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吴迪  巩纯秀 《广东医学》2012,33(18):2708-2710
世界各地儿童青少年糖尿病在显著增多.一位儿童被诊断为糖尿病,意味着整个家庭今后生活方式从此改变,同样对社会的稳定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几十年来,糖尿病教育作为一个分支学科发展迅速,国际儿童青少年糖尿病组织(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Diabetes,ISPAD)早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认识到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重视儿童糖尿病教育并对儿童糖尿病治疗的改善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002年中华医学会儿童糖尿病学组在北京成立并召开第1届儿童糖尿病高级研讨班[1],初步规范了儿童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及糖尿病教育.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于2009年在糖尿病教育领域进行了糖尿病教育专员的培训并发放获得中华医学会官方认可的专业证书,提倡糖尿病专业教育.国内多个儿童糖尿病中心有丰富的诊疗经验,根据各自的经验实施糖尿病治疗和教育管理.北京儿童医院从事儿童糖尿病治疗40年,4代儿童糖尿病工作者一直实践于临床一线,并逐渐认识到儿童糖尿病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进行儿童青少年糖尿病教育,使之行之有效是我们一直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82.
目的了解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胰酶升高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验及转归,为避免过度诊断急性胰腺炎(AP)和过度的长期禁食治疗提供证据。方法回顾性调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中心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年龄小于18岁的DKA合并胰酶升高的患儿,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胰腺影像学资料、治疗及临床转归等,总结治疗经验。数据采用中位数(上下四分位数)表示。结果4年共收治330例DKA患儿,38例(11.5%)合并胰酶升高,升高3倍以上的有22例(6.7%)。16例(4.8%)无胰腺影像学改变为疑诊AP,其中14例无腹痛症状,未经AP相关治疗,预后良好;1例有腹痛症状,常规进行DKA治疗,第2天腹痛症状缓解;另外1例合并腹痛症状的患者按照AP治疗12 d,在第14天开始尝试经口喂养,虽有胰酶复升高,但继续按原计划进行营养治疗病情无反复。6例(1.8%)合并胰酶升高患儿有影像学改变为确诊AP,4例有腹痛,6例均按照AP常规治疗,腹痛症状2~19 d缓解,胰酶2~15 d降至3倍以下,禁食时间3~60 d,随访5~32个月均无AP复发。结论DKA患儿胰酶增高并不少见,但AP发生率低,且预后好,是一个相对良性的过程,尚需更多数据证明。  相似文献   
83.
病例资料患儿,男,33d,主因“发现低血糖伴间断抽搐33d”人院。人院前33d(即出生后),因反应弱而发现血糖1.8mmol/L,当地医院予口服糖水,0.5h后复测血糖1.4mmol/L,不伴抽搐、呼吸困难、出汗等表现。当地医院住院治疗5d,低血糖间断发作无缓解,家长放弃治疗。入院前约26d(即生后7d),无明显诱因出现拒奶并伴抽搐,表现为口唇青紫、双眼上吊,伴呼吸急促、反应差、面色晦暗,无手足搐搦,无角弓反张,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抽搐,于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给予止惊等对症治疗,同时查血糖低,诊断为“新生儿低血糖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住院治疗2周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4.
儿童糖尿病的强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儿童期常见的慢性疾病,世界各地T1DM患儿在显著增多,50%T1DM患者在15岁之前确诊。由于儿童带病生存的时间长于成人糖尿病患者,长期持续高血糖与微血管、大血管的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治疗的目标是达到最佳的血糖控制,以  相似文献   
85.
面对全球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和由此带来对人类健康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威胁。2006年第8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从2007年起将原由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共同倡议的“世界糖尿病日”(WDD)作为“联合国日”(U—nited Nations Day)即“联合国世界糖尿病日”开展活动,以推动各国对糖尿病防治的重视。  相似文献   
86.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替代治疗及随访结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巩纯秀  朱逞 《北京医学》1997,19(4):214-216
为提高对CAH病人的治疗管理质量,对治疗5-15年25例CAH患者的体格及性发育总结发现,晚诊治的单纯型患者的体格发育不如早诊治的失盐酸。故建议这妆 治疗时对基础状态不同的病人用不同的剂量可能更好,调量以多指标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7.
目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症细胞因子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牙周炎可能通过共同的炎症病理机制和糖尿病关联。通过测定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龈沟液和血浆中IL-1β和CRP的水平,探讨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对机体炎症指标的影响,结合牙周健康指数分析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罹患牙周疾病的风险。方法:实验组为10~16岁糖尿病患者41名,健康对照80名。检查记录各牙周指数: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bleeding index,m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和牙周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采集龈沟液和静脉血样本,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龈沟液及血浆中IL-1β和CRP浓度。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PLI分别为1.23±0.05和0.95±0.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BI分别为0.80±0.08和0.5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两组受试者均未发现牙周附着丧失;PD分别为(2.37±0.51) mm和(2.31±0.05) 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8)。部分受试者样本的龈沟液中CRP低于可检出水平,龈沟液中CRP总检出率为22.9% (11/48)。糖尿病组龈沟液中CRP检出率(38.5%)显著高于对照组(4.5%,P=0.006);糖尿病组血浆CRP浓度[0.23 (0.15, 1.89) mg/L]略高于对照组[0.19 (0.12, 4.18) mg/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6)。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浆中IL 1β浓度分别为(14.11±0.57) ng/L和(14.71±0.50) 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6);两组龈沟液中IL 1β浓度分别为(12.91±1.95) μg/L和(17.68±3.07)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5)。结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早期尚未发生牙周组织破坏,但牙周指数和龈沟液中CRP的变化提示青少年糖尿病人群罹患牙周疾病的风险可能高于健康人群。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由于肥胖儿童增多等原因导致儿童2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过去认为,T2DM是成人疾病,而现在美国新诊断的儿童糖尿病患者中有1/3为T2DM.目前,这种T2DM迅速增加的流行趋势已经波及到全球范围.我国的一些数据也显示了儿童T2DM的上升趋势,北京儿童医院住院糖尿病儿童的登记数据表明:1990年前仅偶见T2DM患儿,1998年T2DM患儿已占T2DM患者人数的5%,2002年上升为9 6%,而2010年统计数据表明新诊断T2DM占糖尿病总数的17.9%.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不同糖代谢状态肥胖儿童血脂、肝功能及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率,探讨单纯生活方式和加用二甲双胍对其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肥胖儿童132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分为3组。组1:糖代谢正常的肥胖儿童;组2:高胰岛素血症者,又分为单纯生活方式干预者(组2A)和加用二甲双胍者(组2B);组3:糖代谢异常者。结果各组基线时脂肪肝的发病率组1为41.9%,组2为65.9%,组3为86.3%;脂肪性肝炎发病率分别为35.5%、53.7%、68.6%,3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好转率组1分别为38.5%、54.5%,组2A分别为313%、30.7%,组2B分别为82.4%、64.2%,组3分别为68%、60%。结论本组肥胖患儿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发病率随代谢状况进展而逐渐升高.二甲双胍联合生活方式治疗高胰岛素血症脂肪肝和脂肪性肝炎的效果较合并糖代谢异常者更好.提示早期联合药物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