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 研究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凝血功能改变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58例ITP患儿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变化,并结合出血症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本组ITP儿童中,无出血81例,出血477例,其中轻度出血283例,中度出血178例,重度出血16例;PLT数不同的患儿出血症状不同(P=0.000);不同APTT、PT的患儿出血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部分患儿的AT-Ⅲ、FVⅢ及FⅨ活性结果异常;不同FIB浓度的患儿出血症状不同,ROC曲线分析中,FIB对患儿出血具有诊断价值,最佳临界值为2.7g/L;Logistic回归分析中,患儿出血症状与性别(OR=0.93,95%CI:0.81~1.06)及年龄(OR=0.83,95%CI:0.34~2.03)无关,与PLT(OR=0.32,95%CI:0.19~0.55)及FIB(OR=0.08,95%CI:0.024~0.280)有关。结论 ITP儿童出血症状与PLT数有关,与APTT及PT无关;部分ITP儿童凝血功能异常,建议ITP患儿诊断时常规筛查凝血功能;FIB浓度与ITP儿童出血症状有关,通过输注FIB可能缓解ITP患儿出血。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细胞中3号染色体hTERC基因扩增情况。方法对57例病理诊断为CIN(CIN18例,CIN215例,CIN334例;其中包括HPV感染46例与无HPV感染11例)患者的液基细胞学检测剩余样本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hTERC基因,同时以20例无HPV感染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作为对照,将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中,3号染色体hTERC基因主要表现为2个杂交荧光信号,宫颈病变与HPV感染的宫颈鳞状上皮中,出现了hTERC基因拷贝数增多,在CINI~CIN3中,HPV感染率分别为12.5%、86.7%、94.1%,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25.0%、60.0%、82.3%,46例HPV感染的CIN中,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为80.4%,而11例HPV阴性的CIN患者中,其扩增阳性率为18.2%,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号染色体hTERC基因的扩增与HPV感染及宫颈病变程度相关,hTERC基因的扩增可能是HPV感染致端粒酶活性增加的早期事件。  相似文献   
73.
目的观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WT1基因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和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5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183例新诊断ALL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骨髓标本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患儿随访至2021年6月, 中位随访时间为46(0~63)个月。结果 183例ALL患儿中, WT1基因阳性130例(71.04%), 表达水平1.41%(0.26%, 6.73%);WT1基因阴性53例(28.96%)。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非高二倍体和中高危患儿WT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不同性别、染色体核型、肝脾肿大和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患儿WT1基因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T1基因阳性和阴性患儿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69%(114/130)比86.79%(46/53)和16.15%(21/130)比18.87%(10/53), P>0.05]。截至随访结束, 随访到1...  相似文献   
7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西方国家劳动年龄人群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复杂,许多血管、炎症、神经机制参与其中,然而与DR炎症途径相关的分子机制至今仍未被完全阐明。以往研究表明,与糖尿病有关的组织缺氧和免疫反应失调可以引起玻璃体介质的表达增多,而玻璃体介质可促进DR的发展。因此,分析糖尿病患者的玻璃体液有可能会确定出和DR发病机制相关的炎性介质,因此,玻璃体相关因素触发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这一观点得到了突出关注,本文将阐述与DR相关的玻璃体介质,以期寻求治疗DR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5.
临床试验风险评估对于提高临床试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比较分析英、德、法三国临床试验风险评估工具,发现三国风险评估工具在法律制度保障与评估流程方面具有一致性,但在临床试验的基础风险分类、风险分级标准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借鉴英、德、法三国经验基础上,提出应从中国国情角度出发,完善临床试验风险管理相关法规文件,并深入研究临床试验风险影响因素,并根据学科特点,开发和设计具有不同学科特色的临床试验风险评估工具,以提高临床试验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后甲氨蝶呤(MTX)排泄延迟的影响因素及MTX排泄延迟、HD-MTX减量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按照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CCCG)-ALL 2015方案诊治的242例ALL患儿的临床资料, 其中低危、中高危患儿分别接受3、5 g/m2 MTX化疗4次, 监测血清MTX浓度, 以给药44 h血清MTX浓度>1 μmol/L为排泄延迟, 并分为轻度(>1 μmol/L且≤5 μmol/L)、中度(>5 μmol/L且≤10 μmol/L)和重度(>10 μmol/L)排泄延迟。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TX排泄延迟的影响因素, 采用单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患儿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 242例ALL患儿共完成962例次HD-MTX化疗, 给药44 h血清中位MTX浓度[M(Q1, Q3)]为0.45 μmol/L(0.33 μmol/L, 0.72 μmol/L), MTX排泄延迟总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某地区性传播疾病(STD)的分布情况及流行特点,为制订艾滋病性病预防控制和管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某中心STD门诊临床或实验室确诊的性病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近3年来,梅毒患者有逐年增加趋势;性别分布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分布以20~4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非婚性接触是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结论]STD门诊作为艾滋病性病监测的前沿哨点,可以及时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8.
目的为了确定妊娠12~24周末期间的胎心听诊位置有无规律可寻。方法选取天津市水阁医院2016年1~12月就诊的无剖宫产及其他腹部手术史的孕妇700例为研究对象。每月孕期检查,从妊娠12~24周末,将每位孕妇的下腹部,以腹中线和通过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的水平线这两条垂直线,分为Ⅰ、Ⅱ、Ⅲ、Ⅳ四个象限。每月由专人应用"劲松"牌CTJ-1D型超声多普勒胎心仪进行胎心听诊定位,并记录胎心听诊位置。结果 700例孕妇胎心定位中,占97.71%(684/700)的胎心位于腹中线左侧第Ⅰ、Ⅱ象限;其中93.42%(654/700)的胎心听诊定位于左下腹的第I象限。结论妊娠12~24周末期间的胎心听诊位置是有规律可寻的,大部分定位于左下腹部的子宫体,近耻骨联合上缘处。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黄疸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0%,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为(8.46±2.5)d短于对照组的(10.86±2.9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显著,相对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青海省1995年性病流行病学分析青海省性病防治研究所樊明,张艾生,马玉芝青海省1995年共收到性传播疾病(STD)报告590例,较1994年398例增多,现将发病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来源:全省高危人群性病监测资料,省内部分省、州、地、市、厂矿医院,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