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1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基因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并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用不同浓度的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体外作用于HL-60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其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学变化,用DNA凝胶电泳法检测HL-60细胞的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抑制剂作用于HL-60细胞后引起的凋亡现象。结果表明: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对HL-60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蛋白质浓度的增加对HL-60细胞生长抑制愈加明显,而对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无作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经该蛋白作用后HL-60细胞核的形态呈现凋亡特征;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HL-60细胞经100μg/ml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作用后,凋亡率达到52%;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细胞DNA呈梯状降解。结论: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长,并诱导细胞凋亡,这为重组荞麦胰蛋白酶抑制剂应用于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也为重组基因工程植物蛋白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2.
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定量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微量残留病(MRD)对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复发监测和移植效果监测均有重要意义[1-3].然而,由于各研究中心之间方法不一致,目前不同白血病相关表型(LAIP)的诊断价值仍存在争议,我们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四组四色荧光标记抗体组合检测B-ALL MRD,进一步探索有明确意义的LAIP.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探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天然免疫黏附功能及红细胞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外周血枸橼酸钠抗凝,检测红细胞在自身血浆条件下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并计算黏附率。用MTT法测定红细胞对正常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的影响,并与未加红细胞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红细胞对K562细胞形成了"玫瑰花"样结合。正常人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15.3±6.4)%,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结合率为(7.6±7.0)%,与正常人相比较显著下降(t=3.61,p(0.001)。不加红细胞条件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为67%-71%。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14.7±5.2)%,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杀伤率为(4.3±7.6)%,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t=6.73,p(0.0001)。结论: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红细胞对K562细胞的免疫黏附能力下降,正常人红细胞明显增加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而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患者的红细胞减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活性,原因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分析佛波酯(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WT1基因及其四种异构体表达水平及比例变化,探讨WT1基因不同异构体与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以硝基四氮唑蓝(NBT)还原实验及细胞免疫表型CD9检测判断细胞分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K562细胞被诱导分化过程中总WT1基因表达水平,并计算出WT1(+/+)、WT1(+/-)、WT1(-/+)、WT1(-/-)四种异构体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比例变化。结果 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NBT阳性率及CD9表达阳性率均有显著增加(P〈0.05)。WT1相对表达水平由分化前(4.67±1.11)×10^-3,降到(1.67±0.45)×10^-3(P〈0.05),随后回升,96h达(4.64±1.53)×10^-1;四种异构体比例变化不-致,WT1(+/+)比例由0h的(39.65±19.46)%降至96h的(15.25±7.27)%,而WT1(-/-)异构体由0h的(15.38±11.34)%上升至96h的(37.60±11.90)%,另外两种异构体比例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TPA诱导K562细胞分化过程中总WT1表达水平24h内迅速下降,随后回升。分化前异构体以WT1(+/+)为主,而分化后以WT1(-/-)为主,提示WT1基因可能通过调节四种异构体的比例而发挥抑制分化或促进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旨在探讨Toll样受体(TLR5)激动剂鞭毛蛋白(flagellin)对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预防作用和可能作用机制。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完全不合的纯种近交系小鼠〔供体鼠:雄性C57BL∕6鼠;受体鼠:雌性BALB∕c鼠〕建立allo-HSCT的aGVHD动物模型。受鼠随机分为3组:鞭毛蛋白组,于移植前后2次尾静脉注射高纯度(纯度≥95%)的鞭毛蛋白50μl〔5μg∕(只.次)〕预防aGVHD;单纯移植组,移植后仅给予等容量PBS;单纯照射组,仅照射不移植,亦给予等容量PBS。观察比较移植后aGVHD的表现。结果表明,移植小鼠均出现典型的aGVHD症状,单纯移植组小鼠死亡高峰在移植后第4-5天。用鞭毛蛋白作为aGVHD预防方案小鼠的aGVHD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生存时间较单纯移植组显著延长(P<0.05)。三组小鼠移植前外周血白细胞数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照射后第14、21天,鞭毛蛋白组较单纯移植组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性升高(P<0.05)。鞭毛蛋白预防组移植小鼠aGVHD病理表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减轻。流式细胞仪检测鞭毛蛋白组与单纯移植组移植前后不同时间点Treg细胞/CD4+T细胞含量结果也表明,移植后2-4周鞭毛蛋白组小鼠的Treg细胞数较单纯移植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鞭毛蛋白对小鼠allo-HSCT后发生aGVHD有预防作用,能减轻其症状和病理损害程度,显著延长其平均生存时间,其机制有可能通过增加移植后小鼠的Treg细胞含量,从而有效改善并减轻移植后小鼠aGVHD。  相似文献   
56.
<正>川崎病(KO)是一种以免疫系统活化和血管内皮系统广泛损害为特征的全身性血管炎,冠状动脉损伤即是在这种血管炎的基础上发生的。这种血管炎改变是心血管系统病理损伤的重要基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抑素(ES)是血管新生的正负调节因子,正常情况下,它们之间保持动态平衡。近年来研究证实,VEGF和ES与成人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本研究评价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骨髓(BM)或外周血(PB)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B-CLL诊断、治疗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收集67例B—C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标本,应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测定。结果表明:67例B—CL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明显增加,CD3、CD4、cD8和NK细胞各项指标均极度减低,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而CD4/CD8比值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在这些患者中CD19阳性率最高(91.04%),其他抗原表达阳性率依次为CD5(80.60%),CD20(76.12).cyCD79a(74.63%),CD38(43.28%),CD11c(42.86%),CD7(41.94%),ZAP-70(39.29%),CD25(0.00%),CD5和CD19双阳性者占72.73%,CD38与ZAP-70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测定B-CLL患者外周血或骨髓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对于B—CL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人类前列腺凋亡反应因子4(Par-4)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Par-4,并转染K562细胞。方法 以 pDNR/Par-4质粒为模板,PCR扩增Par-4基因,T-A 克隆,亚克隆至pIRES2-EGFP上,并对重组表达载体进行酶切、测序鉴定。采用Superfect转染试剂转染K562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Par-4表达。结果 经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证实pIRES2-EGFP/Par-4载体序列正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转染的K562细胞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证实转染细胞中存在Par-4蛋白的表达。结论 pIRES2-EGFP/Par-4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并在K562细胞内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WT1基因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骨髓涂片提取RNA,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45例MDS患者及10例健康人骨髓涂片中WT1表达水平。结果 MDS各亚型WT1基因表达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MDS患者的疾病进展呈正相关;半年内发展为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RAEB)/转化中的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过多(RAEBt)的难治性贫血(RA)患者,其 WT1表达明显高于半年内病情稳定的RA患者;在RA期间,WT1表达水平的波动小于1个对数级,从RA发展到RAEB时,WT1表达水平增长1个对数级以上。结论 WT1基因可作为MDS疾病进程的标志物;若WT1表达水平比健康对照平均值高2个对数级,提示可能诊断为RA;若RA患者的WT1表达水平上升大于1个对数级,提示MDS近期内可能发生疾病进展。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检测及DNA倍体分析与疾病的诊断、分型、恶性程度判断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每例NHL患者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类,标本均采用淋巴结活检或细针穿刺获取新鲜淋巴结组织,用单克隆抗体标记及碘化丙啶染液一步插入性DNA定量染色法染色后行多参数流式细胞学检测及DNA倍体(DI,SPF)分析。结果 淋巴结常规病理中3例B细胞肿瘤和1例T细胞肿瘤未能明确分型,经流式检测诊断明确。NHL组细胞DI值,DNA异倍体检出率和SPF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A四倍体、非整倍体和多异倍体细胞SPF、DI值显著高于二倍体细胞(P<0.05),在DNA异倍体细胞中,从DNA异倍体细胞ND→T→ AN →M,SPF检出率越来越高。NHL不同病理分组和NHL-Ⅲ、NHL-Ⅳ组与对照组间异倍体检出率、SPF值及D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免疫表型单克隆抗体在不同类型淋巴瘤有不同的表达,可提高淋巴瘤诊断分型的准确率;DI,SPF水平可反映肿瘤增生情况及病理学恶性程度且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