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7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宫内感染     
近年来,婴儿及胎儿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由于各种因素有所下降,但先天畸形的发生率仍然很高,病死率占新生儿期的10%左右。美国每年有500,000死胎及62,000伴先天畸形的活婴死亡。造成先天畸形的病因比较复杂,有遗传、化学因子、辐射、药物、营养障碍及感染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病毒学及免疫学的进展,对胎儿在宫内感染造成死胎、流产、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对院内感染逐渐引起注意,而沙门氏菌通过食物感染又占一定比例。美国1979~1981年发生的院内感染中有39%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占34.8%。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中有2/3发生在儿科和婴儿室,本文结合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一次新生儿院内感染的情况重点从实验室检查方面作一简要的分析。一般情况 1988年4月中旬~5月中旬在我院婴儿室发生了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共有4例新生儿发病,发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化痰通腑方通过TGF-β1/Smad3 信号通路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抗炎反应及预后的作用 机制。方法:本次前瞻性研究的研究对象为80 例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9 年3 月至2022 年 12 月,将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服用 化痰通腑方。连续治疗5 d。比较2 组疗效情况、入住重症监护室(ICU) 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根据 1 个月随访结果记录28 d 病死率,比较2 组治疗前后脓毒症症状评分、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 压差[Pa(A-a)O2],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转化生长 因子-β1(TGF-β1) 含量和Smad3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2 组脓毒症症状评分(恶心呕吐评分 除外) 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脓毒症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入住ICU 时间和 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为期1 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2组均无28 d 病死病例;研究组治疗 总有效率92.50% 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结束后,2 组PaO2/FiO2 均高于治疗前(P<0.05),研究 组PaO2/FiO2 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 组Pa(A-a)O2 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Pa(A-a) O2 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 组血清TNF-α、IL-6、IL-8 含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 血清TNF-α、IL-6、IL-8 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2 组血清TGF-β1 含量和Smad3 蛋白表 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血清TGF-β1 含量和Smad3 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化痰通腑方治疗脓毒症肺损伤疗效良好,可改善机体炎症水平和提高预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TGF-β1/Smad3 信号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在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经解放军第81医院收治的82例恶性肿瘤患者,将其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伽玛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毒性和不良反应等。结果 两组实体瘤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对照组补体C3水平显著降低(P<0.05), 治疗组补体C3和补体C4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补体C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CD4+ T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CD3+、CD4+ T细胞亚群百分比和CD4+/CD8+均显著升高(P<0.05),CD8+ T细胞亚群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D3+ T细胞亚群百分比和CD4+/CD8+升高值以及CD8+ T细胞亚群百分比降低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防治放射治疗引起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减少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9,P=0.002),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减轻伽玛刀对机体的毒性和不良反应,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及主诉需要阿片药镇痛的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①C组诱导时的舒张压低于R组和F组,低血压者多于R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②三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F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时间早于C组。F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离开PACU时的OAAS评分高于C组。F组病人拔管后1h的MMSE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术后24h的VBS评分高于C组和F组,需要阿片药镇痛者R组多于其他两组。三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  相似文献   
106.
<正>抗生素的发现、生产以及大规模应用是医学界乃至全人类的巨大进步。但近年来,抗生素在临床治疗和畜牧养殖业中不合理应用甚至滥用的情况加剧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1],并使之逐渐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多重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t,MDR)细菌和超级耐药细菌的出现凸显了对制定新策略来对抗细菌感染的迫切需要。青蒿琥酯(artesunate,AS)是具有抗疟作用的新型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的衍生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益阳灸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和常规康复训练,常规康复训练1次/d,6d/周;治疗组另外接受益阳灸治疗,1次/周,每次60min,两组疗程均为8周.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MAS)、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采集患肢表面肌电图均方根值(RMS)作为评定肌张力指标.结果:经过8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AS、FMA、BI和RMS数据与治疗前比较均得到改善(P<o.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阳灸结合康复训练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患者肢体痉挛,有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方法 2004年至2005年接受髋、膝关节矫形术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的病人147例,年龄33~92岁.术后2周行双侧下肢静脉Duplex彩色超声检查,观察DVT形成的情况,根据是否形成DVT,分为非DVT组和DVT组.记录围术期有关病人、手术和麻醉方面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下肢DVT发生率42.2%,而近端DVT发生率2.7%.与非DVT组相比,DVT组麻黄碱使用率及其用量增加,麻醉时间延长,术后1 d白细胞计数及术后最高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因素与下肢DVT有关(P<0.05).结论 髋、膝关节矫形和髋部骨折内固定术后病人下肢DVT的危险因素为麻醉时间>3 h、使用麻黄碱及术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09.
Faden术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侧斜肌减弱术对A-V征斜视上下方斜度矫正的定量研究.方法 收集253例伴有双侧上(下)斜肌功能亢进的A-V征斜视,其中V征221例,A征32例,均行双侧上(下)斜肌减弱联合水平直肌后退和(或)缩短术.观察手术前后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斜肌亢进程度、眼位、双眼视觉及A-V征斜视度与手术和术后残余量的量效关系.结果 221例V征患者术前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差平均为(25.69±9.27)△;手术平均减少了(23.24±9.42)△,随访末期残余斜度差平均为(2.45±6.37)△.对于外斜视V征,手术解决了(23.41±9.66)△.内斜视V征为(22.72±8.67)△.随访末期V征斜视矫正成功率为95.02%(210/221).32例A征患者术前上、下眼位的斜视度数差平均为(23.72±11.29)△;手术平均减少了(24.34±13.56)△,随访末期残余斜度差平均为:(-0.63±5.38)△.对于外斜视A征手术解决了(25.15±13.97)△.内斜视A征解决了(20.83±12.06)△.随访末期A征矫正成功率为96.88%(31/32).结论 伴有双侧斜肌亢进的A-V征斜视,行双侧斜肌减弱术可有效矫治A-V征斜视.虽然随着A-V征的偏斜度数增加,双侧斜肌减弱术所矫正的斜视度有所增加,但术后残余量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10.
宋琳琳  许幸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0):1784-1787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病人术中降压药使用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择期超声乳化术术中出现血压异常升高(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00mmHg)的连续80例白内障病人,年龄45~88岁。予降压药控制术中血压〈180/100mmHg。首先静注乌拉地尔,当其总量达25mg后,改用尼卡地平。收集研究因素数据,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因素与降压药使用剂量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研究因素与使用尼卡地平的关系。【结果】64例病人术中使用了乌拉地尔,剂量平均为(13.9±5.0)mg;其余16例术中使用了乌拉地尔和尼卡地平,尼卡地平剂量平均为(0.98±0.51)mg。与使用尼卡地平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入室前收缩压(P=0.034),体重指数与乌拉地尔剂量呈正相关(P=0.026)。与降压药校正总剂量显著相关的因素为年龄(P=0.028)和入室前收缩压(P=0.026)。【结论】随入室前收缩压升高和年龄降低,术中降压药使用剂量逐渐增加。入室前收缩压与术中使用尼卡地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