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近年,很多医院已在使用免疫疗法治疗习惯性流产。但是,其治疗效果因医院不同而有若干差异,其原因在于治疗对象的选择有所差异和未能严密地实行判定方法。一、习惯性流产的免疫学和免疫疗法从移植免疫学角度看妊娠现象,认为胎儿是具有父系抗原的同种移植物(allograft),理应因母体的免疫反应而发生排斥。但是,实际上在正常妊娠时并不引起排斥反应,即母体对胎儿产生耐受,提示存在某种免疫学的妊娠维持机制。有时这种免疫学的妊娠维持机制未能很好地起作用,引起排斥反应而反复流产,即习惯性流产(免疫学的习惯流产)。对免疫学的习惯性流产的免疫疗法,在于抑制患者对其丈  相似文献   
22.
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微核试验(micronucleustest)是一种检出和评价射线和化学物质等环境变异原对人群的细胞遗传学影响的方法。微核是指在核有丝分裂时,由于没有纺锤体着丝点(centr(?)m(?)re)的无着丝粒染色体片段(acentricfragment)或由于纺锤体功能障碍,以致全部染色体在后期不能都向分裂极移动,在形成子代核时独立于主核之外面形成的微小核。淋巴细胞微核试验能简便地检出染色体DNA 发生的损伤,所以这种方法除用于评价化学物质的职业性曝露和吸烟等的影响外,也被用于放疗患者的生物学  相似文献   
23.
输入 LAK 细胞的被动免疫疗法即 LAK 细胞过继免疫疗法,是1984年由美国 NCI(国立癌研究所)的Rosenberg 等建立的。以后在欧洲和日本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一、IL—2·LAK 疗法的现状Rosenberg 等使用的方案是将 IL-2(分次、大剂量)全身给药后,用细胞分离器收集淋巴细胞(一次5×10~9~5×10~(10)个),将此细胞和 IL-2(1500U/ml)  相似文献   
24.
在临床生物灾害中,对医务工作者的感染以血中病毒感染为重要课题。近年来,由于病毒感染学的进展,乙型肝炎、艾滋病以及其他各种新的血中病毒感染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一、乙型肝炎病毒的灭活方法曾经认为,乙型肝炎病毒对热的抵抗性强,乙醇也无效,Horst等用80%乙醇处理了3小时也未能使其抗原性灭活,故认为乙醇无效。此外,在作者的实验中发现,病毒的抗原性也表现了对热灭活的抵抗性,但感染实验的结果却表现了非常好的敏感性。Bond等用碘仿处理的结果也证实抗原性被保留,可是感染  相似文献   
25.
本文对临床诊断为风疹的19例患儿采集了咽拭标本,用原代兔肾细胞以HSV—1为攻击病毒的干扰法分离风疹病毒,结果有9份干扰阳性,并将其分别移种于RK_(13)细胞,皆呈现与标准毒种Gos—1C株相同的细胞病变。相反,所有干扰阴性材料移种RK_(13)细胞皆未见细胞病变。取干扰阳性五株用干扰法做中和试验,表明可被风疹病毒标准株Gos-10株及Judith株的特异血清所中和,证明皆属于风疹病毒。  相似文献   
26.
人疱疹病毒—6型与幼儿急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有用幼儿急疹患儿急性期的滤过血清接种易感婴儿引起感染的报告,说明幼儿急疹病原体是病毒,但多年来一直未能分离出病因病毒。美国学者Salah-uddin 1986年报道,从淋巴系统疾病患者血中分离出一种新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即人疱疹病毒6型(HHV-6)。1988年日本学者山西等人报道HHV-6是幼儿急疹病因病毒。根据生物学、免疫学及分子病毒学研究分析证实本病毒完全不同于其他已知的人类疱疹病毒,是一种新发现的人类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27.
单疱性角膜炎病毒基因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自制的生物素基因探针做斑点杂交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可疑HSK病人的18份角膜试子标本进行了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0%、83.3%。对HSK基因诊断用于临床的实用性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
众所周知,在产生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的部位能看到白细胞浸润,其细胞种类因致炎刺激的种类不同而异。已证明,引起这种现象是因为在局部产生的化学趋化因子(chemotactic factor, CF)的种类不同。白细胞介助于自身细胞膜上的受体,所感受的CF浓度梯度,向浓度高方向趋化,而最早看到的白细胞是中性粒细胞。最近又发现,一种中性粒细胞的新的CF是白细胞介素-8(IL-8)。该因子是由LPS(脂多糖)、IL-1(白细胞介素-1)和TNF(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单核细胞而产生的一种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开始时  相似文献   
29.
幼儿急疹病因病毒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30.
有关流感病毒疫苗的开发,目前正在研制用接近于自然感染的形式而能产生防御感染能力的活疫苗,以代替现在使用的灭活疫苗(见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