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7篇 |
中国医学 | 95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珠子参中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方法 供试品用60%乙醇超声提取40min,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色谱柱:Inertsil ODS-sp(5μm,4.6 mm×150 m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溶液(35:65);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3 nm.结果 珠子参中竹节参皂苷Ⅳa与其他组分分离良好,保留时间12.5 min.竹节参皂苷Ⅳa对照品线性范围1.007 6~10.076μg,r =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46%,RSD为0.81%.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方法 稳定性,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珠子参中竹节参皂苷Ⅳ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3.
104.
该实验通过HPLC-ESI-Q-TOF-MS技术对白芍水提取部分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采用C18色谱柱(Hanbon LichrospherTM,4.6 mm×250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通过分析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并与相关文献数据比对,共鉴定出11个化合物.实验利用了HPLC的高效分离和MS的高灵敏检测优势,为阐明白芍水提部分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5.
106.
珠子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珠子参[PanaxjaponicusC.A.Mey.var.major(Buck.)C.Y.Wu et K.M.Feng]根茎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benzoin acid,1)、豆甾醇(stigmasterol,2)、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3)、胡萝卜苷(daucosterol,4)、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苷(oleanolicacid-28-O-β-D-glucopyranoside,5)、齐墩果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6′-丁酯)吡喃葡萄糖醛酸苷(oleanolic acid-3-O-β-D-glucopyranoside(1→2)-β-D-glucorunopyranosy-6′-O-butylester,6)、竹节参皂苷IVa(chikusetsusaponinⅣa,7)、人参皂苷Ro(ginsenoside,8)。结论化合物6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2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7.
108.
目的:筛选出超声波提取大血藤鞣质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血藤鞣质进行成分检测;采用超声波提取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为因素,用正交实验法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采用比色法测定大血藤鞣质的含量。结果:用70%乙醇,料液比为1∶15超声波提取30 min效果最好。结论:大血藤鞣质提取工艺的优化,为大血藤鞣质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研究窝儿七(中华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的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窝儿七根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荷叶素-4-O-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1)、爵床脂素A(2)、(+)-tanegool-7′-methylether(3)。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爵床苷G;化合2和3为首次从山荷叶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