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李爱琳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6):732-733
目的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86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护理组,每组各43例,全部患儿均采取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等对症治疗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常规组患儿采取常规病房护理模式,循证护理组患儿采取循证护理模式,对2组患儿的止泻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循证护理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P均〈0.05),且循证护理组的总有效率(97.7%)和护理满意率(97.7%)均显著高于常规组(81.4%、72.1%,P均〈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应用于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不仅能使患儿的止泻时间减少,且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及加快康复速度,并对护理满意度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NEDD9(neural precursor cell 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EDD9在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检测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结果 NEDD9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高于在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p=0.226);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NEDD9的高表达与肌层浸润≥1/2、FIGO分期III期和ER阴性表达相关(p=0.012,p=0.041及p=0.039)。结论 NEDD9促进子宫内膜样腺癌的侵袭,并与其ER表达状态负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从护理角度探讨,了解和掌握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有关因素。方法2002年8月至2006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5351人次,按照《实用新生儿学》诊断标准,发生高胆红素血症转入NICU治疗的204例,就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孕周、出生体重、围产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和过期儿(P<0.01);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和巨大儿(P<0.01);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与妊高症、脐带因素、宫内窘迫、胎盘胎膜因素、难产、分娩前后用催产素有关系;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与转归有关系。结论护士熟悉新生儿高胆发生的病因及有关因素,及早做出评估、判断,制定有效护理计划,并提供健康指导,对减少有害因素,降低新生儿高胆的发生率及致残率有很大意义。 相似文献
24.
随着护理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道德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一些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航向。 相似文献
25.
目的总结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和并发症防治措施,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方法对36例复合静脉麻醉下行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患儿,精心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儿均将异物顺利取出,无1例行气管切开术、未发生气胸及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的发症。结论充分术前准备,熟练术中配合和术后精心管理,是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川崎病患儿均采用IVIG1g/kg单次静脉注射,观察患儿退热时间,手足肿胀、黏膜充血消退时间。结果:IVIG1g/kg单剂使用后全部病例均在36小时内体温下降(<38℃),手足肿胀、黏膜充血在24小时内明显减轻或消失,冠状动脉病变(CAL)发生率低,为15.3%,随访1年恢复率80%。结论:IVIG1g/kg单剂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可达到与国内教科书及美国、日本推荐用法2g/kg单剂应用治疗相似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