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男,2岁。住院号115582。因浮肿、少尿、大量蛋白尿4天,诊断肾病综合征,于1996年7月19日收住院。入院时体检:T37.3℃,BP11/8kPa。全身凹陷性浮肿,心肺(一),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有移动性浊音。血常规:Hb164g/L,RBC6×10~(12)/L,WBC20.3×10~9/L,NO.66,PLT536×10~9/L。血浆白蛋白14g/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CD30阳性细胞和IL-6、IL-10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6例初发的单纯性PNS患儿根据泼尼松足量、中程疗法治疗8周内尿蛋白是否转阴分为激素敏感组和非激素敏感组,同时另选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CD30阳性细胞百分率及PBMC培养上清液中IL-6、IL-10的浓度。结果激素敏感组活动期患儿CD30阳性细胞百分率、IL-6和IL-10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激素敏感组缓解期和激素非敏感组患儿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D30阳性细胞和IL-6、IL-10可能在激素敏感性PNS发病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在PNS治疗前和治疗中,适时检测CD30阳性细胞和IL-6、IL-10水平可能对预测激素疗效及调整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肾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将85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0~100U/kg,皮下注射,1日1次,连用2周。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均为3个月以上。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α-微球蛋白(α—M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肾炎发生率分别为17.14%(6/35)和42.86%(12/28),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875,P〈0.05);发生肾炎的时间治疗为发病后(91.5±43.7)d,对照组为发病后(43.9±33.5)d,前者明显晚于后者(t=5.26,P〈0.001)。结论肝素能预防或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自1996年5月至1998年12月通过彩色B超检查对574名小儿左肾静脉受压情况进行调查 ,以了解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发病情况 ,现报道如下。1.对象 :尿常规异常组294例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的各种尿常规异常患儿 ,其中男性129例 ,女性165例 ,年龄1~3岁44例 ,~7岁102例 ,~14岁148例。均临床诊断为急性肾炎、过敏性紫癜肾炎、单纯性血尿、药物性血尿、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尿常规正常组280例为同期住院的上呼吸道感染伴高热惊厥、支气管炎、支气… 相似文献
5.
肝素与水蛭粉佐治难治性肾病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目前尚无良策。我院于1994年6月至1998年4月,采用肝素、水蛭粉佐治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一、病例确诊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患儿均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三高一低”表现,并同时伴有以下任何一项者:①激素标准疗法8周内无效者;②对激素标准疗法,初治8周内有效而复发治疗无效者;③激素治疗后,半年内2次,一年内3次及以上复发者,或呈激素依赖者[1]。本组患儿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19例、女13例;起病年龄一3岁8例,~6岁9例,>6岁15例;病程~12…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原性肾病综合征(PNS)患儿血、尿IFN-γ、IL-13、TGF-β1水平的变化及黄芪的干预作用。方法 46例PNS患儿随机分为黄芪治疗组(Ⅰ组,n=24),PNS对照组(Ⅱ组,n=22),观察用药前后血清及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及临床转归。健康儿童20例为正常对照组(Ⅲ组)。结果血清IFN-γ、IL-13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其水平均虽显著下降(P均〈0.01),但I组的下降明显高于Ⅱ组(P均〈0.01),与Ⅲ组比较已无显著差异(P均〉0.05),而Ⅱ组仍显著高于Ⅲ组(P均〉0.05)。血清TGF-β1水平入院时Ⅰ、Ⅱ组均显著高于Ⅲ组(P均〈0.01);缓解后均显著下降,与Ⅲ组比均已无显著差别(P均〉0.05),Ⅰ组与Ⅱ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别(P〉0.05)。尿液IFN-γ、IL-13、TGF-β1水平与血清IFN-γ、IL-13、TGF-β1水平一样用药前后也发生相同的变化。继发感染率和反复或复发率Ⅰ组均显著低于Ⅱ组(分别为50%比81.8%和33.3%比63.6%,分别2χ=5.123,4.224,P均〈0.05)。感染后治愈天数Ⅰ组显著少于Ⅱ组(5.0±1.6天比8.0±2天,t=3.066,P〈0.005)。结论 IFN-γ、IL-13、TGF-β1各细胞因子可能均参与PNS的发病;黄芪对血、尿IFN-γ、IL-13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黄芪在佐治SNS中具有预防和降低感染、减少和预防反复或复发、避免反复大量应用激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 (NS)患儿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 2 2例NS患儿活动期及治疗后 3个月缓解期血、尿中sIL 2R浓度 ,并同时测定 2 5例健康儿童血、尿中sIL 2R浓度作对照。结果 NS患儿活动期血、尿中sIL 2R分别高于治疗后缓解期组 (P <0 .0 1)和对照组 (P <0 .0 1) ,而NS缓解期组血、尿中sIL 2R浓度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血、尿中sIL 2R可用于NS患儿的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预防小儿过敏性紫癜肾损害的作用。方法将73例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肝素治疗组(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60~100U/kg,皮下注射,1次/d,连用2周。两组患儿均同时给予基础治疗。随访期间每1周或2周检查尿常规1次。结果两组随访时间均≥3个月,治疗组发生肾炎6例(15.4%),对照组12例(3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发生肾炎的时间,治疗组为发病后(91.5±43.7)d,对照组为发病后(43.9±33.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肝素能预防或减少紫癜性肾炎的发生,具有显著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