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9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3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征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及HRCT表现.结果 肺癌性淋巴管炎多见于右肺,35例均可见肺纹理增多增粗,为局限性非对称性分布,呈结节状或锯齿状改变;胸膜增厚26例,好发于叶间胸膜,病变程度轻,范围广;小叶间隔增厚25例;肺门和(或)纵隔淋巴结肿大25例;肺内小结节13例.结论 肺癌性淋巴管炎的CT表现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小叶间隔结节状增厚是PLC较为特征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临床疗效与外周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组织或细胞病理证实的35例晚期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 mg/d.采集全部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外周血标本,三色染色后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 35例患者中部分缓解13例,稳定13例,进展9例,疾病控制率为74.2%.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无显著差异.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轻微.治疗后T淋巴细胞可以恢复到治疗前水平.  相似文献   
43.
44.
目的探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在老年患者蝮蛇咬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收治的合并SIRS和多器官功能受损的蝮蛇咬伤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n=30),两组均给予常规程序化治疗,治疗组加用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3,5d的炎症相关指标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治疗后第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T)、脉搏(P)、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第5天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T,CK和CK-MB在第1天时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CRP,AST,ALT和LDH在第3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各项指标比较,3d时CK和CK-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d时AST,ALT和LD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能减轻老年患者蝮蛇咬伤的炎症反应,对重要器官的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小干扰RNA(siRNA)靶向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靶向mGluR5表达的特异siRNA 转染卵巢癌SKOV3细胞(转染组),同时设置转染无义序列的阴性对照组。转染48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siRNA对mGluR5的沉默效果;采用CCK-8法、EdU细胞荧光染色实验、Hoechst 33342细胞染色实验、划痕实验检测沉默mGluR5表达后SKOV3细胞的活性、增殖、凋亡和迁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PTEN/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QPCR检测显示,转染组中mGluR5 mRNA的表达水平降至(18.3±2.3)%,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CCK-8法检测显示,转染72 h阴性对照组的吸光值为4.1±0.2,高于转染组的2.4±0.3(P<0.05)。EdU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显示,转染48 h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增殖率为(22.4±2.3)%,高于转染组的(9.2±1.2)%(P<0.05)。Hoechst 33342细胞染色实验显示,转染48 h阴性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6.2±1.3)%,低于转染组的(28.2±2.2)%(P<0.05)。划痕实验显示,阴性对照组的相对划痕愈合比例为(100.0±2.1)%,显著高于转染组的(48.6±4.3)%(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转染组PTEN蛋白的表达增加,p-Akt蛋白的表达降低(P<0.05);而Akt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沉默mGluR5表达能显著抑制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降低细胞迁移能力,该过程可能与激活PTEN/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评估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策略在蝮蛇咬伤致肢体肿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117例蝮蛇咬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强化肢体功能康复集束化治疗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9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 h、72 h行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及D-二聚体(D-Dimer, D-D)检测并记录患者肢体肿胀、疼痛评分等指标。通过随访记录患者患肢消肿、疼痛消失及功能恢复正常的具体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CK及D-D水平均呈随时间推移而明显降低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K水平降低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肢体周径差值及VAS评分在治疗后第24 h时即出现明显降低且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第72 h时出现降低。治疗组在患肢消肿及功能恢复所需时间上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疼痛最终消失所需时...  相似文献   
47.
张建波 《医学信息》2010,23(14):2298-2299
在现代医院管理体制下,内部控制作为医院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医院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财政部颁布的《医院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为我国建立统一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奠定了基础。也有力的推动了我院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发展。  相似文献   
48.
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关键在于企业要练好内功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创新激励教育机制,强化对职工的潜能开发.从激励的目的 、来源研究分析入手,认为企业在进行激励机制设计时,应以人力资源当期评估价值为基础确定企业用于人力资源激励的量,同时还要考虑社会平均人力资源价格水平.由于人类需求的层次性、动态性以及个体需求的复杂性、特殊性,要求激励方式应多样化,激励机制应能随着组织的变化和人员变动而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49.
甲状旁腺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继发于高钙血症引起的各种代谢紊乱以及相应组织器官的损害.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准确的影像学定位和可靠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是甲状旁腺癌诊断的重要依据.甲状旁腺癌对放疗、化疗不敏感,肿瘤及其周围受侵组织的"整块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抗PTH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不同时间对家兔正常门静脉的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正常门静脉表面分别植入80、120、160Gy125I粒子,对照组正常门静脉表面植入空源粒子。于粒子植入30、60d观察家兔的一般情况、白细胞计数、大体、光镜及电镜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无溃疡、穿孔、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光镜下实验各组粒子植入后血管壁损伤主要为内皮改变及肌层水肿,损伤程度根据schmidt标准改进评分,实验组各组间粒子植入后30d和60d损伤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67,P=0.000;F=294.19,P=0.000);粒子植入后30d和60d实验组各组内Schmid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 :损伤主要表现为内膜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吞饮小泡改变,且随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加重。粒子植入前后不同时间对照组和实验组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门静脉,在剂量为80~160Gy门静脉损伤轻微,主要在内皮层和肌层,且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但损伤深度未见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