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尹国才  郑毅 《现代免疫学》1997,17(6):378-378
<正>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类与免疫紊乱等因素有关的炎症性损伤疾病,病理上主要表现在因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关节滑膜病变。因此,调节炎性反应的一些胞间粘附分子必定有所表现,为此,我们检测了临床上处于活动期的RA患者血清可溶性胞间粘附分子(soluable intercellular adhesino molecule,sICAM)的水平,同时,还检测了一种具免疫抑制作用的TGF-β1水平由此进一步探讨RA患者的免疫紊乱状态。  相似文献   
52.
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变化郑毅任建尹国才施海燕用美国Genzyme和澳大利亚Bender+CoGesmbH公司生产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3(ICAM-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  相似文献   
53.
小儿皮肌炎(juvenile dermatomyositis,JDM)为较少见的结缔组织病,是一种亚急性或慢性结缔组织病,以全身广泛性血管炎为特点,主要表现为皮肤损害及横纹肌非化脓性炎症。常规治疗主要依赖于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长期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最终会影响患儿的生存质量,而且有些患儿经常规治疗无明显的疗效,需要寻找另外一种治疗方案。我们于2005年5月给1例JDM患儿进行了经CD34纯化的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4.
人巨细胞病毒潜伏-激活及其实验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细胞病毒 (hCMV)在我国人群中的感染十分普遍 ,感染率在 90 %以上。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 ,HMCV感染通常表现为轻度或无症状感染 ,处于潜伏状态 ,感染者成为hCMV的携带者。肌体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如新生儿、免疫抑制或免疫缺陷病人 ) ,易发生hCMV感染或被激活发生再次感染。临床上已有抗hCMV的有效药物和治疗方案 ,治疗的有效率在 80 %以上 ,因而早期即时诊断和监测hCMV的活动 ,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不同病人的个体差异及hCMV病毒的变异性 ,使hCMV感染在实验室诊断中表现较为复杂。本文就hCMV的潜伏 -激活及其实验室诊…  相似文献   
55.
人神经干细胞在宿主鼠脑内分化成神经元呈脑位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胎脑神经干细胞植入年幼大鼠脑后的成神经元分化作用,探讨神经干细胞替代治疗小儿脑病的可行性。方法自孕16周的胎脑组织分离培养出神经干细胞球,在小儿脑脊液中培养诱导分化以证明其分化潜能。将培养14d的神经干细胞球移植10d龄鼠的侧脑室内,于移植后第4、7、14天杀鼠取脑,切片,行人神经丝特异性标志的免疫荧光分析,显示神经元的分布和细胞形态。结果培养获得典型神经干细胞球,呈漂浮生长,在小儿脑脊液中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用抗人神经丝混合单抗检测移植物的成神经元分化,移植后的第4天,观察到阳性反应细胞在颗粒层表现为颗粒性细胞,锥体细胞层则出现长突起的锥体细胞,还有连接神经元样中间神经元,小脑内有单层排列的浦肯野细胞。对比各时间点的观察结果,阳性细胞分布位置未变。随着移植后天数的后延,阳性细胞数量呈减少趋势,但锥体细胞的突起明显加长。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人神经干细胞脑室途径移植年幼大鼠,在脑内发生迁移,并分化成形态上与其临近宿主细胞一致的神经元。提示宿主脑组织局部微环境在引导移植物分化成神经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6.
Fas(CD95)是一极为重要的细胞凋亡信号分子,Fas系统(包括Fas和配体FasL)参与淋巴细胞凋亡和自身免疫耐受维持,新近研究发现其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机理方面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动物实验和人类临床均证实:Fas系统的任何成份发生变化都可诱发狼疮样病征.可溶性Fas(sFas)可来自异常的Fas;丢失了跨膜区域的Fas分子即可直接由表达细胞分泌进入血液形成sfas,因此,一些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液中的sfas可异  相似文献   
57.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最近十年来才被认识的一种蜱媒传染性流行病.莱姆病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主要有间接荧光免疫法(IFA)酶免疫试验(EIA),免疫印迹法(WB).梅迪埃(Biomerieux)公司推出免疫诊断系统(vidas).能够自动定性和半定量地检查Lyme病的抗伯氏包柔螺旋体抗体(抗BB抗体).本法结合了酶和荧光免疫二种方法.碱性磷酸酶标记二抗的底物是4-methylumbelliferylphosphate.底物在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下转变成4—methylumbelliferon,该产物在365nm光激发下可发出455nm的荧光,光强度被Vidas中的光扫描器测定出来.我们用Vidas检测了体检标本83份.阳性8份(9.6%);检测临床为结核病的标本20份,无一例阳性;临床诊断结节病或可疑结节病标本46份,阳性4份(8.7%);各种眼科疾病57份,阳性13份82.8%);口腔科疾病15份.阳性4份(26.7%);其他如皮肌炎、肝脾肿大发热待查、肺癌、肺部 阴影待查等标本17份,阳性2份(11.8%);检测了军科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采自新疆、黑龙江可疑Lyme病的标本16份,阳性12份(75.0%).作者用vidas法和IFA法比较了165份标本,vidas检出阳性24份(14.5%),IFA法检出131份(79.4%),两法的一致性(符合率)为32.7%.  相似文献   
58.
LIF对人胎脑神经干细胞体外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对体外培养的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用添加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的N2培养基培养人神经干细胞(hNSC)。实验分添加LIF(LIF+)组和无LIF(LIF-)组,接种12天后计数细胞集落(球)的形成率。传代培养观察120天,定期进行活细胞计数,绘制生长速率曲线。取第6代细胞球进行分化诱导,免疫荧光技术鉴别神经细胞的特异性抗原标志,并计算各细胞类型间的比例。结果:两组集落形成百分比分别为:LIF+为0.50%-0.91%;LIF-为0.49%-0.94%。两组间的差异并无显著意义(P>0.05)。在相同培养条件下,各例胎脑来源的NSC扩增速率的相差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LIF对NSC扩增有重要作用,刺激细胞扩增了约4000-8400倍,无分化发生;LIF-组仅为43-97倍,培养两个月后可观察到分化现象。在培养过程中观察到:LIF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细胞接种传代约50-60天以后。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进行分化细胞类型鉴定,计数神经元和星形胶细胞数,并计算其中神经元所占的百分比。LIF+培养为12%-83%,明显高于LIF-组的8%-23%(P<0.005),来源于海马的NSC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要高于来源于纹状体的NSC。结论:LIF能阻抑人胎脑NSC的分化,促进其体外长期增殖,其效应主要表现在接种传代培养的50-60天以后。LIF还影响NSC的分化,可显著提高分化细胞中神经元的百分比,海马源性hNSC对LIF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59.
目的从新生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并将这些NSC植入局灶性缺血损伤鼠的大脑皮层,观察其植入同胞鼠后的细胞替代作用。方法应用含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或FGF-2)的无血清DMEM/F12(1∶1)培养液获得新生鼠NSC球,酶免疫技术检测NSC标志nestin和诱导分化实验证明所获得的细胞球是NSC。在细胞球的体外培养中掺入BrdU,标记NSC,用于移植实验。鼠出生后第4天,开颅去脑膜阻断脑皮层血液供应建立新生鼠脑皮层局灶性缺血动物模型,术后第4天(出生后第8天)将标记好的NSC直接注射到缺血损伤灶的边缘区。实验鼠分为损伤移植组、损伤对照组和假手术对照组。于移植后第4、7、14、30天杀鼠取脑,进行BrdU标记的酶免疫组化染色,检查植入细胞的存活和迁移情况。结果新生鼠大脑皮层在体外培养一周,可以获得漂浮生长的、表达nestin的、具有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潜能的NSC球。移植实验发现:植入细胞有向大脑皮层缺血损伤灶周边迁移的特点,促进损伤灶组织结构的修复,损伤获得了很好的细胞修复作用。镜下可见灶区有满视野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颗粒层集聚密度最大,未见有远部位的细胞迁移。假手术对照鼠脑内细胞逐渐减少,至移植后第14天只能检测到零星散在阳性细胞,明显较损伤移植鼠少。结论新生鼠大脑皮层内存在NSC。缺血性损伤可刺激移植的NSC增殖与迁移。移植的NSC对于大脑皮层局灶性缺血损伤灶的完整修复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人胎脑神经干细胞(hNSC)在新生鼠(生后9d内)脑内迁移与分化,为hNSC移植治疗新生儿脑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血清培养基从流产人胎脑前脑培养出hNSC球,取部分同批hNSC球,用酶消化为单细胞悬液。将培养14d的hNSC和消化好的单细胞悬液经脑室途径移植到出生8d的健康SD大鼠侧脑室内,于移植24、48、72h通过取脑,制作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体外培养获得典型的人胎脑hNSC球,神经细胞呈球样悬浮生长,移植入脑室内的2种类型细胞,其在脑内存活迁移的结果明显不同,用抗人细胞核抗体(Anti—hNuc)免疫荧光检测,移植入细胞球的72h就可迁移到嗅球、额叶皮层的内侧中央前区、海马、枕叶皮层等部位的颗粒层内、小脑回内相当于蒲氏细胞层位置有排列整齐的单层细胞,中脑区域也有广泛的细胞分布;抗神经纤维抗体Anti—NF可看到大脑皮层的颗粒层和嗅球部有阳性反应细胞,细胞间通过突起发生了连接。移植入单细胞悬液组24h可在脑室内见到大量的Anti-hNuc(+)细胞,72h组可在脑室内及其附近脑组织内均见少量的细胞。结论体外培养获得的hNSC移植入鼠脑后可存活并发生迁移分化,细胞形态不同存活迁移分化的效果有明显不同,以直接培养出来的细胞球移植较制备成单细胞悬液移植的后存活迁移的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