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根据儿童膝关节比成人屈曲度大,而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屈曲状态有较好的耐受性,作者利用同侧大腿或臀部皮肤形成带蒂皮瓣,修复同侧小腿及足跟部皮肤缺损。从1985年2月~1992年4月共收治儿童小腿及足部瘢痕挛缩10例,其中5例得到随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左侧4例,右侧6例;年龄5岁~12岁;瘢痕成因;外伤7例,烧伤2例,感染1例;瘢痕部位:足跟部3例,小腿下1/3后内侧3例,小腿下1/3后外侧4例;10例瘢痕切除面积:3.5×4.5cm~2~16×18cm~2。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22.
椎体爆裂性骨折伴有神经症状的经典治疗方法为后路椎板切除、骨块摘除和打压嵌回手术,或前路减压术,损伤大,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大。2010年10月我们治疗1例L1椎体骨折,骨块突入椎管,压迫一侧马尾神经,手术通过直径1cm骨窗彻底减压,术后患者神经症状恢复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农民,47岁,因腰背部伤后左下肢无力19小时入院。驾驶拖拉机坠入路旁2米深地沟受伤。查体:腰背部未见明显畸形,压痛明显,活动受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脊柱转移瘤行全脊椎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复发率及临床疗效。方法 :多中心回顾性收集2004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的共481例脊柱转移瘤患者。本研究纳入其中采用全脊椎切除术治疗的32例患者,整块切除14例,分块切除18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18~71岁,平均53.4±12.4岁。肿瘤原发灶:肺癌10例,乳腺癌3例,肾癌3例,前列腺癌2例,甲状腺癌2例,宫颈癌2例,胃肠道来源3例,神经系统来源(脑膜瘤、神经母细胞瘤)2例,肝癌1例,未知来源4例。随访并分析手术一般情况,术前、术后VAS评分和Frankel分级,以及术后并发症、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56.9±77.1min(130~40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160.0±1174.3ml(600~5000ml)。总体生存时间17.4±3.0个月(2~60个月),3个月生存率为96.8%,6个月生存率为73.3%,12个月生存率为44.8%。整块切除患者中位生存时间长于分块切除者(P0.05)。术后1个月VAS评分由术前6.0±1.3分降至0.9±1.0分(P0.05),疼痛缓解率达100%。25例伴有神经功能障碍的患者术后改善率为96%(24/25)。3例(9.4%)分别于术后4个月、6个月、12个月复发。6例(18.8%)术后1年内远处转移。9例(28.1%)术后出现并发症,其中3例内固定失败,2例术后感染(伤口处),2例脑脊液漏,1例胸腔积液伴肺不张,1例吸入性肺炎,均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好转。结论:全脊椎切除术能明显改善脊柱转移瘤患者的神经功能并缓解患者疼痛,同时能有效控制肿瘤复发,但其仍是一种高风险、高难度、高手术并发症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89 Sr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恶性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患者,按照随机抛硬币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唑来膦酸静脉滴注)与观察组(唑来膦酸静脉滴注联合89 Sr静脉注射),各45例.采用疼痛视觉模拟法(VAS)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通过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临床有效率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66.7%),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P>0.05.结论 唑来膦酸联合89 Sr治疗恶性肿瘤晚期多发骨转移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同时不会增加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深入研究以利于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拉力螺纹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克氏针加拉力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31例(42侧),其中Sanders分型II型23侧,III型17侧,IV型2侧.术后4周拔除外露克氏针,术后6~12个月去除拉力螺纹钉.结果:术后并发切口皮缘坏死2例,经清创换药后,局麻下直接缝合治愈.术后随访8.5~25个月,平均12.7个月.所有患者跟骨后关节面复位满意,跟骨外形及高度恢复满意,但部分患者跟骨宽度恢复不满意.根据Maryland后足功能评价标准,本组90~100分18侧,80~90分12侧,70~80分9侧,60~70分3侧.结论:经跗骨窦入路拉力螺纹钉加克氏针内固定术具有显露充分、复位满意、内固定可靠、软组织创伤小、切口感染风险低等优点,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微创侧卧位置入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采用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治疗2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22例,女6例;左侧18例,右侧10例;年龄21~46岁,平均37.3岁.根据AO分型:A1型4例,A2型5例,A3型4例;B2型5例,B3型3例;C1型3例,C2型2例,C3型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改为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病例数、术后近期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 结果平均手术时间为75 min(40~115 min),平均出血量为133 mL(90~240 mL),术中平均透视时间为103 s(54~216 s).所有患者术后获8~12个月(平均10个月)随访,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6~10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疗效按Klem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4]评定:优22例,良6例,优良率为100%.无明显的术后近期并发症. 结论侧卧位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及无需牵引床等优点,是微创治疗股骨干骨折可供选择的术式,但急诊手术患者应慎用,多发伤患者应属禁忌.  相似文献   
28.
背景:锁定加压钢板是结合传统加压钢板技术和支架原理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支架性钢板系统。与传统钢板相比,锁定加压钢板在骨折治疗方面有着许多优势。 目的:分析锁定加压钢板的生物力学原理及锁定加压钢板置入后失败的原因。 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2004-01/2010-10关于锁定加压钢板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锁定加压钢板,骨折,失败,内固定”或“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Failure”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锁定加压钢板有关者,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初检得到126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关于锁定加压钢板的18篇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与结论:锁定加压钢板的固定原理不是依靠钢板与骨皮质之间的摩擦力,而是依靠钢板与锁定螺钉的角稳定性及螺钉与骨皮质之间的把持力来实现对骨折的固定。从大量文献报道中来看,造成内固定失败的原因大多不在钢板本身,而是医源性失误造成的,如选用钢板过短、钢板与骨面间隙过大、钢板偏离骨干轴线、选用不合适螺钉类型等。锁定加压钢板系统相对复杂,术者需要遵循骨折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合并症的发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9.
老年期痴呆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老年期痴呆患者抑郁和焦虑障碍共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将10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分为两组,阿尔茨海默病(AD)组和血管性痴呆(VD)组。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Hamilton抑郁量表(HAMD)、Hamilton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AD组有焦虑20例,伴抑郁17例;VD组有焦虑17例,伴抑郁15例。共病28例,AD组与VD组各14例。AD组与VD组在HAMD因子分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老年期痴呆患者抑郁和焦虑共病率较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0.
严重的胸腰椎骨折需要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落后.微创手术是当今医学界的方向.脊柱的微创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的优势在于其避免了腰背肌肉的剥离、减少肌肉的损伤,保留脊柱后路的完整性,减少手术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感染率,缩短康复时间及住院周期.我科于2009年6-8月采用普通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了微创手术方法的探索,成功完成手术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