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刺激技术,鉴于其使用方便且无痛无创,所以可以采用磁刺激技术刺激穴位替代针刺或电刺穴位。脑电信号可以反映大脑皮质神经的兴奋状态,所以磁刺激与神经相关的神门穴并测量与分析其脑电信号可以研究磁刺激穴位的作用与效果。 目的:以不同频率磁刺激刺激肢体神门穴,观察在4种不同状态下脑电信号的诱发电位及其偶极子源定位。 方法:选择健康右利手男性6名,女性4名,年龄20~30岁,既往无神经、精神系统病史,实验期间被试保持闭眼静息。用3,1,0.5 Hz 3种不同频率的磁刺激刺激被试右手神门穴。每种频率的刺激实验分4组,第1组为静息实验,第2组为磁刺激实验,第3组为假刺激实验,第4组为假穴实验。观察4种状态下诱发电位的幅值与潜伏期,诱发电位偶极子源定位冠状面、矢状面和轴状面图。 结果与结论:0.5,1 Hz磁刺激实验4组状态的脑电信号均无明显诱发电位。3 Hz磁刺激安静状态与假刺激状态无诱发电位,磁刺激状态主要诱发产生P300成分,体感诱发电位和其他诱发电位得到抑制;假穴状态除产生P300,另外产生明显体感诱发电位和其他诱发电位。对刺激状态和假穴状态的脑电信号进行脑源定位,经过主成分分析确定有两个偶极子源,磁刺激状态偶极子源定位于额颞区,假穴状态偶极子分布较分散。说明采用磁刺激人体神门穴对脑电信号有明显抑制,与进行针刺或电刺激同样具有调节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背景: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穴位治疗作用是否具有生理基础或者只是心理作用一直是争议的焦点。目前临床中常用的穴位刺激方式为手针和电针,很少有关于磁刺激穴位引起脑电活动的文献发表。 目的:利用诱发电位来研究磁刺激合谷穴对大脑皮质功能区的影响,探讨磁刺激穴位镇痛机制。 方法:18名被试(男13名,女5名)自愿参加实验,选取右侧合谷穴作为靶点目标,距离合谷穴约3 cm处的非穴位点作为对照点。磁刺激频率为1Hz,刺激强度为1.76T,实验分别采集磁刺激前、中、后的脑电信号。 结果与结论:磁刺激穴位140~170 ms后,在F3,F1,FZ,F2,F4,FC3,FC1,FCZ,FC2,FC4 等电极处记录到诱发电位晚成分P150。对该成分进行偶极子源定位分析发现P150定位于前扣带回后部,之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前扣带回不仅参与痛觉认知,还参与痛觉的调制。结果揭示了磁刺激穴位可能的镇痛机制。  相似文献   
33.
磁刺激和电刺激在离子水平的作用机制是相似的。相比之下,磁刺激技术具有无痛、可刺激深部组织等优点。不同的刺激参数会产生不同的机体效应,同时所引发的神经调控机制也不同。采用不同频率(0.5和3 Hz)的脉冲磁场刺激内关穴,采集刺激前、后的32导脑电信号,计算各通道脑电信号之间的相关系数。针对正、负相关系数的不同分布特点,采用不同的阈值,分别对正、负相关系数矩阵进行二值化处理。以脑电通道作为所构建脑功能网络的节点,构建并分析不同状态下的脑功能网络,探讨频率参数对磁刺激内关穴脑功能区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0.5和3 Hz磁刺激内关穴后较刺激前,大脑额叶、颞叶和中央区内部以及脑区之间的正相关呈现增加的趋势。同时,0.5 Hz磁刺激内关穴后,额叶与枕叶以及颞叶与枕叶之间的大尺度连接增强,且具有负相关特性。这一研究结果为磁刺激频率的选取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4.
背景:中医临床已经证明针刺或电刺神门穴可以改变神经活动或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磁刺激技术是一种新型生物刺激技术,鉴于其刺激强度高且无痛无创,所以可以采用经颅磁刺激技术刺激穴位替代针刺或电刺穴位.目的:应用磁刺激刺激人肢体神门穴,分析大脑不同的功能状态与脑电信号混沌程度的关系,初步验证应用磁刺激疗法治疗疾病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照观察,于2007-01/2008-05在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省电磁场与电器可靠性重点实验室完成.对象:被试选择健康有利手男性4名,无实验经历,无既往神经、精神系统病史,实验期间被试保持闭眼静息.方法:共进行2个实验.静息实验即测量被试安静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样奉,磁刺激实验即采用经颅磁刺激刺激被试肢体神门穴,并测量脑电信号样本.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对被试在2种状态下的脑电信号样本进行分析.主要观察指标:安静与磁刺激状态下脑电信号非线件动力学参数.结果:磁刺激状态下被试的非线性特征指标如关联维数、Lyapunov指数和样本熵均较安静状态低(P<0.05).以上3个指标越低,大脑的状态越趋于平静、有序.结论:磁刺激肢体神门穴降低了脑电信号的混沌程度,使大脑更加镇静.提示磁刺激肢体神门穴具有改善脑功能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磁刺激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
Kojewnikow综合征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Kojenikow综合征的病因、临床特征、脑电图及影像学改变。方法 对12例Kojenikow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观察。结果 Kojenikow综合征有局限性持续性肌肉抽搐和单纯部分运动性癫痫持续发作2个基本特征,病因以病毒性脑炎最多见,其他为脑膜脑炎、脑质瘤、脑囊虫病、脑梗死、糖尿病及隐源性癫痫。并发现其病灶分布以分水岭区为多见。结论 Kojenikow综合征分2型,综合分析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并发现病因。大部分患者抗癫痫治疗效果较差,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6.
本文报告40例成人脊肌萎缩症死亡患者的起病症状,病变部位、症状演变、病程、死亡经过和2例尸检材料。提出本病可能与运动神经元内雄激素受体丧失及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其主要死亡原因为脊髓型呼吸衰竭和并发症。应特别警惕在疾病早期出现的膈肌麻痹。  相似文献   
37.
中西药合用治疗川崎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KD),又名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本病因血管受损,故易导致冠状动脉瘤及缺血性心脏病发生。在本病不同时期近似于中医学“斑疹”、“血瘀”。我院1994年1月~19...  相似文献   
38.
磁性纳米粒子具有可以与所感兴趣的生物细胞相结合并增强其磁信号的特点。本研究利用医用脑磁仪中的高灵敏度磁检测系统,对基于纳米磁性粒子的肿瘤早期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究。论文对4种可与肿瘤细胞结合的不同尺度磁性纳米粒子所产生的磁场进行了检测和仿真分析,并进行了初步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利用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构成的高精度磁检测系统可以对50 nm以上尺度的磁性粒子进行有效检测,该研究为开发基于SQUID和磁性纳米粒子的肿瘤细胞早期检测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9.
李建平  徐桂芝  武晓红  韩彦霞 《河北医药》2011,33(19):3014-3015
肿瘤患儿应用经外周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不仅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护外周静脉,减少局部不良反应,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由于肿瘤患儿年龄小、活泼好动、保护意识差等特点容易发生PICC导管末端断裂,影响导管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40.
经颅磁声电刺激(TMAES)作为一种新型的脑神经调控和研究手段,利用超声和磁场耦合产生的感应电流调节不同脑区的神经电活动。钙离子作为神经信号第二特使,在神经信号传递中起着关键作用。为了探究经颅磁声电刺激对前额叶皮层放电活动的影响,将15只小鼠分为对照组、超声组和磁声组,磁声组接受超声强度为2.6 W/cm^(2)和磁感应强度为0.3 T的刺激,超声组仅接受相同强度的超声刺激,对照组无超声和磁场,持续刺激一周。通过光纤光度检测技术实时记录小鼠刺激过程中前额叶皮层钙离子浓度,并进行新物体识别实验,对比各组行为学差异和钙信号的时频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经颅磁声组在刺激后10 s内钙瞬变信号均值(4.84±0.11)%大于超声组(4.40±0.10)%和对照组(4.22±0.08)%,且钙瞬变信号波形变缓,提示钙离子代谢变快;磁声组主要能量频带分布在0~20 Hz,超声组为0~12 Hz,对照组为0~8 Hz;磁声组认知指数为0.71,超声组为0.63,对照组为0.58,表明超声刺激和磁声电刺激均能提高小鼠的认知能力,但磁声组效果优于超声组。以上结果显示,经颅磁声电刺激能够改变前额叶皮层神经集群的钙稳态,实现对前额叶神经集群放电活动的调控,对认知功能具有促进效果。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经颅磁声电刺激的深层神经作用机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