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02篇
妇产科学   1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观察不同日龄正常早产儿纤溶活性指标栓溶二聚体(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溶酶原(纤溶酶原,PLG)生理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取日龄1、5、10、20 d的早产儿各40 例及1、5、10,20 d正常足月儿各20例作对照,观察其纤溶指标DD、PLG值的日龄变化规律。结果早产儿和足月儿DD阳性在新生儿期较多见,尤其是在生后1周内,DD阳性率随日龄增长而减低,早产儿减低较慢。早产儿PLG在第1、5 d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第10、20 d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2.00±11.82)%比(41.30±9.74)%,(27.58±9.04)%比(43.65 ±17.38)%,(P<0.05)。早产儿PLG随着日龄增长有下降趋势,而足月儿无明显变化。结论新生儿出生后DD阳性率高和较低活性PLG水平提示纤溶活性的增强,尤其是早产儿更明显。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临床出现DD阳性或PLG降低时,对DIC诊断要慎重。  相似文献   
82.
早产儿母亲哺育知识水平与喂养方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早产儿母乳喂养现状与母亲哺育知识水平的关系,为孕产妇早期健康教育的重点提供依据.方法 问卷调查月龄满4个月的早产儿家庭130例,内容包括喂养方式及其掌握有关早产儿哺育知识的水平.结果 母乳喂养占16.2%,混合喂养占21.5%,人工喂养占62.3%,三组知识水平以母乳喂养组得分最高,混合喂养组次之,人工喂养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59,P<0.01).原因是医院孕妇学校和住院期间获取早产儿母乳喂养的知识普遍不足,护理宣教不力,缺乏针对性.结论 欲改变这种现状:①极需加强有关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如婚前学校和产前孕妇学校);②增加母乳喂养读本中有关早产儿的内容;③作好护理宣教,让早产儿家庭更多了解早产儿生理发育特点和常见喂养问题;④更多指导和帮助早产儿父母,提高母乳喂养的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83.
四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四胞胎发生率为 1/ 89n- 1 (n为胎数 ) ,约 70万分之一。我院 1998年 10月 2日收治一组四胞胎极低出生体重儿(VL BWI) ,罹患肺透明膜病 (HMD)。经精心医护 ,6 1d出院 ,现报道如下。一、方法和措施1.一般资料 :第 3胎 ,孕 31周 ,产前未用药 ,急诊入院 ,因四胞胎剖宫产 ,3 min内相继娩出 ,呼吸弱 ,肢端青紫。置开放暖床立即复苏。大子 140 0 g,二女135 0 g,三女 12 5 0 g,四子 140 0 g。2 0min稳定后转新生儿科。不久先后出现气促、青紫、呻吟、吐沫和三凹征 ,胸片示弥漫颗粒网状影和支气管充气征。诊断 :四胞胎 ,早产儿 ,VL BWI,HMD。…  相似文献   
84.
关于我国新生儿新法复苏的现状和建议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 1 98 3年陕西临潼会议新生儿新法复苏方案[1 ] 的提出 ,1 993年广州会议再次修订[2 ] 并号召推广 ,至今已有 1 8年 ,这期间笔者参加了该项工作 ,不免思考 ,有以下看法和建议。1 对新法复苏现状的估价1 1 成绩巨大 众所周知 ,解放以来 ,我国婴儿死亡率由 2 0 0‰降至目前的 50 1 9‰[3] ,但其中新生儿死亡率的降低并非同等显著 ,导致 2 0世纪 80年代我国新生儿和围产医学的兴起。针对新生儿窒息是主要死因 ,借鉴国外模式要求产科与儿科合作的呼声日高 ,其合作的主要内容当属新生儿新法复苏。 90年代初产、儿科两大学科联合召开了全国…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总结NICU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一次暴发流行紧急控制的成功经验与救护对策.方法 分析该次流行11例早产儿临床资料,反思感染因素、控制手段和救护效果.结果 感染特点:(1)11例均为早产儿,9例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在16 d内接连发生,呈暴发趋势;(2)先证者为1例外来传染源,主要经空气传播;(3)病原菌培养证实为热带假丝酵母菌.措施:对患儿集中隔离救护、果断用药、整体治疗,并进行轮番搬家式空气大消毒,加强暖箱消毒和手卫生,切断传播途径.转归:加上先证者共12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结论 重视洗手及无菌操作是防范院内感染首要任务,找准并切断传播途径是控制感染流行的关键措施,具备过硬的综合救护能力是避免不良后果的最后防线.  相似文献   
86.
目的 评价体位引流辅助气管吸引防治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窒息合并MAS新生儿61例,分为对照组24例,生后气管插管应用胎粪吸引管气管内吸引;观察组37例,插管后体位引流再行气管吸引.主要观察两组气管内吸出胎粪量、MAS并发症及转归.结果 观察组气管内抽出胎粪量(2.16±1.82)ml,较对照组(1. 23±0.97)ml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吸净胎粪所需插管次数为(1.19±0.46)次,较对照组[(1.79±0.83)次]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11%,明显低于对照组29.1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吸氧时间(包括机械通气)为(21.30±22.38)h,较对照组[(52.91±39.20)h]显著缩短,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住院天数(9.24±3.94)d,对照组为(14.39±6.49)d,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病死率为0,对照组病死率4.17%,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1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5 minApgar评分8~10分者占70.16%,明显高于对照组(58.3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体位引流辅助气管吸引可有效清除气管内胎粪,减少MAS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吸氧时间和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7.
2000年及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中,对面罩通气失败而又难以气管插管的新生儿均推荐使用喉罩进行复苏。美国儿科学会(AAP)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将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应用纳入第5版《新生儿复苏教程》(2006年),介绍了其原理、适应证及操作方法等。故近年来由  相似文献   
88.
答:Pierre-Robin综合征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胚胎发育障碍、宫内感染或遗传因素有关。患儿因下颌骨发育不全导致小下颌、舌后坠,常常伴有颚裂等临床特征。由于小下颌、舌后坠易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出现呼吸困难,甚至急性缺氧发作。轻症时可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口服布洛芬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治疗中的安全性、治疗效果和副作用,以评估其在早产儿PDA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根据PDA诊断的时间顺序,按随机数字顺序表,将74例PDA早产儿随机分为布洛芬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8例),布洛芬治疗方法为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每剂10 mg/kg,间隔24 h 1次,共3次;记录并比较2组PDA的关闭率、相关副作用及患儿住院期间的情况.结果 布洛芬治疗组PDA关闭率为52.8%(19/36),高于对照组(18.4%,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75,P=0.002).在口服布洛芬治疗期间,患儿未出现少尿、肾功能损害、出血倾向、胃肠道穿孔、Ⅲ或Ⅳ级脑室内出血或出血加重等严重副作用,布洛芬治疗组和对照组出现腹胀或胃潴留的发生率分别为33.3%(12/36)和26.3%(10/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P=0.509).布洛芬治疗组患儿平均住院(22.8±14.8) d,用氧(8.3±9.3) d,5.6%(2/36)需要机械通气,与对照组[分别为(24.1±17.1) d、(8.8±8.3) d和2.6%(1/3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口服布洛芬对早产儿PDA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合并症或副作用发生,应用方便,安全性较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afety, efficacy, temporary side effects and feasibility of oral ibuprofen suspen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 with hemodynamic significance in premature infants. Method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cluding seventy-four premature infants with PDA was performed from February 2007 to May 2008. Inf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two groups: testing group (36 patients) received three doses of oral ibuprofen suspension (10 mg/kg at 24-hour intervals) and control group (38 patients) did not receive such treatment. The cure rate of PDA, relative side effects of ibuprofen and complications during treatment were recorded.Results The closure rate of ductus arteriosus in the testing group was 52.8% (19/36),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18.4%, 7/38) (χ2=9.575, P=0.002). The severe side effects did not occur in testing group, such as oliguria, renal impairment, prone of bleeding, gastrointestinal perforation and novel appearing or deteriorative of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VH). Compared with the infants in control group (26.3%, 10/38), the morbidity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or gastric retention in testing group (33.3%, 12/36) was higher, while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0.436, P=0.509). The hospital stay [(22.8±14.8) d vs (24.1±17.1) 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ate [5.6% (2/36) vs 2.6% (1/38)] and oxygen supplement time [(8.3±9.3) d vs (8.8±8.3) d] between the testing and control groups remain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Conclusions Oral ibuprofen suspension could be effective in closing PDA of preterm infants; no significant complications and side-effects occurred during oral ibuprofen treat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oral ibuprofen suspension treatment was safe,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ted for preterm infants with PDA.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评价气管内吸引防治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有效性,探讨新生儿活力与胎粪吸入的关系. 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分娩胎粪Ⅲ度污染新生儿(简称粪染儿)49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49例,生后常规气管插管、应用胎粪吸引管抽吸胎粪;对照组246例,生后插管、气管内冲洗.观察两组MAS发生率、并发症及预后.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MAS发生率分别为7.6%和11.4%(x2=2.45,P>0.05);观察组重型MA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8%(2/249)和4.5%(11/246),x2=6.51,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率为0.4%,对照组为2.8%(x2=3.12,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0,对照组病死率1.2%(3/246).观察组1 min Apgar评分9~10分有活力新生儿气管抽出胎粪中位数为0.86 ml,明显少于≤8分无活力新生儿的1.65 ml(z=1.44,P<0.05);观察组有活力粪染儿中17.8%(38/214)气管内可抽到胎粪,其中26.3%(10/38)可抽出大量胎粪.结论 (1)粪染儿生后早期进行气管内吸引不能减少MAS发生率,但可减轻临床症状,防止并发症,降低病死率.(2)有活力新生儿亦可发生胎粪吸入,应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