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9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抑制剂Suramin对实验性大鼠乳腺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12只,腹腔注射甲基亚硝脲(MNU);B组8只,腹腔注射MNU,在导管内癌(DCIS)生成高峰前皮下注射Suramin;C组8只,腹腔注射MNU,在DCIS生成高峰后皮下注射Suramin;D组12只,腹腔注射MNU,在DCIS生成高峰前皮下注射他莫西芬(TAM).观察各组大鼠肿瘤生长情况,记录肿瘤大小和数量;在鼠龄98 d时,取各组大鼠乳腺组织行常规HE染色病理学检查,应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构建大鼠乳腺IDP、DCIS和浸润癌(IDC)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MVD.结果:B组和C组的IDC发生率均较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IDC发生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平均肿瘤体积较A组和D组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B组、和C组的IDC中,MVD计数依次为79.9±8.6、44.4±6.2和59.1±7.1,各组所有病变的平均MVD计数依次为61.3±2.4、29.6±1.2和26.1±3.3,B组和C组所有病变的平均MVD均较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和P=0.01.IDP、DCIS和IDC中的VEGF表达率分别为30.4%、42.9%和83.1%,全部IDP、DCIS和IDC中的MVD计数分别为17.3±3.4、30.4±3.6和68.2±8.6,VEGF与MVD呈正相关.结论:Suramin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乳管镜(FDS)检查中冲洗液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辅助诊断乳头溢液病因的价值。方法对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间107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FDS和冲洗液TCT检查,79例接受手术活检和治疗,将各种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FDS下确定30例乳头溢液患者,乳管内隆起型病变的占77例,位于三级以下乳管占88.3%。FDS和TCT检查总符合率为74.7%和81.0%,病变在二级导管以上FDS和TCT检查符合率为86.7%和76.7%,三级以下导管,两种检查符合为67.3%和83.7%;FDS和TCT检查诊断多发乳头状瘤符合率、阳性试验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 of a positive test,LR)分别为60.3%、3.67和84.2%、4.46;FDS和TCT检查诊断乳腺癌符合率、LR分别为66.7%、1.46和100%、6.84。TCT或FDS联合后对恶性病变诊断阳性试验似然比(LR)可达25.5。结论二级以上乳管病变FDS检查准确性高,三级以下辅助乳管冲洗液TCT检查,提高乳头溢液诊断准确性。对于FDS诊断疑难的病例两者联合有助于提高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3.
X射线摄影阴性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X线摄影(MG)阴性乳腺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以及补充诊断方法.方法:对529例首诊并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MG重新阅片,确认MG阴性乳腺癌99例,MG阳性乳腺癌430例,行临床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MG阴性乳腺癌占同期乳腺癌的18.7%(99/529),与MG阳性组相比,MG阴性乳腺癌中以乳头溢液为首发症状[34.3%(34/99)vs 12.3%(53/430),P=0.000 1]、肿块较小[(T≤1 cm)和(1 cm相似文献   
34.
目的 对照研究肉芽肿性乳腺炎激素治疗后行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旋切微创手术与行开放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2月收治肿块型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166例,分为微创手术组(观察组)86例及开放手术组(对照组)80例.观察组应用乳腺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超声引导下切除病灶.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切除病灶,术...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乳腺导管内癌(DCIS)与微浸润癌(DCIS—MI)的病理及生物学指标表达差异,探讨DCIS发展为浸润癌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理或生物学特性改变。方法回顾分析40例DCIS和30例DCIS-MI,采用Pearsonx。检验比较两者导管内癌成分的病理学指标,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两者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P53及Ki67生物学指标的差异。结果DCIS的病理分型中,粉刺型和非粉刺型的病例分别占25.0%(10/40)和75.0%(30/40),而DCIS。MI的导管内癌成分中粉刺型和非粉刺型分别占63.3%(19/30)和36.7%(11/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0.38,P=0.001);DCIS—MI的导管内癌成分中高级别的核分级和伴坏死的比例明显高于DCIS(x2=9.52,P=0.009,x2=8.57,P=0.003)。DCIS与DCIS—MI两组间ER、PR、HER-2和P53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0)。DCIS—MI中Ki67增殖指数高表达(〉20%)比例明显高于DCIS(40.0%比17.5%;Z=-2.35,P=0.019)。结论Ki67增殖指数对评价DCIS发生浸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6.
高原  杨剑敏  王欢  马展  张泓 《检验医学》2012,27(3):217-220
目的调查分析本实验室健康儿童末梢血血常规参数的参考区间。方法对体检合格的2 408名2~6岁儿童进行年龄分组(2-、3-、4-、5-),并做末梢血血常规分析,检测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参数,不同年龄组之间各项参数做统计学分析,得出各项参数的参考区间。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均数比较,白细胞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均数与总体区间均数间相差<25%,不建议分组,其他各项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各项参数合并后白细胞为4.8~11.6(7.7)×109/L,红细胞为3.75~5.18(4.47)×1012/L、血红蛋白为110~145(126)g/L、红细胞压积为31.2~41.5(36.3)%、红细胞平均体积为76~88(81)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为25~31(28)pg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为329~368(349)g/L、血小板为175~460(310)×109/L。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参考区间与长沙儿童末梢血作比较基本一致,但低于昆明儿童末梢血,血小板参考区间的上限和下限均高于长沙、昆明。结论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应建立各自检测系统的参考区间。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变化与患儿机体内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感染组32次、对照组25次的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比较两组CRP与白细胞计数对白血病患儿发生细菌感染诊断的差异性。结果感染组血CRP浓度为142±23mg/L,对照组为4.0±1.7mg/L,经统计学处理二者有显著性差异;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为(1.7±1.2)×109/L,对照组为(2.0±1.0)×109/L,二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CRP是白血病患儿化疗期继发细菌感染敏感指标,也是临床判断抗生素治疗疗效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介绍三例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GM)的诊治经过及治疗效果并文献综述。方法〓三例难治性IGM患者均为年轻生育后女性,均因乳房肿块伴红肿及局部破溃甚至窦道形成等弥漫病变就诊,脓液细菌培养阴性,其中2例患者应用“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联合甲泼尼龙片治疗,1例患者接受甲泼尼龙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结果〓三例患者均得到10个月随访,1例接受“三联抗分支杆菌”药物及甲泼尼龙的患者最终行肿块切除及乳头内陷矫正术后痊愈,其他2例患者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三联抗分支杆菌”或免疫抑制剂联合类固醇激素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的效果良好,但前者用药证据较难获得。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探讨肉芽肿性乳腺炎(GM)分类诊疗的效果。 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且资料完整的218例G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资料包括临床基础数据、影像学检查、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和效果,并采用χ2检验分析3种类型(难治型、肿块型和脓肿型)GM棒状杆菌阳性率及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患者均为非哺乳期育龄妇女,年龄为(33.5±3.9)岁,于宝宝离乳后(3.6±1.6)年发病,其中63.8%(139/218)患者有不同程度哺乳障碍史,97.2%(212/218)患者表现为乳房肿块。根据首诊临床表现分为肿块型41例、脓肿型126例和难治型51例。有96例患者可取得脓液标本,其中脓肿型GM 61例,难治型GM 35例;脓肿型和难治型GM相比,棒状杆菌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6/61)比8.6(3/35),χ2=0.025,P=0.900]。3种类型GM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2.280,P<0.001),其中,难治型患者高泌乳素血症发生率比肿块型和脓肿型患者高[58.8%(30/51)分别比17.1%(7/41)和27.0%(34/126),χ2=16.487、15.944, P均<0.017]。类固醇激素在GM的治疗中占95.9%(209/218)。21.1%(46/218)患者采用了抗生素及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中位随访时间15.8个月(6.0~32.0个月),所有患者的总复发率为11.0%(24/218),其中,肿块型复发率最低,为2.4%(1/41)。 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病因不明,类固醇激素为最主要的治疗方式,部分患者对抗生素或抗分支杆菌药物治疗有效。肿块型患者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