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脑功能损害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相当一部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功能损害,其病因包括先天性因素和后天获得性因素.早期准确地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脑损伤进行评估相当重要.近年来在神经影像学、神经病理学及精神运动发育和智能评估等方面均取得了新进展,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及时干预,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脑功能损害程度减少到最小,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2.
座谈内容 1.在儿科临床上,如何界定是否"心脏增大"? 2.影响判定"心脏增大"结果的检测因素有哪些?  相似文献   
33.
肺高压肺血管重建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1基因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表达与肺高压形成的关系。方法: 利用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高压动物模型,经导管介入测定大鼠肺动脉平均压力,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肺组织MMP 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实验第3周肺动脉压力已明显升高,以第4周为最高,而大鼠肺组织MMP 1mRNA表达水平以实验第2周最为明显,第3,4周表达水平下调,但仍高于第1周。结论: MMP1早期基因表达升高参与细胞外基质屏障的降解,对肺血管重建可能起了触发作用,实验后期表达水平下调可能是导致细胞外基质积聚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比较研究不同年龄和性别健康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QRs波群各波振幅特点及其与疾病诊断有关的一些参数,以评估现有国内外标准应用于当今我国儿童的可行性.方法 记录上海地区1557名健康婴幼儿和儿童(男812例,女745例,1~17岁)Q波电压、Q/R值、R波振幅、S波振幅、RV1+SV5、Sokolow指数、QRS波总振幅及R/S比值,并用专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QRS波各波振幅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Q波振幅的正常上限较湖南标准大,与国外标准比较也有差异.胸前导联R波、S波振幅与既往标准比较有差异.胸前导联QRS波振幅的性别差异较肢导联明显,12岁后的年长儿童中,男性和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几乎都是男性大于女性.结论 正常婴幼儿及儿童QRS波群各波振幅具有明显的年龄、性别、时间和种族差异.沿用传统的国内外正常婴幼儿及儿童心电图标准不合适,有必要进一步修订更新传统的正常值标准,并应重视年龄、性别间的差异.此外,与此相关的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应修订.  相似文献   
35.
目前已知 ,肺血管重建是不同原因肺高压的共同病理特征。韧粘素 (tenascin ,TN)是一种大分子细胞外基质蛋白 ,它参与血管的重建过程[1] 。本研究通过快速竞争性RT PCR技术及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方法 ,观测野百合碱性肺高压大鼠肺组织及肺动脉中TNmRNA的动态表达水平和TN蛋白的沉积、分布情况及其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的关系 ,以期阐明TN在肺高压肺血管重建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雄性SD大鼠 72只 ,随机均分为野百合碱 (MCT)组和正常对照 (CON)组。MCT组大鼠以 2 %野百合碱液按 6 0mg/kg剂量在背…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野百合碱(MCT)所致肺高压大鼠肺组织和肺动脉中韧粘素(TN)mRNA的动态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肺高压肺血管重建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MCT组和正常对照组(CON),采用野百合碱皮下注射法诱导建立大鼠肺高压模型,并通过快速竞争性RT PCR技术检测不同时间点(给药后第7,14,21,28天)大鼠肺组织和肺动脉中TN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TN mRNA水平在给药后第7天即有上调,CON组肺组织TNmRNA为0.29±0.04,MCT组为0.56±0.08,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CON组肺动脉TN mRNA 为0.30±0.04,MCT组为0.57±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TN mRNA水平上调早于肺动脉压的升高,随压力上升和时间延长TN mRNA继续增高。结论:TN参与了肺高压肺血管重建过程,在肺高压发病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婴幼儿起搏导线拔除比较罕见,本病例采用经锁骨下静脉途径,回拧导线内芯及导线外缘,松解导线末端与心肌组织的连接后牵拉拔除导线,手术过程顺利,未发生手术并发症,二次植入的导线参数稳定,囊袋伤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38.
纠正性大动脉转位病理解剖类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6年来收治的73例纠正性大动脉转位(C-TGA)的临床资料,就其解剖类型、合并的心内畸形种类作一分析。方法 根据心脏二维超声心动图、心导管造影检查结果及心脏手术时直视下所见,判断C-TGA的解剖类型及合并的心内结构畸形结果73例患儿中心房正位{S,L.L.}62例,心房反位{I,D,D,}11例;合并其他心内结构畸形72例(99%).其中室隔完警型8例(11%),伴有室间隔缺损(VSD)型64例(89%)。室隔完整的C-TGA最多合并的畸形为三尖瓣形态和功能异常.而C-TGA/VSI)最常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73例患儿中术前发生心律失常13例,30例接受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心律失常19例(63%),其中Ⅲ^* A-VB 13例,6例在术后2周内恢复正常,余7例安装永久性起搏器.结论 C-TGA最常见的解剖类型是{S.L.L.}型,解剖右心室的三尖瓣功能异常和肺动脉狭窄或闭锁是最为多见的并发畸形。  相似文献   
39.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心律失常的机制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术后心律失常是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心脏外科手术后患病率与病死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不仅与部分先心病本身特殊的病理解剖及生理有关,且随外科技术的发展及新的外科技术采用而发生变化。先心病术后心律失常患者如治疗得当可长期维持窦性心律,减少患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