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2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31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38篇 |
内科学 | 24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96篇 |
预防医学 | 65篇 |
眼科学 | 17篇 |
药学 | 34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3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0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3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2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近期不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近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化脓性脑膜炎患儿209例,分为预后良好组33例和预后不良组176例。筛选出可能影响近期预后的因素,单因素分析两组在这些因素方面的差异。结果结果显示,预后不良组年龄小于预后良好组,意识障碍/昏迷、前囟隆起、瞳孔异常、肌张力异常及并发症发生率;脑脊液蛋白含量、糖浓度、乳酸浓度,血白细胞<4×109/L或血白细胞>12×109/L、血钙<3.5 mmol/L、血钠<135mmol/L、颅脑CT或MRI检查异常及使用丙种球蛋白患儿比例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龄、意识障碍或昏迷、瞳孔不等大、脑脊液乳酸升高、血白细胞<4×109/L或血白细胞>20×109/L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预后不良独立相关。结论低龄、意识障碍或昏迷、瞳孔不等大、脑脊液乳酸升高、血白细胞<4×109/L或>血白细胞20×109/L是化脓性脑膜炎近期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应及早识别,早期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72.
目的 神经症患者症状表现繁多,归纳为身体症状和心理症状,对神经症患者进行艾森克人格问卷与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及进行相关性研究.方法 采用龚耀先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和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神经质与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正相关.说明神经质越严重,心理症状越严重,证实了神经质人格较易产生焦虑、抑郁以及各种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精神质与总均分及少部分心理症状因子相关,内外向维度只与两个心理症状因子相关. 相似文献
73.
74.
75.
77.
78.
本刊讯 日前,百奥药业与其他12家中关村中小企业联合发行的“2010年中关村高新技术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简称“10中关村债”)成功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承销团成员设置的发行网点向境内机构投资者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PS)对脓毒症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将建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脓毒症组、APS组、APS+脂多糖(LPS)组,每组各12只。另外12只大鼠设为对照组。术后6、12、18h APS组灌胃APS(100mg/kg),APS+LPS组灌胃APS (100mg/kg)+腹腔注射LPS(3mg/kg),对照组、脓毒症组分别灌胃、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肺组织含水量、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蛋白,Toll样受体4(TLR4)、髓样细胞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p-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与脓毒症组比较,APS组血清IL-6、TNF-α水平,肺组织含水量,ESM-1蛋白表达量,肺组织TLR4、MyD88蛋白表达量,p-NF-κB p65/NF-κB p65均降低(P<0.05),H... 相似文献
80.
不同品种桑叶多酚和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以湖桑197、农桑14号、荷叶白、早生桑1号、塘10、育2号、育71-1、沙2×伦109、嘉陵20号、大墨斗、澧24×苗33、湘7920、湘桑6号以及剑枝桑14个品种为材料,从品种、叶位两个方面探讨桑叶中的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变化.方法 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 不同品种桑叶中总酚和黄酮含量差异较大,其数值分别介于1.941% ~3.831%与0.484%~1.830%之间.结论 桑叶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与品种、叶位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种成分在不同叶位之间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总的趋势为,叶位以叶质较嫩桑叶两种成分含量较高,并随着叶片的成熟程度增加而两种成分含量呈先降低再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