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3篇
  免费   295篇
  国内免费   106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510篇
内科学   303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11篇
外科学   110篇
综合类   1202篇
预防医学   535篇
眼科学   54篇
药学   461篇
  14篇
中国医学   609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80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202篇
  2020年   161篇
  2019年   171篇
  2018年   16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306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172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81.
目的:探讨德都红花-7味散原药方及优化方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原药组、优化组。大鼠ip 30%CCl4橄榄油溶液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同时1次/日ig给药,阳性药组给予秋水仙碱片0.4 mg·kg-1;原药组给予德都红花-7味散0.6 g·kg-1;优化组给予德都红花-7味散优化方0.6 g·kg-1。连续40 d后处死大鼠。取肝脏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Ⅰ,Ⅲ型胶原分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肝组织匀浆Ⅲ型前胶原和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表达变化。结果:天狼星红染色模型组Ⅰ,Ⅲ型胶原纤维较正常组增多,阳性药组、原药组、优化组Ⅰ,Ⅲ型胶原纤维较模型组减少。与正常组比较,酶联免疫法检测模型组Ⅳ型胶原,HA含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原药组、优化组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HA含量明显降低(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模型组Ⅰ型胶原mRNA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正常组上调(P0.01)。阳性药组、原药组、优化组Ⅰ型胶原mRNA和Ⅲ型胶原mRNA表达较模型组下调(P0.01)。原药组、优化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较阳性药组下调(P0.05)。优化组Ⅰ型胶原mRNA表达较原药组下调(P0.05)。结论:德都红花-7味散原药方与优化方是通过抑制Ⅰ型胶原mRNA和Ⅲ型胶原mRNA的转录,达到阻断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德都红花-7味散优化方优于原药方。  相似文献   
82.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小艾飞中槲皮素、山柰素、乔松素、高良姜素4种黄酮类成分及胡椒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睛(A)-1%磷酸溶液(B)-甲醇(C)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2 min,28%A∶52%B∶20%C;12~13 min,28%~30%A,52%~50%B,20%C;13~45 min,30%A∶50%B∶20%C),流速1.0 m 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80 nm。结果:槲皮素、山柰素、乔松素、高良姜素、胡椒碱的标准曲线分别为Y=357 314X-88 066(r=0.999 9),Y=442 853X-74 204(r=0.999 9),Y=647 926X-327 436(r=0.999 9),Y=471 672 X-256 408(r=0.999 9),Y=290 000X-391 906(r=0.999 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n=9)分别为98.4%(RSD 1.6%),98.9%(RSD 1.7%),101.3%(RSD 2.2%),98.6%(RSD 2.1%),98.6%(RSD 1.8%)。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用于维吾尔族药复方小艾飞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运用康复锻炼进行临床治疗,对其心功能、自主神经功能以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80例。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药物治疗,观察组(40例)予以药物+康复锻炼治疗,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和自主神经功能指标均明显好于治疗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均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康复锻炼进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自主神经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应用细胞块制备试剂盒制备细胞块效果以及制块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方法:应用细胞块制备试剂盒法制备细胞块,常规包埋制片后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其效果。结果:细胞块制备试剂盒制成的细胞块不散,可对微量标本进行处理,具备组织学优点;满足标本连续切片,并可永久保存标本;能满足免疫组化检测需要。结论:细胞块制备试剂盒法操作简单,技术难点不多,质量容易控制,便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在脑血栓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取从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间所收治的脑血栓患者共86例作为本次分析的主要对象、资料,分组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42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予以优质护理措施,对2组间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2组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程度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高;且SAS、SDS评分相对更低;实施统计学处理,在组间将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脑血栓临床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将抑郁或是焦虑缓解,将护理满意程度有效提升,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86.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置钉技巧。[方法]总结2000年10月~2008年9月应用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66例,置钉132枚。术中在直视下依据手感行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复位固定。[结果]本组66例132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术中未发现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损伤。术后患者症状及神经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96枚螺钉术后行CT检查,其中91枚位置良好(94.89%)。全部病例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均融合。[结论]术前影像学测量,术中显露寰椎后弓、直视下依据手感置钉、X线确定进钉方向,是安全置钉的技巧。  相似文献   
87.
生物反馈辅助盆底肌训练治疗儿童精神性尿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儿童精神性尿频为白天尿频、夜间排尿正常,无泌尿系畸形和感染及神经系统异常的病症,常持续数月后自愈。但长期尿频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应采取积极治疗。2004年9月至2005年4月,我们通过生物反馈辅助盆底肌训练治疗精神性尿频患儿15例,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苏合丸外敷脐部(神厥穴)联合微波治疗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80例胃肠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术后常规治疗护理,手术后12h采用苏合丸敷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微波仪照射脐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提前(P〈0.01),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进食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结论苏合丸敷脐联合微波治疗仪照射脐部能显著促进胃肠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成人哮喘生活质量评分表(AOLO))、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04例哮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哮喘患者的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与其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0、05,P〈0.01),消极应对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 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良好的应时方式和社会支持能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及Mimics10.01、UGNX11.0软件建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动脉血管网并测量相关数据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的20例CSP患者,利用CT薄层扫描及CT血管成像技术采集断层图像数据集,借助相关软件重建患者骨盆、盆腔动脉血管网,并测量腹主动脉分叉角度、髂总动脉长度、髂内动脉长度、子宫动脉开口角度,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测量的20例CSP患者其腹主动脉分叉角度为45.29°±10.22°,左侧子宫动脉开口角度为64.97°±24.52°,右侧子宫动脉开口角度为58.07°±27.84°;左侧髂总动脉长度为(44.47±15.68)mm,右侧髂总动脉长度为(43.89±15.78)mm,左侧髂内动脉长度为(46.18±13.98)mm,右侧髂内动脉长度为(47.45±13.95)mm。结论:借助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结合适当软件可以重建CSP数字化三维模型,并精确测量相关数据,为该疾病的个体化治疗尤其是血管性介入治疗提供了解剖学依据及相关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