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目的:探讨孕产妇健康指导的内容、实施方式方法,使孕产妇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及合并症,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9年9月产前门诊就诊的37620人次孕产妇及住院的4328名孕产妇实施健康指导的情况及体会进行评价、总结。结果:通过实施健康指导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及保健知识;减少孕产期合并症的发生;增强了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的健康护理,促进母乳喂养。结论:健康指导可提高护理质量及围生期的保健质量,降低孕产期合并症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82.
目的利用单克隆抗体研究人体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冠状病毒(SARS-CoV)感染的靶细胞.方法利用抗SARS-CoV N蛋白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方法,对一例SARS死亡病例进行组织定位研究.结果在该病例多器官的组织中检测到SARS-CoV.结论 SARS-CoV在体内多种组织中存在得到证实,SARS是以肺脏为主要靶器官的多脏器受染的疾病,这为SARS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3.
2007年9月,我们对180例产褥期健康产妇的健康教育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180例,22~43岁,平均27.5岁.均为母婴健康的产褥期产妇.分娩方式:自然分娩85例,剖宫产90例,胎吸助娩5例.初产妇143例,经产妇37例,经产妇相对集中于农村.学历:本科以上26例,大专21例,高中及中专98例,初中及以下学历35例,被调查者不包括产后合并症者,如产后抑郁等.  相似文献   
84.
小儿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病,病情危急,需经支气管镜行异物取出术。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对生理干扰大,而又需保留自主呼吸,因此麻醉难度大,全麻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手术的顺利操作及苏醒期的安全度过有很大的影响。我科自2002年2月-2009年8月采用2种麻醉方法行小儿呼吸道异物探取术60例,探讨2种不同方法的麻醉效果及安全陛。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究中国军人肝病患者的肝病疾病谱、发病状况、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及预后转归,为我国军人肝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内外最新肝脏疾病诊疗标准指南,对1981年1月-2007年12月来自某大型医院收治的1448例军人肝穿病例的临床、实验室、病理及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评价和统计学分析,其中37·36%(541例)的病例进行了6个月~5年的临床随访,5·80%(84例)进行了二次肝穿临床病理追踪随访。结果该组男女比为13·63:1,年龄26·22±8·98(18~73)岁,陆、海、空、二炮及武警官兵分别占98·27%、0·62%、0·21%、0·41%和0·35%,其中鲁、豫、冀、川和苏籍官兵所占比例位居前五位,战士与军官之比为1:0·42。本组病例中肝病疾病谱涵盖30余种,急、慢性肝病之比为0·46:1,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2·02%,其中37·98%的病例肝穿前临床未提示诊断,后经肝穿病理确诊。本组病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物及作业环境类毒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多种遗传代谢性肝病、酒精性肝病和其他肝病分别占69·75%、5·73%、2·35%、1·73%、1·66%、1·31%和17·47%。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感染性肝病中,感染途径包括战友间、亲属间、军营外饮食、创伤或患病输血(或血制品)及未明确分别为26·85%、12·14%、3·70%、0·85%及56·45%。本组病例中病毒性肝病组和非病毒性肝病组主要肝功能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分析结果为:ALT:390·83±218·95U/L,232·30±135·97U/L(P<0·05);AST:306·28±223·32U/L,153·2±120·13U/L(P<0·01);TBIL:40·75±15·68μmol/L,129·57±59·70μmol/L(P<0·01);ALP:137·9±55·38U/L,175·53±42·63U/L(P>0·05)和GGT:107·468±53·73U/L,115·7±60·78U/L(P>0·05)。本组病例出院时治疗状况分析,治愈67·47%、好转29·01%、无效2·00%、死亡1·52%。随访病例预后转归分析显示康复、好转、恶化、死亡分别占74·31%、23·84%、1·11%、0·74%。结论病毒性肝病、脂肪性肝病、药物及作业环境类毒物性肝病是过去27年来危害中国军人健康的主要肝病病种,且近10年来非病毒性肝病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中国军人肝病患者的年龄、性别、兵种、职别及入伍地具有一定的结构特点。中国军人感染性肝病中主要感染途径为战友间、亲属间、军营外饮食等;肝穿病理检查是明确各类肝病,尤其是临床诊断未明或疑难性肝病诊断的重要手段;几种主要肝病在血清学检查指标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我军各种肝病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整体转归较好,对部队战斗力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86.
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shenfuinjection,SF)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理。方法: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参附预处理组3组。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P38MAPK、ICAM-1蛋白含量,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肾组织和血浆TNF-α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P38MAPK、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参附组P38MAPK、ICAM-1表达和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SF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的表达,从而下调TNF-α、ICAM-1的表达,发挥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7.
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 对 2 6例治疗前AIH患者的血清和穿刺肝组织进行血清学、病理学及临床观察分析 ,并采用IAIHG(1999年 )标准进行评分 ;采用多种树突状细胞 (DC)标志性抗体 ,以免疫组化方法对肝组织中DC的变化进行观察 ,并对肝星状细胞 (HSC)的活化与增殖 ,及转化生长因子 β(TGF β)的表达作观测 ,另取慢性乙、丙型肝炎肝组织各 10例 ,正常肝组织 5例作对照。结果  2 6例AIH中Ⅰ型和Ⅱ型分别占 80 8% (2 1 2 6 )和19 2 % (5 2 6 ) ,累计评分均值分别为 18 6± 1 4和 19 1± 2 1。Ⅰ和Ⅱ型比较 ,平均年龄、血清平均ALT、AST及γ Glo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或P <0 0 1或P <0 0 5 )。 2 6例AIH肝组织均呈活动性慢性炎症改变 ,其中界面炎 碎屑坏死 (PN) 10 0 % ,桥接坏死 (BN)Ⅰ型 5 7 1% ,Ⅱ型 80 0 % (P <0 0 5 ) ,显著性小叶内炎Ⅰ型 95 2 % ,Ⅱ型 10 0 % ,玫瑰形肝细胞Ⅰ型 71 4% ,Ⅱ型 10 0 % (P <0 0 1) ,小叶中央区融合性坏死Ⅰ型 33 3% ,Ⅱ型 80 0 % (P <0 0 0 1) ,明显的浆细胞浸润Ⅰ型 95 2 % ,Ⅱ型 2 0 0 % (P <0 0 0 1)。阳性DC弥散或聚集分布于汇管区及肝小叶内 ,尤其在AIH肝组织活动性病变区 ,Ⅰ型85 7% (18 2 1) ,Ⅱ型 5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儿童髓母细胞瘤(MB)初诊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其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入组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的61例初治MB患儿,检测初治时患儿外周血常规、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定量,根据外周血常规结果计算得出NLR,以受试者工作特征...  相似文献   
89.
Wilson病(Wilson disease)是一种铜代谢障碍性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早期或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指标,因此,肝穿刺活检病理检查意义较大,而肝组织铜染色对于其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外应用于组织铜染色的成熟方法有几种,其中红氨酸铜染色法最为常用,但其常规染色方法需恒温过夜,染色时间较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检病理诊断报告周期。为此,我们对其进行了微波处理改良,将时间缩短为15min左右,并用于58例Wilson病穿刺肝组织回顾性铜染色,取得了等同于或好于常规染色法之结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调查老年癌症生存者孤独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1年5月1日—10月31日上海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个病友团体的老年癌症生存者832例,使用一般资料问卷、疾病及治疗问卷、癌症孤独量表、癌症低社会期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M.D.Anderson症状评估量表及心理弹性量表简化版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癌症生存者孤独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832例老年癌症生存者,其孤独感平均得分为(15.31±5.47)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口学因素(婚姻状况、与配偶同住情况、患病前工作状态、经济困难程度)、疾病相关因素(肿瘤分期、患病时间、共病情况)、症状因素(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困扰程度)和心理社会因素(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低社会期望)分别可解释老年癌症生存者孤独感变异的12.2%、3.7%、13.0%和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老年癌症生存者普遍具有孤独感,在控制人口学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后,症状因素和心理社会因素与孤独感显著相关。应注意评估老年癌症生存者的孤独感,关注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