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6篇 |
免费 | 168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8篇 |
儿科学 | 25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02篇 |
口腔科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261篇 |
内科学 | 213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61篇 |
特种医学 | 8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39篇 |
综合类 | 1140篇 |
预防医学 | 299篇 |
眼科学 | 56篇 |
药学 | 20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562篇 |
肿瘤学 | 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4篇 |
2023年 | 145篇 |
2022年 | 112篇 |
2021年 | 104篇 |
2020年 | 108篇 |
2019年 | 113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83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80篇 |
2013年 | 207篇 |
2012年 | 212篇 |
2011年 | 248篇 |
2010年 | 176篇 |
2009年 | 148篇 |
2008年 | 166篇 |
2007年 | 138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89篇 |
2004年 | 76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49篇 |
2001年 | 43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38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29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7篇 |
1984年 | 7篇 |
1983年 | 9篇 |
1982年 | 12篇 |
1981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3篇 |
1957年 | 3篇 |
1956年 | 4篇 |
1955年 | 4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文题释义:肾结石: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疾病,与饮食中的钙含量和酸性物质增高有关,严重者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肾结石手术几乎占了泌尿外科手术数量的一半。
三维数字化:利用医学工程软件把人体脏器的实体模型进行虚拟创建,之后进行修改、模拟、设计等一些操作。
背景:肾结石发生病因有很多,但对于肾脏解剖形态学研究是否影响结石的产生还未有明确答案。
目的: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与肾结石病因的相关解剖结构数据进行分析。
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北京房山区良乡医院就诊的3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肾结石组,对照组是同期进行体检的正常人30例。两组受试者采集肾脏CT的扫描数据后,利用Mimics 16.0.软件通过图像分割和融合来重建肾脏的三维立体模型;测量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并对肾结石患者肾脏解剖学指标进行多参数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肾结石患者与正常人的肾在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方面的三维数字化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肾结石患者肾脏解剖学多参数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肾结石患者的肾脏长度、肾脏宽度、肾窦长径、肾窦宽径、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直径、肾上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下缘至棘突纵线距离、肾门至棘突纵线距离等与肾结石的形成无明显相关性(P > 0.05)。提示肾脏形态学的不同与结石形成无关。ORCID: 0000-0001-6850-7615(武利兵);0000-0001-5877-8358(许阳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02.
目的颈内动脉狭窄危害较大,手术并发症较多,现研究更加安全可靠的方式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对比内膜剥脱和腔内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颈内动脉狭窄患者70例,支架植入术20例,内膜剥脱50例。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为使用常规腔内支架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第二组为使用内膜剥脱手术的观察组。结果两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血管造影检查发现,使用腔内支架手术治疗的对照组中,显效人数16例,有效人数2例,无效人数2例,总有效率为95%,1年后复查颈动脉再狭窄人数10例,再狭窄发生率为50%;使用内膜剥脱手术治疗的观察组中,显效人数48例,有效人数2例,无效人数0例,总有效率为100%,颈动脉再狭窄人数6例,再狭窄发生率为12%。可见两组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内膜剥脱术对于治疗颈内动脉狭窄有很好的疗效,此方法总有效率高,再狭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索产后妇女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2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医院分娩的产后30 d-210 d妇女2205例.调查产妇的年龄、体重、产后天数等基本资料,测量产妇的跟骨骨密度.对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 2205例产后妇女发生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者453例,... 相似文献
104.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IDF)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成人糖尿病病人数量达到5.37亿例,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7400万例,增幅达16%,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病率将进一步上升至12.2%,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鼻泪管阻塞(CNLDO)的个体化选择,并评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就诊的年龄小于12岁的CNLDO病例,所有患儿保守治疗无效且至少进行过一次失败的泪道探通治疗,根据术前术侧泪道CT影像特征以及术中泪道探针探查选择鼻内镜下的手术方式,包括鼻内镜下Hasner瓣膜切开成形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EnDCR)。术后1个月后经鼻内镜评估开口或吻合口,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评估主观症状改善情况,并记录并发症情况。手术成功被定义为泪道冲洗通畅,且症状完全缓解或明显改善。结果 共有38例(47眼)CNLDO,其中,38.3%(18/47眼)病例接受鼻内镜下Hasner瓣膜切开成形术,61.7%(29/47眼)接受了En-DCR。鼻泪管阻塞部位与鼻内镜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显著相关(P<0.001),骨性鼻泪管结构异常与鼻内镜下手术方式的选择显著相关(P=0.044)。38名患儿(47眼)的手术成功率100%,未见脑脊液漏、眼眶穿透、大量出血、感染扩散、泪道置管脱出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Hasner瓣膜切... 相似文献
106.
巴拉珠尔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12-1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伤科常见病之一。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股骨颈骨折;没有骨折的骸关节创伤;perthes病;血红蛋白病;减压病;长期服用激素;酒精中毒等;无论上述原因及其它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其主要病因为缺血。在临床上若不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缺血的股骨头就会坏死塌陷, 相似文献
107.
古丽尼萨·萨吾尔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1):33-33
淋病是由淋病双球菌引起的传染性尿路感染,而前列康冲剂几年来在维吾尔医临床上用于慢性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前列腺炎药物,我们白2002年以来,前列康冲剂(mazi bezi jawhin)配合温性药茶(motidil qay dorisi)治疗淋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8.
普迪思缝线双重环扎加张力带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粉碎性髌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治疗方法较多。2002~2005年,笔者采用普迪思缝线(Polydioxanone,PDSⅡ)双重环扎加张力带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78例,疗效满意。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78例,男53例,女25例,年龄17~81岁。均为直接暴力伤所致,伤后至手术时间3~356h。左侧33例,右侧45例。其中合并脑外伤11例。术中探查碎片3块29例,4块33例,5块11例,≥6块5例。78例均用PDSⅡ0号W9236可吸收缝线内固定。1.2手术方法全身或椎管内麻醉。髌前正中切口,常规显露断裂的髌骨、韧带和两侧支持带,暴露骨折端,并清除断端血肿,将骨折初步复位并了…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蒙医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4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蒙医药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医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针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管状胃和传统的缩胃手术治疗,对其术后近期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食管癌患者有10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选择管状胃食管吻合,作为A组,另外50例采取传统的缩胃手术进行治疗,为B组,将两组治疗后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肺活量以及最大通气量进行比较,对上消化道行钡餐透视和胸片检查,对术后并发症展开分析。结果 A组与B组患者在年龄和体重指数上均未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A组和B组在VC%、FVC%、MVV%、FEV1%上进行对比显示,术前均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术后30天,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展开对比发现,VC%、FVC%、MVV%、FEV1%上A组和B组均有较好的改善,且A组的改善情况比B组更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A组同样存在优势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进行管状胃吻合治疗,术后近期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并发症较少。但由于本次研究时间不长,样本量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数据还应该放大研究,时间还应该更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