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1篇 |
免费 | 20篇 |
国内免费 | 2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临床医学 | 25篇 |
内科学 | 23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88篇 |
综合类 | 113篇 |
预防医学 | 53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28篇 |
中国医学 | 31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9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5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1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0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9篇 |
1980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4篇 |
1965年 | 1篇 |
1961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八年制本博连读是一种新的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在校时间延长,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在低年级八年制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长学制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提出建议,为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2.
虚拟现实技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以多媒体编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应用大量实验图片、逼真动画和多种视频、音频素材构造了一个仿真的实验环境,采取人机交互方式实施实验,具有交互性、智能性、仿真性、开放性和形象性等特点。分子生物学虚拟实验室已用于课堂教学,在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3.
目的 采用碳离子注入对硅橡胶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碳-硅橡胶,评价碳-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和生物安全性.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采用邵氏硬度计(A型)和电子万能实验机,测量其邵氏硬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以及断裂强度等机械性能参数;采用红细胞溶血实验、全身毒性实验、皮下植入实验、过敏与刺激实验、热源实验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邵氏硬度计和电子万能实验机测量结果表明碳离子注入法未改变硅橡胶机械性能;红细胞溶血实验显示材料溶血率小于国家标准,说明材料植入体内后不会引起溶血反应;全身毒性实验的结果表明材料不具有毒性;皮下植入实验结果表明有良好的体内安全性和相容性;刺激实验:刺激率为0;致敏实验:致敏率为0;热源反应中家兔平均体温升高为0.1℃,其不具有致热源作用,初步符合生物医用材料的要求.结论 碳离子注入硅橡胶表面未改变硅橡胶的机械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74.
目的 制作具有微沟槽图形的硅橡胶(silicone rubber,SR)表面改性材料,检测改性前后材料表面理化性质,初步评价细胞相容性.方法 利用具有微沟槽图形的方形母版,采用浇灌的方法成功制作表面具有微沟槽图形的硅橡胶改性材料,同时进行碳离子注入处理,并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e,AFM)、水接触角等技术测量改性前后硅橡胶的表面理化性质.通过细胞黏附实验、CCK-8细胞增殖实验以及Western blot等技术观察人真皮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情况以及Talin、Zyxin蛋白的表达.结果 AFM观察到各组材料表面形貌出现明显的差异,微沟槽硅橡胶(patterned SR,P-SR)以及微沟槽-碳硅橡胶(patterned carbon ion implanted SR,PC-SR)均可在表面见微沟槽图形,而碳硅橡胶(carbon ion implanted SR,C-SR)出现不规则凸凹结构.水接触角显示材料进行微沟槽图形化处理后,可增加材料的水接触角.细胞黏附和增殖实验提示对材料进行微沟槽图形化处理后,细胞的黏附和增殖能力较C-SR降低,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荧光观察到人真皮成纤维细胞在P-SR和PC-SR组排列有序.Western blot检测细胞黏附相关蛋白Talin、Zyxin的表达在C-SR和PC-SR组高于SR组(P<0.05).结论 微沟槽图形可影响硅橡胶的表面性能和细胞的增殖、排列等功能,对减轻包膜挛缩发生率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5.
妊娠早中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筛查及其妊娠结局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妊娠早中晚期妇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及相关的甲状腺异常的患病率,探讨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以孕期及非孕期甲状腺功能正常范围两种标准分别筛查甲减。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TSH、FT4和TPOAb,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妊娠早中晚期孕妇分别筛查446、684及841例:甲减的患病率分别为0.45%、0.15%和0%;亚临床甲减的患病率分别2.69%、3.07%和5.11%;低T4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1.79%、2.34%和2.02%。如按非孕标准:则孕早期甲减、亚临床甲减及低T4血症的漏诊率分别为0.22%、1.79%和0.67%。亚临床甲减及低T4血症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分别为57.89%和51.22%,明显高于甲功正常组的18.78%(P<0.01)。结论有必要按妊娠期标准对孕妇开展甲减筛查;甲减及相关的甲状腺异常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并发症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76.
随着医学教学改革的深入与细化,如何针对不同专业的医学生调整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式,已成为目前改革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对于临床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将教学与临床结合,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内容的学习与掌握,并了解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而对于基础专业的学生,则应重点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SALL4 基因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和血浆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 56 例宫颈癌患者?120例CIN患者组织和血浆中SALL4 mRNA的表达,以35例正常宫颈及慢性宫颈炎组织和血浆作为对照,分析宫颈癌组织和血浆中SALL4 mRNA 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并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血浆中SALL4水平?结果:对照组?CINⅠ组?CINⅡ~Ⅲ组?宫颈癌组组织中SALL4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4.58 ± 0.64)×10-4?(6.86 ± 0.72)×10-4?(27.03 ± 2.85) ×10-4?(40.8 ± 5.50)×10-4,血浆中SALL4 mRNA 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4 ± 0.05)×10-4?(0.16 ± 0.07)×10-4?(0.49 ± 0.08) ×10-4?(2.18 ± 0.22)×10-4,血浆中SALL4的浓度分别为(237 ± 45)?滋g/L?(256 ± 59)?滋g/L?(713 ± 62)?滋g/L?(1 135 ± 107)?滋g/L,随着病变的逐步进展,SALL4的表达逐渐增强,其中SALL4在宫颈癌组中的表达显著增强,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宫颈癌组组织和血浆中SALL4 mRNA 的相对表达水平正相关(r = 0.684,P < 0.01)?结论:SALL4 基因在CIN?宫颈癌组织和血浆中表达上调,可能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检测正常妊娠与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孕周的血浆25-O H 维生素 D水平,探讨其在 GDM发病及风险预测中的价值。方法检测并比较88例 GDM孕妇(GDM组)及88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妊娠组)血浆25-O H 维生素 D水平。结果 GDM组及正常妊娠组的血浆25-O H维生素 D水平随着孕周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各孕周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孕16~20周、孕24~28周,GDM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水平(P<0.01);孕37~41周各组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孕16~20周,血浆25-OH维生素D小于63.5 nmol/L时,预测GDM的灵敏性为76.5%,特异性为61.8%。结论孕妇血浆25-OH维生素D水平变化与 GDM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正常孕产妇在不同时期的血脂变化.方法测定201例正常孕妇、189例正常产妇及69例正常非孕妇女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结果妊娠过程中,血脂各项指标随孕周的增加而明显增高,至晚孕期显著高于正常非孕妇女.产后逐渐下降,产褥晚期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妊娠期、产褥期妇女常伴有血脂的变化.孕末期妇女有高脂血症倾向,监测其血脂极有必要. 相似文献
80.
运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增生性瘢痕(HTS)和瘢痕疙瘩(KS)中I型(R I)和Ⅱ型(RⅡ)TGF-β受体的表达和分布情况,了解TGF-β受体在人HTS和KS形成中的作用.结果发现,HTS成纤维细胞(Fb)表面R I和RⅡ有阳性表达,而且随着病程的延长,受体表达逐渐减弱,直至消失;KS浸润部Fb表面R I和RⅡ呈强阳性表达,中央部未见受体表达阳性的Fb;正常皮肤Fb表面受体表达阴性.提示在HTS形成过程中,不仅TGF-β增高,Fb表面I型和Ⅱ型TGF-β受体也增高,使TGF-β作用放大;TGF-β及其受体可能与KS的浸润性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