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8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目的 评估经远端桡动脉入路(distal transradial artery access,dTRA)行DSA的安全性、可行性,并探讨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手术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10月在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拟经dTRA行DSA的脑血管病患者的诊疗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中142例经dTRA顺利完成DSA,成功率为94.7%。患者穿刺时间为55~387 s,平均122.9±77.4 s;手术总时间为20~50 min,平均31.5±7.3 min。142例患者中2例(1.4%)发生局部血肿,7例(4.9%)发生桡动脉痉挛,8例(5.6%)发生拇指麻木,其余患者均无并发症出现。结论 经dTRA行DSA安全、可行、舒适性高,提高远端桡动脉穿刺技术水平和改善包扎技术水平可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62.
目的:观察脉搏指数连续心排量监测技术(pulse indicator continous cardiac output,PiCCO)指导液体复苏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临床疗效,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方法:选择2015至2017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重庆市中医院ICU入住的脓毒性休克患者64例,采用随机分组分为PiCCO监测治疗组(P组)32例和PiCCO监测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组(PA组)32例。待液体复苏血压达标后,PA组静脉给予前列地尔10 μg+100 mL生理盐水,缓慢静注,2次/d,连续应用5 d;P组患者以同样方式、剂量及速度静脉给予生理盐水。比较2组复苏6 h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lobal end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VI)和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尿量、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胱抑素C(Cystatin-C,Cys-C)、2周进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百分率和28 d病死率。结果:P组和PA组液体复苏6 h的MAP和SVRI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6 h,PA组的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和GEDVI明显低于P组(P<0.05);液体复苏72 h后PA组血液中的IL-6和TNF-α的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72 h时PA组尿量较P组增加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72 h时PA组Cys-C明显低于P组(P<0.05)。患者2周行CRRT治疗百分率和住院28 d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O指导液体复苏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肾损伤,能更好地达到早期液体复苏目标,但不能降低肾脏替代治疗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63.
鼻外伤     
鼻是呼吸系统的一个重要器官,其外伤不仅影响到颜面,而且也影响呼吸,影响到周围的器官,因此对鼻外伤一定要认真对待。鼻外伤的原因很多,大致分为:①切割伤:主要由锐利的刀、瓦片、玻璃片所引起,边缘整齐;②裂伤:由重物或钝力所致的软组织裂开,边缘不整、周围组织的损伤也较重;③刺伤:由于尖细的竹签、刀尖等刺入软组织所致,伤口细小但很深;④穿通伤:常为高速的金属异物如子弹弹片或金属碎屑进入组织,有入口而无出口,异物存于组织中;⑤咬伤:  相似文献   
264.
用于人工供氧系统的氧载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人工氧载体-Fluomine的合成、表征和吸、放氧性能的实验研究。所获得的结果表明,Fluomin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氧载体,吸放氧速率快、寿命长、工作条件温和,有望用于航天、航空等领域的供氧系统。  相似文献   
265.
患儿,男,11个月。因发音含糊、进食困难、发热20余天,在当地经抗炎治疗无好转而转入我院。体检:消瘦,精神差,吸奶呛咳,头后仰位,哭声小,发音含糊不清。T39℃,P120次/分。双肺呼吸音粗,咽后壁充血、隆起,呈弥漫性肿胀。住院后诊断为咽后脓肿,切开引流出约20ml脓血性液体。拍颈椎侧位片示颈_(4~)骨质模糊,疑为骨髓炎。全身大量应用抗生素,输血或血浆,每日行咽后脓肿切口扩开排脓。  相似文献   
266.
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3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以睡眠间断性上气道部分或完全梗阻为特点的睡眠呼吸紊乱。长期出现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将可能造成患儿的生长发育落后、心脏功能的改变、传导性耳聋及颜面发育畸形。有的学者认为“婴儿猝死综合症”这一很难在死前诊断出来的疾病也与OSAHS有关。  相似文献   
267.
人得了病,疾病就会呈现在脸上,既可以显现在整个颜面,叫做“满面病色”;也可以仅显现在某些局部,叫“色部病色”,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肺的色部在两眉之间,这个区域俗称“印堂”。一个人有了肺病,基本上能从印堂看出气色变化。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对散发聋病患儿进行GJB2基因突变检测,探究其在遗传性聋临床工作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门诊139例散发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及150例听力正常个体的外周血DNA样本共289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分析方法扩增GJB2基因片断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139例病患组中发现GJB2基因突变31例,占22.30%.其中235d...  相似文献   
269.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外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5月至2007年12月经多道睡眠监测(PSG)诊断为OSAHS的11例腺样体扁桃体肥大患儿和7例曾行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的患儿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其中男17例,女1例;年龄1~11岁,中位数3.8岁.所有患儿应用无创通气治疗后再次行PSG.统计数据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治疗前后的呼吸参数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11例术前使用鼻持续正压通气(nasal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n,nCPAP)患儿,术中无麻醉并发症及术后拔管困难,其中6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10次/h,最低脉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0.85,无需再行无创通气治疗;5例术后围手术期仍使用nCPAP治疗.1例本院患儿及7例外院术后疗效不佳患儿术后长期使用nCPAP治疗.经nCPAP治疗前和治疗时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最低SpO_2及SpO_2低于0.90占睡眠时间的百分比分别为(4.7±3.9)次/h、0.867±0.069和0.3%±0.5%,与治疗前(77.6±39.8)次/h、0.535±0.151和46.9%±34.5%相比有显著改善(t值分别为7.77、-11.62、5.69,P值均<0.001).结论 无创通气是重度OSAHS患儿围手术期可选择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后仍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儿,nCPAP治疗效果良好.对家庭nCPAP治疗的患儿要定期进行随访.  相似文献   
270.
骨折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骨折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与术后愈合的相关关系。方法:定期检测126例骨折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四项血小板参数。结果:126例骨折患者中受伤后4周内至少有一次PLT≥350&#215;109/L(A组)占41.3%,PLT&lt;350&#215;109/L而最高值与最小值相差≥50%(B组)占31.7%,PLT&lt;350&#215;109/L而最高值与最小值相差&lt;50%(C组)占27.0%。三组平均治愈时间分别为34、25、28 d,A组与B组的治愈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别(P&lt;0.05)。骨折患者在受伤后第1周内与受伤后第2~4周的PLT、MPV、PDW、P-LCR结果,受伤后第2~3周与受伤后第4周的PLT结果,受伤后24 h内与受伤后2~7 d(第1周)的MPV、P-LCR结果的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lt;0.05)。结论:骨折患者受伤后血小板相关参数均不同程度的反应性增加,提示血小板在创伤恢复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