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目的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质量与评价处年度医疗质量调查数据,对我国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调查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域(除西藏自治区)医疗机构在2016年至2018年上报年度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疗质量相关数据,对专科建设指标、环节指标及终末指标进行横断面研究及纵向比较。结果68.53%三级公立医院和31.68%二级公立医院设置了感染性疾病科;有负压病房项目建设的三级及二级公立医院分别为49.47%和16.43%,传染病专科医院为96.3%。感染性疾病科医护比平均为0.61:1,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三级、二级以及传染病专科医院分别为11.49天、9.65天及18.27天,2018年与2017年、2016年同期上报数据相比有所降低。 三级及二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率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 58.55%、71.72%及传染病专科医院39.97%。感染性疾病科医生参与医院抗菌药管理委员会比例分别为91.72%、79.30%及传染病专科87.50%,2018年较2017年有所增长。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收治前5位的病种为:肝病、结核病、手足口病、呼吸道感染和其他感染疾病。单病种不明原因发热病因各省医院平均确诊率55.15%;门诊流感样病例平均病原学诊断率13.20%;门诊流感样病例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率分别为33.60%、30.03%及传染病专科医院48.28%。经组织学和/或细菌学证实的各省肺结核医院平均确诊率为19.76%,艾滋病并发PCP实验室确诊率医院实验室确诊率较低:三级公立医院23.88%、二级公立医院25.28%、传染病专科医院18.01%。结论我国国家感染性疾病专业医疗质量建设具备良好基础,但仍存在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不充分,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能力不足等问题,需加强感染性疾病科医疗质量管理及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2.
熊堃  徐伟  曾慧慧 《中国药学》2014,23(1):54-59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是哺乳动物细胞内负责清除过量活性氧族(ROS)的重要酶类。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ROS在TrxR抑制剂乙烷硒啉抗肿瘤机制中的作用。在人肺癌细胞A549中,乙烷硒啉迅速诱导ROS含量上升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并导致细胞死亡。ROS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的预孵育可以显著抵抗这三种现象。AnnexinV-PI法和Western blot的结果表明乙烷硒啉激活了内源性凋亡通路。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抑制剂环孢菌素A可以抑制乙烷硒啉诱发的细胞色素c释放和细胞死亡,而同时一些Bcl-2家族蛋白含量却没有明显变化。这些结果说明ROS可能部分地通过增加线粒体通透性,释放包括线粒体内的促凋亡因子来介导乙烷硒啉诱发的快速凋亡。首次报道了ROS可能在乙烷硒啉抗肿瘤机制,特别是其早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 了解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母婴阻断及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免疫应答状态及变化规律.方法 对249例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予以联合母婴阻断措施,并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用微粒化学发光法跟踪测定婴儿生后7、12、24、36个月的HBsAg和抗-HBs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母婴阻断后不同时间免疫应答状态不同,7月龄婴儿无应答率为8.0%(20/249),低应答率为11.7%(29/249),强应答率为80.3%(200/249);12月龄婴儿无应答率为10.8%(13/120),低应答率为26.7%(32/120),强应答率为62.5%(75/120);24月龄婴儿无应答率14.8%(4/27),低应答率为33.3%(9/27),强应答率为51.9%(14/27),36月龄婴儿无应答率为14.3%(1/7),低应答率为28.6%(2/7),强应答率为57.1%(4/7);7月龄组与其他月龄组同等应答状态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98,P<0.01).强应答组婴幼儿抗-HBs效价出生7个月后出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效价越高,其下降的例数越少,下降出现的时间越晚.抗-HBs效价>1000 mIU/mL时,在36个月内下降比率为57.6%(19/33),下降高峰为24个月(57.9%,11/19);抗-HBs效价为100~1000 mIU/mL时,在36个月内下降比率为73.8%(31/42),下降高峰为12个月(54.8%,17/31).HBsAg阳性婴儿7月龄多表现为无应答状态,占全部无应答婴儿的70%(14/20,x2=128.61,P<0.01),99%(189/191)HBsAg阴性婴儿多为强应答.HBeAg同时阳性母亲的婴儿无应答率有高于HBeAg阴性母亲婴儿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比5.5%,x2=0.24,P>0.05).结论 HBsAg阳性母亲新生婴儿的母婴阻断及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不同时间免疫应答状态不同,且呈动态变化;无应答状态多见于HBsAg阳性的免疫失败婴儿;HBsAg阴性婴儿大多呈强应答;HBeAg同时阳性的母亲婴儿更易呈低应答.建议完善母婴阻断后管理流程,特别是生后7个月~2年的积极随访监测.  相似文献   
44.
41岁女性,临床特点为间断黄疸、脾大、贫血,家族成员有发作性黄疸病史,经血红蛋白电泳等检查确诊为轻型β-地中海贫血。肝脏活检病理特点:肝细胞胞浆内可见色素颗粒沉积,肝窦内有巨核细胞,肝内轻度纤维化,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索异常增生标志物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TR)在肺结核与肺癌患者血浆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癌、肺结核和健康对照各100例志愿者血浆中异常增生标志物TR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TR的表达水平肺癌组明显高于肺结核组(P<0.01),肺结核组明显高于健康组( P<0.01)。结论 TR对肺结核病人罹患肺癌具有预警意义,在肺结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评价重组人干扰素(rhIFN)α2b喷雾剂(假单胞菌)治疗儿童非流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 2019年1月至7月,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牵头,在全国开展rhIFNα2b喷雾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75例,分为rhIFNα2b喷雾剂组291例和利巴韦林组284例,分别给予rhIFNα2b喷雾剂和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并对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定。结果 完成本研究的符合方案集(per-protocol set,PPS)病例共448例,其中rhIFNα2b喷雾剂组233例,利巴韦林组215例。主要疗效指标完全退热时间rhIFNα2b喷雾剂组为25.0 h,利巴韦林组为33.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缓解时间比较,rhIFNα2b喷雾剂组在鼻塞、流涕、咽喉痛、咳嗽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早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hIFNα2b喷雾剂组和利巴韦林组的痊愈时间分为92 h、112 h,rhIFNα2b喷雾剂组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61)。结论 rhIFNα2b喷雾剂用于儿童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起效快、疗效显著,尤其有助于快速缓解发热及减轻鼻咽部症状,缩短病程,且安全和耐受性良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建立外标法测定乙烷硒啉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NUCLEODUR 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0.01%H3PO4)=40∶6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320 nm,柱温:25 ℃,外标法测定乙烷硒啉原料药的含量。结果 乙烷硒啉线性范围为10.0~500.0 μg· mL-1,r=0.999 9。乙烷硒啉样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精密度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64%,RSD=0.40%(n=9)。结论 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易行,可用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OM)并发组织型Ⅰ期急性绒毛膜羊膜炎(AIAI)母婴的围产期特点和危险因素,对优化围产期PROM母婴诊疗方案提供精细化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怀柔妇幼保健院2016年6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收治的247例PROM母婴病例的临床资料和胎盘组织病理学结果。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基线平齐的88例Ⅰ期AIAI/PROM母婴病例(AIAI/PROM组)和159例单纯PROM母婴病例(PROM组)围产期指标(产时发热、子宫触痛、羊水污染、PROM时长、胎儿窘迫、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产前抗感染治疗等)组间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组织型Ⅰ期AIAI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Medcalc软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价高风险因素的诊断效能。结果AIAI/PROM组88例孕母中,19.32%(17/88)病例产前发热,2.27%(2/88)病例子宫触痛、6.82%(6/88)病例羊水污染;7.95%(7/88)病例发生胎儿宫内窘迫。两组孕母发热(χ^(2)=8.666、P=0.003)、PROM时长(χ^(2)=3.128、P=0.001)、PROM>18 h(χ^(2)=9.095、P=0.003)、孕母WBC(χ^(2)=2.544、P=0.011)、WBC>15×109/L(χ^(2)=8.000、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ROM>18 h为孕母发生Ⅰ期AIAI的主要影响因素(OR=2.82、95%CI:1.485~5.364、P=0.002),可致PROM孕母发生Ⅰ期AIAI的风险升高2.82倍。PROM时长、孕母WBC计数及两指标联合判断Ⅰ期AIAI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23、0.626和0.627,采用Medcalc进行AUC两两比较,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组织型Ⅰ期PRMO/AIAI孕母临床羊膜炎症状体征不典型。PROM>18 h为组织型Ⅰ期AIAI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PROM时长、孕母WBC计数及两指标联合对组织型Ⅰ期AIAI风险判断均有价值,但诊断效能不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母乳喂养对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 收集北京地区25家医院新生儿病房在2015年10月23日至2017年10月30日住院的晚期早产儿资料。根据喂养方式分为母乳喂养组和配方奶喂养组,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1 576例晚期早产儿,其中母乳喂养组153例,配方奶喂养组1 423例。发生感染性疾病共计484例(30.71%),其中母乳喂养组感染性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配方奶喂养组(22.88% vs 31.55%,P=0.0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乳喂养是感染性疾病发生的独立保护性因素(OR=0.534,P=0.004),而男婴、胎膜早破、妊娠糖尿病、窒息是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别OR=1.328、5.386、1.535、2.353,均P < 0.05)。结论 母乳喂养可降低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是晚期早产儿感染性疾病的保护因素,应积极提倡晚期早产儿住院期间实施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迷迭香中二萜酚化合物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和表迷伫香酚对人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抑制作用及其对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方法:以细胞膜和LDL为靶,用TBARS方法和ESR方法研究了抗氧化活性。用荧光方法研究对铜诱导的LDL中apo B蛋白氧化的抑制。结果: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和表迷迭香酚对人血LDL中的脂质过氧化和apo B蛋白的氧化均有抑制作用,IC50值在7-10μmol/L。抗氧化机理与其对脂自由基清除活性有关。结论: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和表迷迭香酚能抑制LDL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