) ,2组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流产组蜕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 P-选择素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和蜕膜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及 P-选择素均有高表达 ,在自然流产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妊娠期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的产前诊断指征,为产前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的5 655例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产前诊断指征包括: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如21-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270或18-三体综合征风险值≥1/350(2 482例),高龄(年龄≥35岁,1 889例),不良妊娠史(675例),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49例),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465例),以及早孕期接触大量化学毒剂、辐射或严重病毒感染,或服用可能致畸的药物等(95例),上述产前诊断指征均为单一指征,无交叉。通过羊膜腔穿刺染色体检查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确诊。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类别及检出例数、检出率,以及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与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进行统计学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介入性产前诊断术前均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的5 655例孕妇中,共计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为124例,检出率为2.2%。分别以产前血清学筛查结果高风险、高龄、不良妊娠史、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早孕期异常物质接触史为产前诊断指征,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分别为2 482、1 889、675、49、465及95例,检出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分别为40、47、12、5、19及1例,检出率分别为1.6%、2.5%、1.8%、10.2%、4.1%及1.1%。夫妇一方染色体异常及产前超声检查异常孕妇胎儿的染色体核型异常发生率较高。上述具有不同产前诊断指征孕妇的胎儿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23,P<0.001)。②以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异常为产前诊断指征,检出19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胎儿中,具有结构明显异常者为6例,包括心脏畸形、全身水肿等;仅超声软指标异常者为13例,包括心室强光点、肾盂分离、脉络丛囊肿、单脐动脉、肝内强光点、颈项透明层(NT)增厚、羊水量异常,以及胎儿生长指标(头围、双顶径、股骨及肱骨长)异常与鼻骨缺失和侧脑室正常高值等。 结论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发现胎儿存在畸形或2项及以上超声软指标异常时,有必要对胎儿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