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8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66篇 |
妇产科学 | 4篇 |
基础医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23篇 |
内科学 | 8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6篇 |
预防医学 | 7篇 |
药学 | 3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32.
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张乾忠 杜军保 马沛然 汪翼 周爱卿 吴相攸 黄国英 钱永如 吴铁吉 金仲和 孙锟 韩玲 桂永浩 杜忠东 江仲炎 王俐 陈新民 刘豫阳 杨思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2,17(10):577-598
座谈内容 :1 新生儿、婴幼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与治疗2 小儿不同心血管疾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3 心律失常与心力衰竭4 心脏舒张功能障碍与心力衰竭5 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及实验室诊断6 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选择、评价及应用进展7 心力衰竭的基因治疗与心脏移植术张乾忠教授 :心力衰竭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 ,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征 ,病因较多 ,不少疾病都可以并发心力衰竭。目前对小儿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尚存在一些具体问题 ,而且近年来国内外对心力衰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又有不少新进展 ,出现了一些新概念、新理… 相似文献
33.
研究背景儿童肥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尤其是少数族裔和低收人人群^1。与正常体重同龄人相比,超重儿童释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增高、自信降低,焦虑和抑郁症的患病率也有所升高^2-2。尽管研究结果尚不充分,已有证据表明体重减轻和学习成绩提高存在一定关联^6,因而建议在临床评估及治疗肥胖儿童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起到核心作用^7.8。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总结儿童Epstein-Barr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Epstein-Barr virus associated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EBV-HLH)的临床特征,探讨其预后及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北京儿童医院78例EBV-HLH病人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实验室资料和预后等,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法。结果EBV-HLH的发病年龄高峰在1~2岁,大部分(70.5%)患者血清EBV核抗原EBNA-IgG阳性。总死亡率为56.7%,其中死亡病人中有12例(30.8%)死于诊断后2月内,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未接受化疗(P=0.002)、发病到诊断时间超过4周(P=0.004),白蛋白水平小于20g/L(P=0.045)与死亡密切相关。结论EBV-HLH在儿童中死亡率高、预后差,早期诊断、早期化疗可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同时需积极治疗出血性疾病以减少早期死亡。 相似文献
36.
窦房结是心脏的最高级起搏点 ,凡是心脏激动发源于窦房结引起的心律 ,称为窦性心律。正常窦性心律特征为 :P波位于QRS波之前 ,PⅠ、Ⅱ、aVF、Ⅴ5直立 ,PaVR倒置 ;P -R间期不小于正常低限 ;频率在正常范围 ,即 1岁以内 10 0~ 14 0次 /分 ,1~ 6岁 80~ 12 0次 /分 ,6岁以上 6 0~ 10 0次 /分。窦性心律失常可以是原发的(窦房结病变 ) ,也可是继发的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药物影响等 ) ,包括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游走性心律、窦房阻滞、窦性静止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速及窦性心律不齐是小儿最常见… 相似文献
37.
重视儿童高血压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忠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1):14-16
高血压是威胁我国民众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成人近50 年发病率增长了近4 倍,2002 年患病率达18畅8%[1] .虽然高血压以成人多见,但随着生活水平及饮食模式的改变,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也逐渐上升,曾有研究者对我国11 个大、中城市56 160 名中、小学生进行的肥胖及其相关因素调查中显示,肥胖组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为14畅7%,是对照组的5 倍.研究显示高血压存在轨迹现象,儿童和青少年期出现的高血压并非是良性的,青少年的体重指数、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和早期冠状动脉病变之间有明显相关性,部分未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儿童可能在诊断时就已经有LVH 和颈动脉、股动脉内膜-中层的增厚等血管损伤征象,因而对儿童高血压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鲡������Զ��Ѫ�ܸı����������Ӳ����ϵ�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川崎病(KD)冠脉瘤远期血管改变及其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病程大于1年且合并中型以上冠脉瘤的KD患儿31例为研究对象(KD冠脉瘤组),以CD34/CD133/KDR+为血管内皮祖细胞(EPC)表面分子标记,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周血EPC数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及载脂蛋白。选取年龄、性别匹配的21名健康体检儿童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KD冠脉瘤组患儿病程1.0~12.5年,中位病程2.5年;中型冠脉瘤9例,巨大瘤22例,12例存在心肌缺血证据。KD冠脉瘤组血清hs-CRP为(2.77±1.06)mg/L,对照组为(1.60±1.53)mg/L,KD冠脉瘤组显著升高(P<0.01)。外周血EPC及血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D冠脉瘤组恢复期血清hs-CRP显著升高,提示仍有慢性炎症反应,可能与KD成年后早发动脉粥样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9.
就在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及其团队因发现青霉素的抗菌作用而获得诺贝尔奖的同年(1954),弗莱明提出要警惕细菌耐药的风险。 相似文献
40.
С�����鲡��״�������˵�Σ������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方法按照KD诊断标准,对北京儿童医院2000-01-01—2004-12-31收治的644例KD患儿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Pear-son卡方检验显示,患儿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血沉及C反应蛋白与KD合并冠状动脉损伤有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发热持续时间、丙种球蛋白使用剂量与冠状动脉扩张显著独立相关(P<0·05)。结论对男性、发热持续时间长的KD患儿应予足够重视,早期足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以减少或减轻冠状动脉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