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LK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和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KB1在50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30例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通过检测CD34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表达确定肿瘤微血管密度。结果LKB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低于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组织(P=0.033);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LKB1的低表达与肿瘤细胞低分化、肌层浸润≥1/2及高微血管密度相关(P=0.022,P=0.035,P=0.030)。结论LKB1能够抑制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新生血管形成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99年3月始,对收入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理外,实施早期干预,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儿共236例,男158例,女78例,入院日龄0.5—24h166例,—72h70例。轻度132例,中度79例,重度25例。 2.临床护理 2.1 HIE患儿均有出生窒息史,护士应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①保持体温正常是维持正常脑血流及脑细胞代谢的必要条件,患儿置远红外线抢救台,头稍后仰;②保持气道通畅,及时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护理投诉数量呈递增形式上升 ,本文对我院 3年来病人及家属书面或口头的护理投诉 ,进行汇总分析 ,提出防范措施 ,对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维持正常医疗秩序具有现实意义。1 一般资料我院是一所以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为主的医院 ,年门诊就诊人数 3 0万、住院人数 9千余人。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 ,病人对护理工作不满进行书面或口头投诉共 2 6起。按年份为1999年 3起 ,2 0 0 0年 8起 ,2 0 0 1年 15起 ;按投诉类别 :服务态度6起占 2 3 % ,护理质量 (包括护理技术、责任心 ) 12起占 46% ,医疗收费 6起占 2 3 % ,病区管理 2起占 7.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征,并对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2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积极相关的护理措施后,122例患儿在治疗过程较配合,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护士主动积极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护理,正确指导患儿日常生活与学习,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恢复与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爱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1-23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现状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规范抗菌药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将调查日全院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实际发生、危险因素、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查490例,发生医院感染12例,现患率为2.45%,感染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分别占75.00%、8.33%、8.33%、8.33%;手术患者有105例,其中Ⅰ类切口10例,Ⅱ类切口95例;抗菌药物使用率61.02%,病原微生物送检率为69.27%.结论 医院感染现患率的调查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针对性地开展目标性监测,慎重进行侵入性操作,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CA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BCAR1在135例非小细胞肺癌和30例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BCAR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在正常肺组织中低表达(P<0.00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BCAR1的高表达与患者的高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正相关(P=0.006和P=0.025);BCAR1高表达的患者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均表现出更差的预后(P=0.001和P=0.002)。结论BCAR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并与其差的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5):119-121
随着机械通气在新生儿临床的广泛应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病死率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加重的主要原因[1].如何进行预防是目前较为棘手的问题,为引起大家的重视降低VAP的发生,相应的预防措施也不断被提出并实施应用.现将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究HB-EGF是否可以保护小鼠由放射诱导的肠损伤。方法将小鼠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单纯辐照组、800μg/kg HB-EGF+辐照组和400μg/kg HB-EGF+辐照组,比较各组小鼠的总体生存率,用试剂盒检测各组组织氧化应激相关产物水平,对其进行比较。采用彗星实验检测各组小鼠DNA损伤情况,小鼠肠组织HE染色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肠组织学损伤情况。结果 HB-EGF预处理可提高暴露于致死剂量辐射的小鼠的存活率,增强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和降低脂质过氧化,减少NO以及过氧亚硝酸盐(ONOO-)含量,减轻了通过辐射诱导的DNA损伤,减轻组织学损伤。结论 HB-EGF对放射治疗肠道伤害有保护作用,可作为未来预防放射性肠炎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