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早期应用开塞露和金双歧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开塞露和金双歧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I)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寻求喂养不耐受的早期干预方法 .方法 将2002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符合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的61例VLBWI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二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均实施早期喂养,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出生30 min内开始使用开塞露5 mL注肛,1、2次/d,保留时间1~2 min,直至胎粪排净.金双歧在出生当天开始使用,0.5片/次,3次/d,连用7 d.记录二组患儿进奶量、残奶量、体质量、呕吐、腹胀及胎粪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二组患儿在出生2周内每日奶量、残奶量、下降最低体质量、每日增长体质量、恢复至出生时体质量所需日龄、达足量胃肠营养时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观察组首次胎粪排出时间、胎粪排尽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腹胀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a<0.01).对照组呕吐及腹胀发生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a<0.01).观察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12.9%)显著低于对照组(60.0%)(P<0.01).结论 早期应用开塞露和金双歧可提高VLBWI喂养耐受性,能避免或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且缩短达到全胃肠喂养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iR-30c-2-3p调控X-box结合蛋白-1(X box-binding protein-1,XBP1)对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和miR-30c-2-3p处理组。对照组心肌细胞正常培养,缺氧/复氧组和miR-30c-2-3p处理组心肌细胞进行缺氧3h/复氧6h处理;miR-30c-2-3p处理组心肌细胞于缺氧前48h采用miR-30c-2-3p抑制剂转染慢病毒,对照组和缺氧/复氧组感染慢病毒包装的无义寡核苷酸序列。复氧6h后,采用比色法检测3组心肌细胞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漏出率,流式细胞术检测正常心肌细胞比率及凋亡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miR-30c-2-3p和XBP1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XBP1蛋白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验证miR-30c-2-3p和XBP1的靶向关系。结果缺氧/复氧组和miR-30c-2-3p处理组心肌细胞LDH漏出率[(28.8±4.9)%、(22.2±3.0)%]、细胞凋亡率[(28.5±3.9)%、(19.2±2.6)%]、miR-30c-2-3p(2.87±0.57、1.57±0.21)、XBP1mRNA(1.68±0.68、3.96±0.69)和XBP1蛋白(1.96±0.40、2.73±0.6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4.6±1.1)%、(6.5±1.2)%、1、1、1],正常心肌细胞比率[(63.8±4.2)%、(71.6±4.0)%]低于对照组[(91.4±2.4)%](P0.05);miR-30c-2-3p处理组心肌细胞LDH漏出率、细胞凋亡率及miR-30c-2-3p表达低于缺氧/复氧组,正常心肌细胞比率、XBP1mRNA和XBP1蛋白表达高于缺氧/复氧组(P0.05);双荧光素酶基因检测结果证实,XBP1为miR-30c-2-3p的靶基因。结论在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miR-30c-2-3p、XBP1及XBP1蛋白呈高表达,抑制miR-30c-2-3p可通过上调XBP1表达来减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深度神经肌肉阻滞(DNMB)联合低气腹压麻醉策略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 选取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120例,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C组, n=60):术中维持中度神经肌肉阻滞[四个成串刺激计数(TOFC)=1~2], 气腹压维持在15 mmHg(1 mmHg=0.133 kPa);DNMB联合低气腹压组(D组, n=60):术中维持DNMB[强直刺激后计数(PTC)=1~2], 气腹压维持在10 mmHg。主要研究指标为术后1 h中重度疼痛发生率。次要研究指标包括:术后1、2、3、5 d和3个月中重度疼痛发生率, 挽救性镇痛药物使用率, 镇痛泵舒芬太尼使用量, 外科评分量表(SRS)评分, 术后肌松残余发生率, 术后恢复情况[包括麻醉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炎症反应情况[术后1、3 d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浓度]。结果 D组患者术后1 h中重度疼痛发生率为13.3%(8/60), 低于C组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咪达唑仑对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增殖、分化及凋亡的毒性作用及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能否缓解咪达唑仑的神经毒性作用. 方法 分离培养孕14~15 d大鼠胚胎大脑皮质NSCs,将NSCs接种于培养板中,培养24 h后,将其按照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咪达唑仑组(M组)、Dex联合咪达唑仑组(M+D组).分别采用咪达唑仑、Dex联合咪达唑仑处理培养的第一、二代NSCs 24 h,采用噻唑蓝[3-(4,5-dimethyl-2-thiazolyl)-2,5-diphenyl-2-H-tetrazolium bromide,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溴脱氧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掺入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NSCs分化情况,原位末端标记法(terminal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细胞凋亡.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咪达唑仑干预NSCs 24 h可降低细胞活力(对照组0.214±0.006,咪达唑仑组0.187±0.002)、减少细胞增殖[(对照组(35.7±1.0)%,咪达唑仑组(27.6±1.0)%]、增加细胞凋亡[对照组(5.7±0.8)%,咪达唑仑组(7.8±1.1)%](P<0.01),但对NSCs分化没有显著影响(P>0.05);与咪达唑仑处理比较,Dex联合咪达唑仑干预NSCs 24 h,可增加细胞活力[M+D组0.233±0.007]和细胞增殖[M+D组(35.7±1.1)%]、减少细胞凋亡[M+D组(5.3±1.0)%](P<0.01),但对NSCs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无明显影响(P>0.05). 结论 Dex可缓解咪达唑仑抑制NSCs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但不影响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男9例,女4例,年龄11-17岁,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者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脑血管畸形破入脑室2例,烟雾病1例。入院时GCS评分:3分3例,5分5例,6~8分5例。发病后至穿刺时间1-3h 4例,3-48h 6例,3天2例,12天1例。治疗效果:好转9例,死亡4例。2治疗方法入院后常规使用降颅压药物。在局麻下行双侧脑室穿刺,先穿刺出血量多的一侧。双侧穿刺成功后放出血性脑脊液,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在血块多的一侧注入尿激酶 2万 u+生理盐水3ml或重组链激酶50万u+生理盐水3ml+…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利用高通量m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分次低剂量电离辐射(low dose ionizing radiation, LDIR)诱导人支气管上皮(human bonchial epithelial, HBE)细胞衰老中差异表达mRNA及相关生物学过程与通路。方法分别采用0、50、100、200 mGy剂量辐照HBE细胞7次结束后24和48 h收集细胞,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和衰老相关分泌表型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采用高通量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学(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大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 分次低剂量辐照HBE细胞衰老阳性面积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 <0.05)。与对照组相比,辐照结束后24和48 h,100 mGy×7和200 mGy×7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 TGF-β1)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9, MMP-9)基因m RNA水平与蛋白表达均增加。高通量测序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组差异表达mRNA分别有882个、475个和1 205... 相似文献
19.
氨溴索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氨溴索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将153例早产儿随机分为3组,第1组51例,用氨溴索预防;第2组48例,用地塞米松预防;第3组54例,以上两药联用预防。结果HMD发生率第1组为5.88%(3/51),第2组为22.92%(11/48),第3组为5.56%(3/54)。第1组和第3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氨溴索可预防早产儿HMD。 相似文献
20.
2007年下半年我国不少地方发生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的疫情,主要是在家庭、学校、幼儿园、工厂等公共场所发生,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为了尽量减少负面影响,部分学生家长要求能够尽快控制病情。为此我们使用双黄连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