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6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2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反相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脐血免疫球蛋白释放细胞的数量*李庆生1吴圣楣1应大明1林梓1传统的血清学方法无法区别新生儿血浆中自身分泌的IgG与穿越胎盘来自母体的IgG。新生儿出生时血清中IgM的含量也较低,且几乎检测不出IgA。另外,血管内成分可能不是整个...  相似文献   
22.
本文在细胞形态,表面抗原分析的基础上,对20例小儿急性白血症细胞进行TCRδ和γ基因结构的分析。11例属分化早期的白血病中有9例发生TCRδ基因的重排和缺失,其中5例也有TCRγ基因的重排。在5例属非淋巴细胞系的白血病中有3例发生TCRδ基因的重排.3例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的TCR基因(δ和γ)均为胚系。有一例细胞表型仅有CD_2表达的白血病细胞,其TCR 基因(δ和γ)也为胚系。结果还显示:TCRδ基因结构发生变化的白血病细胞均有CD_(10)抗原表达。研究提示:TCRδ基因的重排不显示严格的细胞特异性,但是TCR 基因的变化与淋巴细胞系白血病细胞某些表面抗原的表达存在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23.
目的了解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患者的药物动力学参数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患者阿糖胞苷血浓.结果用二室动力学模型拟合,其分布相半衰期为(0.30±0.05)h,消除相半衰期为(0.64土0.11)h.结论首次用药与末次用药的药物动力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表明阿糖胞苷在儿童体内无蓄积.  相似文献   
24.
胸腺肽-α1对严重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严重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中 ,胸腺肽 α1对提高细胞免疫的功能 ,以及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 :临床表现有多脏器受累的感染病例 11例 ,在原先治疗方案不变下 ,加用胸腺肽 α10 9mg·m-2 ,sc,4~ 6次 ,观察用药后患儿的临床疗效 ,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用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11例患儿经治疗后感染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 ,T细胞亚群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降低的CD4+ T细胞明显上升 ,增高的CD8+ T细胞明显降低 ,CD4+ /CD8+ 比值趋于正常。观察期间未见有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胸腺肽 α1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异常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合并红斑肢痛症(erythromelalgia,EM)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整理分析1例克罗恩病合并红斑肢痛症的13岁女童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内镜检查结果、SCN9A基因分析和随访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儿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乏力伴腹泻,双下肢端皮肤肿胀呈暗红色,肤温高并伴烧灼样疼痛。内镜检查见结肠呈多发性溃疡和息肉样隆起,病理检查提示为结肠黏膜局部脓肿形成。基因分析排除SCN9A基因突变。经口服泼尼松和美沙拉嗪,并联合双嘧达莫和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渐获缓解。结论克罗恩病合并红斑肢痛症罕见,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免疫因素、血小板增多和血液高凝状态等因素有关。应用糖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并联合抗凝药物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6.
报道22例韩-薛-柯病,着重就该病典型的三联征(骨质缺损、突眼、尿崩症)和皮疹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并对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命名进行了历史回顾。此外还就该病病因、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指出该病可能系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性疾病。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建立三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方法 利用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独骨髓中的CD10^ CD22^ CD45^-或dim表现型白血病细胞。结果 在23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骨髓中均可检测到CD10^ CD22^ CD45^-或dim表现型细胞,检测敏感度约为10^-4。正常人骨髓、化疗后再和髓和长期完全缓解的白血病患儿的未检测到CD10^ CD22^ CD45^-或dim表现型细胞。该法可在化疗后50d内监测到白血病细胞的变化,并且在骨髓细胞形态学确认复发之前即可检测到白血病细胞逐渐增加。结论 利用三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中的CD10^ CD22^_CD45^-或dim表现型白血病细胞可以敏感地监测到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微量残留病的变化。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适用于临床的N-myc检测方法,提供预后信息。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N-myc基因扩增,应用RT-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N-myc转录和蛋白水平表达。结果 N-mycmRNA水平和N-myc蛋白水平之间没有严格的平行关系。结论 FISH和免疫组化技术共同运用于N-myc基因扩增和蛋白表达的检测,不仅能为NB预后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分子生物学信息,而且有助于进一步探讨N-myc基因调节机制和N-myc在NB临床行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新分类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全国第二届儿科临床免疫会议提议,原发性免疫缺陷的分类应采用1985年WHO专家组的方案,特摘录有关内容供参考应用。由于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理已深入到免疫活性细胞的个体发育和功能以及各种遗传基因和生化因子的影响,1985年WHO专家组在奥地利Gmunden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分类法。提出三部分详细的疾病名称,并简要地用表格叙述了每一疾病的免疫缺陷性质、病因、遗传规律和特征,还就分类作了一些说明。  相似文献   
30.
1995年8月在昆明召开的第四届全国小儿血液研究(第七次)学术会议时,介闭幕盛情,上海专家代表倡议对我国小儿血液临床工作尤其埋头耕耘者,做一调查了解,深有实际意义。于是会后,断续约在二年的时间内,经不完整的三轮书面调查与在今年三亚召开的第五届全国小儿血液研究(第八次)学术会议期间的填表调查,在全国30个省、区和直辖市共计得29个省、区、市资料,惟湖南省的尚未收到,合计约120余位小儿血液知名专家。据此仍不够完整的资料分析,初步简报,以资进一步求实成长和发展。一、按年代计最早始自40年代,仅约二、三名;解放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