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77篇 |
免费 | 778篇 |
国内免费 | 80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2篇 |
儿科学 | 110篇 |
妇产科学 | 41篇 |
基础医学 | 814篇 |
口腔科学 | 74篇 |
临床医学 | 2294篇 |
内科学 | 985篇 |
皮肤病学 | 69篇 |
神经病学 | 436篇 |
特种医学 | 693篇 |
外科学 | 847篇 |
综合类 | 3994篇 |
预防医学 | 2008篇 |
眼科学 | 157篇 |
药学 | 1411篇 |
28篇 | |
中国医学 | 1581篇 |
肿瘤学 | 72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6篇 |
2023年 | 372篇 |
2022年 | 395篇 |
2021年 | 492篇 |
2020年 | 373篇 |
2019年 | 348篇 |
2018年 | 377篇 |
2017年 | 235篇 |
2016年 | 273篇 |
2015年 | 296篇 |
2014年 | 714篇 |
2013年 | 550篇 |
2012年 | 723篇 |
2011年 | 735篇 |
2010年 | 732篇 |
2009年 | 774篇 |
2008年 | 751篇 |
2007年 | 723篇 |
2006年 | 702篇 |
2005年 | 635篇 |
2004年 | 602篇 |
2003年 | 598篇 |
2002年 | 553篇 |
2001年 | 523篇 |
2000年 | 453篇 |
1999年 | 400篇 |
1998年 | 316篇 |
1997年 | 343篇 |
1996年 | 357篇 |
1995年 | 368篇 |
1994年 | 249篇 |
1993年 | 180篇 |
1992年 | 163篇 |
1991年 | 131篇 |
1990年 | 146篇 |
1989年 | 135篇 |
1988年 | 94篇 |
1987年 | 100篇 |
1986年 | 64篇 |
1985年 | 74篇 |
1984年 | 58篇 |
1983年 | 53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2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10篇 |
1977年 | 8篇 |
1964年 | 8篇 |
1963年 | 8篇 |
1959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索骨髓微环境对白血病干细胞的调控机制,阐明成骨细胞龛是否通过上调白血病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促进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及自我更新。方法:获取AML1-ETO9a(AE9a)小鼠白血病模型的小鼠骨内膜和骨髓腔的白血病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利用GSEA对转录组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并验证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后,AE9a小鼠白血病细胞中IL-1的表达。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4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IL-1的表达;通过集落培养体系检测在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后及加入IL-1β,AE9a小鼠白血病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RNA-seq及GSEA分析结果显示,在AE9a白血病小鼠,骨内膜区域的白血病细胞中表达上调的基因,显著富集于炎症通路相关分子,其中IL-1α和IL-1β在骨内膜区的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骨髓腔内的白血病细胞(IL-1α:P<0.001, IL-1β:P<0.001)。与成骨细胞共培养后,AE9a小鼠白血病细胞IL-1α和IL-1β表达升高,分别是未与成骨细胞共培养的2.5倍和3.5倍,...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40mg/d对冠心病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将9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和下肢动脉超声诊断的冠心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40mg组及辛伐他汀20mg组,每组48例,于给药前、给药3个月和9个月后采用高频超声检测下肢动脉,记录下肢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辛伐他汀20mg或40mg治疗3个月和9个月后,40mg组较20mg组作用更为明显(P〈0.01),治疗3个月和9个月后辛伐他汀40mg组的下肢动脉IM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辛伐他汀20mg组IMT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辛伐他汀40mg/d对冠心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具有稳定和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 探讨二代测序技术(NGS)在脓毒症病原体检测中的运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某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收治的82例疑似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血标本进行血培养、NGS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比较3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血培养、NGS和PCR所需检测时间分别为(5.61±1.22)、(1.32±0.26)和(1.52±0.31)d。82例患者中,诊断为脓毒症62例,非脓毒症患者20例;脓毒症组中有35例未治愈,明显高于非脓毒症组4例(P<0.05)。61例NGS阳性标本中,检测出病原体主要包括鲍曼不动杆菌10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巨细胞病毒(CMV)22例、人类疱疹病毒(EBV)13例、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13例、耶氏肺孢子菌8例和烟曲霉5例。12例患者血培养阳性,共计检出13种病原体,包括肺炎克雷伯杆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杆菌2例,大肠杆菌2例、鲍曼不动杆菌、伯克霍尔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各1例。NGS检测阳性率为74.39%,明显高于血培养的14.63%,差异... 相似文献
105.
抚触护理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黄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抚触护理对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抚触护理能明显预防和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治疗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的临床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肿瘤科及南通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60例复发转移性头颈部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癌胚抗原(CE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CR)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C、CEA、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CC、CEA、VE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0%,低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铂类用于复...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全面检索、分析和总结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的相关证据, 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合适的营养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检索国内外数据库, 获取与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相关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Meta分析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2月24日。采用证据总结评价工具、临床指南研究与评价系统II、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对应的文献评价工具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证据分级。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 汇总出31条最佳证据, 分别包括营养筛查与评估、营养素推荐、营养支持、姑息治疗、健康教育5个类别。结论证据总结内容丰富、层次清晰, 对开展晚期心力衰竭患者营养管理的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护理人员在应用证据时, 应基于具体临床情景, 充分评估证据应用过程中的促进和阻碍因素, 制订有针对性的行动计划, 推进证据的落实。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比较三层紧密缝合法与Allgower-Donati缝合法在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的83例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缝合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三层紧密缝合法,对照组采用Allgower-Donati缝合法。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切口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Maryland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切口皮肤温度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Maryland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3 d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肤切口缝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切口周围皮肤炎症反应面积小于对照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观察不用时间点暴露于不同剂量醋酸铅后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表达量的影响,探讨不同时间不同剂量铅暴露对内质网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神经胶质瘤C6细胞培养于含醋酸铅的培养液中,分别于不同时间终止染铅,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内质网GRP78表达量。结果(1)0.2μmol/L染铅组:7和30 d GRP78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其余各个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变化;(2)1.0μmol/L染铅组:1 d后GRP78蛋白表达量开始显著增高,染铅30 d时已达到染铅前的6.3倍;(3)2.0μmol/L染铅组:0.5 h起GRP78表达量即显著增高,染铅7 d时达到高峰,是染铅前的4.3倍,到30 d时表达量又下降为染铅前的2.6倍。结论铅可以使Wistar大鼠神经胶质瘤细胞内质网上的GRP78蛋白应激性表达增加,内质网上的GRP78是铅的重要蓄积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