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了解妊娠糖尿病对围产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及早发现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方法 我们于1995年1月-2000年12月对46例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的新生儿进行了20项神经行为测定(NBNA)。结果 检测组中有26.1%生后7天NBNA总分≤35分,在NBNA五大项目比较中,被动肌张力有显著性差异(P<0.05),主动肌张力及脑电图检查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母亲所生高危新生儿,应重视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通过NBNA测定和EEG的检查,能早期发现轻微脑损伤的婴儿,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2.
造血生长因子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损伤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但目前的常规治疗方法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的研究发现,EPO、G-CSF和TPO不仅参与造血的调控,对神经系统也具有直接保护作用,并可动员内源性干细胞参与损伤神经的修复,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早期对早产儿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和相应的护理对脑损伤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9月93例早产儿根据家属意愿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早期给予rhEPO并实施相应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处理和常规护理。对比纠正胎龄40周时的神经检测(NBNA)情况及纠正胎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异常率。结果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纠正胎龄1个月时ABR异常率差别不明显(P>0.05);纠正胎龄3、6个月时ABR异常率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产儿早期使用rhEPO并施以相应护理可有效的防治脑损伤的发生及减轻脑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24.
随着心血管MRI(CMRI)技术的进步,多模态CMRI已广泛用于评估二尖瓣病变,可显示瓣膜解剖学结构、评估瓣膜病变严重程度、量化心腔容积及心肌纤维化,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及其危险分层方面取得较多进展。本文围绕CMRI评估二尖瓣病变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围产感染与胎现理改变的关系,提高围产质量,1995年7月间对在我院分娩的244例产妇胎盘病理检查,可见胎盘炎症改变与新生儿肺炎、羊水胎粪污染之间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而与早破水、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无性差异(P〉0.05)。提示当胎盘病理检查出炎症,或发生羊水胎粪污染时,均应高度警惕围产儿感染的发生,及早采取预防感染的措施,以提高围产儿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为了研究免疫球蛋白在防治早产儿、足月小样儿感染方面的疗效。方法将79例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治疗组 41例(用免疫球蛋白),对照组 38例(不用免疫球蛋白)。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感染发生率(65.85%及89.50%,P<0.05),严重感染发生率(26.80%及63.20%,P<0.01),死亡率(9.76%及31.60%,P<0.05),出生体重≤2 000g的死亡率(11.1%及66.7%,P<0.01)及孕周≤34周的死亡率(8.7%及对照组62.5%,P<0.01),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结论用免疫球蛋白防治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能使感染率降低,死亡率明显降低,免疫球蛋白对防治早产儿及足月小样儿感染是安全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病例报告的准确性及发生先天性梅毒的高危因素,为临床医师准确诊断先天性梅毒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至2019年广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上报的所有疑似、确诊先天性梅毒个案,以及2012年至2019年广州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的确诊先天性梅毒个案、排除先天性梅毒个案为...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针对我国国情和医疗管理体制现状下建立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调查自逐步建立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以来(1995~2008年),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分娩的新生儿的相关资料,分析反应高危儿管理后生活质量的主要指标,如围产期死亡率、窒息发生率、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围产因素、干预效果及对气质影响因素、脐血血清免疫球蛋白E对过敏高危儿的预警情况等.结果 1999~2008年分娩数及高危妊娠数逐年增加,但围产儿死亡率、窒息率呈明显下降趋势,极低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不断提高;发生中枢协调障碍的各种高危因素,依次为胎儿宫内窘迫(30.5%)、母亲早期感染史(28.5%)、母亲患妊娠糖尿病者(27.8%)、足月小样儿(26.7%)、早产儿(25.8%)、新生儿窒息(25.0%)、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3.1%)、妊娠早期阴道流血史(20.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9%)等;系统管理高危儿较门诊对照组中中枢协调障碍患儿发现早、疗程短、疗效好.且气质研究对高危儿系统管理作用重大;脐血血清免疫球蛋白E对过敏高危儿确有预警作用.结论 围产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能有效提高围产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感染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国内外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务工作者所面临的新生儿感染,尤其是院内感染日趋增多。耐药菌株的出现,增加了医院感染的风险,使感染所致严重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直接影响到NICU的医疗质量,并使医疗费用显著增加。现通过对导致目前NICU新生儿感染的常见的真菌感染、B组链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与脑膜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置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等细菌和真菌的临床特点进行综述,力求使临床新生儿科医师真正认识不同菌群感染的临床特点,以有助于有效控制感染,提高临床医疗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30.
换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内环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换血术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液内环境的影响。方法:33例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19例采用O型红细胞+AB型血浆,14例采用新鲜的(3 d内)与患儿同型ACD全血,平均换血量156.9±30.4 m l/kg。检测换血前中后血常规、血气、电解质、血糖,计量资料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换血后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均明显下降(P<0.001),而且在换血中已显著下降(P<0.001)。血电解质方面,血钾显著下降,磷也有明显降低。血糖的改变为双向性。血气除PaCO2有一过性显著升高,其余pH、PaO2、H2CO3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组换血资料提示:换血对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容易造成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下降而发生感染或出血。如使用较新鲜血,换血后往往出现血钾下降甚至低血钾症,造成糖代谢紊乱是双向性的,经常规补碱后不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