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目的分析2004-2009年永嘉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索有效防控措施,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病例资料导入Excel 2003和SPSS 10.0统计软件及DPS 12.01版数据处理系统,并运用圆形分布法进一步研究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利用Poisson分布的μ检验分析疾病分布的性别差异。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麻疹发病的时间、年龄和性别等人群分布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09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1 06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50/10万,2008年达47.59/10万;发病的高峰日在4月中下旬,高峰期为1月24日~7月11日,发病呈一定的季节性;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5,P<0.0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8月龄婴儿和成人麻疹患者发病人数在总患病人数中比例上升,各占约25%左右。结论 近年来麻疹疫情有所回升,2008年本地区麻疹呈高发流行态势。≤8月龄婴儿和成人麻疹患者发病人数在总患病人数中比例上升,高发季节向后推移。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急性期,大剂量地塞米松对脑脊液TNF-αI、L-6、8,体温及GCS评分影响。方法16例重度乙脑患儿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10例,地塞米松针0.5~1.0 mg/(kg.d),分2次;对照组6例,未应用地塞米松。入科后即进行GCS评分,测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CRP,同时检测脑脊液TNF-αI、L-6、8水平,2、3 d后复查脑脊液TNF-αI、L-6、8,复测体温,GCS评分。结果入科时两组GCS评分、体温、白细胞计数,CRP、脑脊液TNF-α、IL-6、8相似(P均>0.05),23、d后地塞米松组脑脊液TNF-αI、L-6I、L-8、体温显著低于对照组,而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乙脑患儿急性期静脉应用大剂量地塞米松能抑制颅内炎症反应水平,阻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63.
白细胞介素-16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 (IL) 1 6是一种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前炎症细胞因子 ,它通过与其受体结合后导致多种炎性细胞的浸润和活化 ,从而在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最近研究表明 ,IL 1 6不仅与哮喘气道慢性炎症反应、气道高反应性和IgE的上调有关 ,而且哮喘患者血清、痰液、组织细胞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 1 6的表达和分泌的动态变化与哮喘气道炎症反应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密切相关。因此 ,本文就IL 1 6的生物学特点及其与支气管哮喘关系作一综述 ,以探讨通过抑制IL 1 6的作用来治疗哮喘的可能性及前景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DXM)对哮喘大鼠Th1/Th2失衡以及嗜酸细胞(EOS)fas、bcl-2 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哮喘组(A),地塞米松治疗组(T),每组10只.采用卵清白蛋白制作大鼠哮喘模型.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 ELISA)法检测血浆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4、IFN-γ的水平;用原位杂交法检测fas和bcl-2 mRNA在气道壁EOS上的表达.结果:A组大鼠IFN-γ表达水平较C组明显下调(P<0.01),同时IL-4表达水平则有明显上调(P<0.01),表现出明显的Th1/Th2失衡.fas mRNA的表达在A组明显下降(P<0.01),bcl-2 mRNA的表达则有明显上调(P<0.01).地塞米松治疗在纠正A组大鼠Th1/Th2失衡的同时可上调fas mRNA的表达,下调bcl-2 mRNA的表达.结论:纠正哮喘大鼠Th1/Th2失衡,调节EOS fas、bcl-2 mRNA的表达是地塞米松减轻哮喘气道炎症的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5.
哮喘涉及的免疫机制复杂,主要表现为Th1/Th2细胞功能失衡,即Th1细胞功能下降和Th2细胞功能亢进。儿童结核菌素反应阳性提示哮喘和变应性发生率降低;随后的研究认为卡介苗及其产物有Th1类免疫调节作用。本文通过观察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类细胞因子IL-12和IFN-γ、Th2类细胞因子IL-4的影响,并与植物血凝素(PHA-m)刺激的结果比较,探讨PPD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价值。  相似文献   
66.
67.
儿童喘息性疾病与衣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喘息性疾病与衣原体感染的关系。方法联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衣原体IgM抗体及抗原。结果142例患儿中,血清学检测27例阳性检出率为19.0%,12例抗原检测阳性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10例、8例阳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1例阳性哮喘患儿中9例,均有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各病种间抗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部分患儿喘息迁延不愈,衣原体抗原检测多次阳性,经阿奇霉素治疗后症状均有缓解。结论儿童喘息性疾病衣原体感染占21.8%,以〈6月婴儿居多,采用衣原体抗原检测能早期诊断,及时选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疗效好,可减少发生。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温州地区慢性咳嗽患儿的常见病因分布,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呼吸科门诊就诊的慢性咳嗽初诊患儿,依据年龄分为-3岁、-6岁和-14岁组,在初诊后2周、1个月和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根据随访治疗效果得出最终诊断结果。分析各病因的构成比,初诊和最终诊断的符合率。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739例慢性咳嗽患儿,年龄8个月至14岁,其中-3岁组174例(23.5%),-6岁组288例(39.0%),-14岁组277例(37.5%)。咳嗽病程4周至5年。1-4季度分别纳入103例(13.9%)、247例(33.4%)、96例(13.0%)和293例(39.7%)。①739例慢性咳嗽患儿中,单病因680例(92.0%),单病因依次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237例(32.1%),咳嗽变异性哮喘219例(29.6%),感染后咳嗽109例(14.8%),变应性咳嗽76例(10.3%),心因性咳嗽25例(3.4%),胃食管反流性咳嗽9例(1.2%),其他5例(0.7%);双病因45例(6.1%);病因不明14例(1.9%)。②-3岁组最常见病因为感染后咳嗽(58例,33.3%),-6岁组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114例,39.6%),-14岁组为咳嗽变异性哮喘(103例,37.2%),上述3种主要病因的各年龄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变应性咳嗽、心因性咳嗽和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所致慢性咳嗽共675例,其中496例初诊和最终诊断相符,初诊准确率为73.5%。结论温州地区儿童慢性咳嗽主要病因为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咳嗽变异性哮喘、感染后咳嗽和变应性咳嗽;不同年龄组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9.
Notch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组织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尤其在外周T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近来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还参与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和促进气道黏液细胞增生.本文就Notch信号转导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0.
Notch信号通路参与多种组织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尤其在外周T细胞的分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参与多种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发展.近来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还参与诱发支气管哮喘的气道高反应性和促进气道黏液细胞增生.本文就Notch信号转导通路与支气管哮喘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